用车常识

向瞌睡说Bye Bye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9月6日讯】(AUTONET记者:蔡至兼 报导) 漫漫长路,眼皮越来越重,原本只要1个半钟头的车程,没想到碰到大塞车,3个小时过去了还不到路程的一半,或者加班熬夜太晚,现在好想睡,怎么办?虽然一直告诉自己“不能睡”,却耐不住瞌睡虫入侵大脑,要如何赶走这些长途驾车的讨厌鬼?

由于缺少睡眠和疲劳过度引发的交通事故,在美国医学研究机构所做的分析报告指出,引发车祸的原因绝大多数都与睡眠不足有关,但疲劳程度对驾驶人驾车能力的影响不同,AutoNet特将引发车祸的疲劳原因依对驾车的影响程度排列,依次分别为:晚间睡眠少于六小时、连续工作或没有睡眠廿小时以上、车祸期间打两份以上的工、夜班工作、在半夜至凌晨六时之间驾车。

许多疲劳者并不知道自己在瞌睡的危险状态中,但实际上疲劳的驾驶人随时都可能昏昏欲睡,甚至短暂失去知觉再醒来。在驾驶中会打瞌睡,有时并不是因为驾驶者疲劳的关系,而是自己制造了瞌睡源;故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除要避免疲劳或熬夜开车外,也应避免下列事项的发生,以减少行车打瞌睡的机会。

1.避免喝酒或服药后开车,酒精或药物会使人反应变慢或昏昏欲睡,影响行车安全。
2.吃太饱或饥饿时不适开车,饱餐后因体内的消化作用会使人容易入睡,而空着肚子则使人精神较难集中。
3.避免穿着紧身衣物驾驶,身体包覆过紧坐着开车时,肚子和脚裸更容易发胀(热)而导致疲劳。
4.车内空气不流通时,当车内空气混浊时,容易使人疲倦而入睡。因此不宜将空调位置始终开在“室内循环”位置,而须适时将空调拨到“户外循环”位置或打开车窗使空气流通,以维护车内空气的清新。

相信大家都有开车想睡觉的情形发生,有些人藉由提神饮料或者槟榔提神,但这些东西不仅伤身还可能造成疾病,但最有效又不伤身的,竟然是让你的嘴巴不停的动!

长途驾车前应保证睡眠至少6小时以上,如果感到困盹应停止驾驶,因为此时是反应迟误的最危险时刻。过度疲劳的迹象还包括双眼难以睁开、注意力无法集中、连续打呵欠,和汽车摇摆前行等现象,遇有类似状况,驾车者应停止驾车,至少休息片刻15-20分钟。

民众在通宵狂欢后,或驾车想打瞌睡时可采取三项措施:睡觉、运动、喝咖啡,驾车人可停车休息廿分钟,离车运动片刻,或喝杯咖啡提神。此外,注意保持足够睡眠,开车时间不要连续超过四小时,禁止服用引起瞌睡的药物,驾驶时观察两旁景物避免瞌睡,每驾驶约两小时停车休息片刻,而让嘴部进行作动也是非常不错的方法。

不过根据医学报导指出,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嘴部做咬嚼动作,也就是吃东西或说话,不过还是以嚼口香糖为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法不但效果佳持续性也长,原因是咀嚼时下巴咬合动作能刺激大脑,带来清醒的效果,根据日本九州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实验显示,嚼口香糖可提高驾驶人对交通信号与刹车的反应。

所以当觉得周公来找你时,不妨嚼口香糖,旁边若没人聊天,那就自言自语,或者以免持听筒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因为这是公认驱退睡虫最有效的方法,如有机会不妨试试。

──转载自《汽车日报网站》(http://www.autonet.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新奥尔良翻车灾民1死多伤
小偷开车四处偷油  遭警查获
追求商机不忘本源的典范─丰田产业纪念馆
中国车市杀声震天 汽车中概股亏损扩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