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恢复核燃料研究引起国际关注

标签:

【大纪元1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钟行宪台北特稿)伊朗原先扬言在九日恢复核燃料研究工作,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随即分别警告德黑兰,径自推动核子计划可能面临制裁,结果伊朗并未采取行动。尽管如此,坚信自己有权根据禁止核子扩散条约规定发展核能的伊朗绝不会就此善罢干休。

伊朗在上周告诉国际原子能总署,它将在九日恢复核燃料的研究工作。原能总署检查人员已在七日抵达德黑兰,准备拆除研究地点的封条。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八日表示,伊朗准备在原能总署检查人员拆除封条后恢复研究活动,德黑兰也会遵守原能总署与禁止核子扩散条约的有关规定。他说:“研究活动会受到原能总署监督,因此没有任何可担心的事。”

伊朗政府发言人艾兰姆九日也在电视上宣布:“伊朗今天将如期恢复核燃料研究。”

布什政府随即表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已分别告诉伊朗放弃新核子活动的计划,以免被送交安理会而可能遭到制裁。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考马克指出,虽然美国与欧洲盟邦已连续数周发出此一讯息,中共与俄罗斯现在也采取同样的行动。他说:“我们正与俄罗斯、中国、英国和法国密切合作向伊朗传达一项明确的讯息。”

伊朗政府发言人艾兰姆接着在九日傍晚说:“我们必要时会在原能总署监督下展开我们的研究计划。”

原能总署官员表示,该署检查人员九日一直在旅馆房间内等候伊朗方面拆除纳坦兹核子地点装备封条的通知。原能总署是在两年前应伊朗要求查封纳坦兹核子设施。

一个伊朗反对团体在二○○二年揭露,德黑兰秘密建造的纳坦兹核子设施旨在浓缩大量铀。

伊朗声称需要铀作为未来发展核能计划的燃料,但是纳坦兹设施可以生产武器级铀的规模、范围和容量让国际社会更加怀疑伊朗是在试图制造核子武器。

英国、法国与德国在三年前开始与伊朗谈判,寻求达成以外交和贸易诱因换取德黑兰永远停止其部分核子计划的一项协定。伊朗暂时关闭了浓缩铀等设施,但也一再违反或改变原先的协议。

然而,在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原能总署理事会集会之前,伊朗并未让恢复核子活动的若干威胁成为事实。

布什政府原先力促将伊朗核子问题送交安理会处理,使伊朗可能受到石油禁运等制裁。

但是原能总署理事会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维也纳集会时决定暂缓讨论将伊朗送交安理会一事,以使莫斯科有更多时间说服伊朗接受将浓缩铀活动移到俄罗斯进行的折中方案。

伊朗表示将在九日恢复核燃料研究后,英、法、中、美、俄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分别将措词谨慎的外交公报传给伊朗,警告它勿重新启动纳坦兹核子设施。

美国与欧洲外交官表示,如果伊朗对此一警告置之不理,他们的政府会要求原能总署紧急开会,在三十五国理事会也有足够票数决定将伊朗送交安理会处理。

白宫曾几次试图将伊朗核子问题送交安理会,都由于伊朗在最后一刻与原能总署检查人员合作而功败垂成。但是原能总署署长艾巴拉迪九日指出,伊朗不再能依赖他提出表现良好的报告。

艾巴拉迪说:“国际社会的耐性,包括我身为原能总署署长的耐性正逐渐消失。”除非伊朗迅速改善合作态度并放弃挑衅行动,他将在原能总署预定三月举行的理事会中提出负面的报告,这将让伊朗难免遭到谴责。

德黑兰目前可走的一条妥协道路是接受俄罗斯代为浓缩铀再交给伊朗核能电厂使用,然后将核废料运回俄罗斯处理的提议。

伊朗最初似乎拒绝接受这项计划,但在上周与俄罗斯外交官和专家讨论此事,并对有关谈判表示满意,似乎接受在俄罗斯境内为核能发电联合进行浓缩铀计划的原则。

但是伊朗仍然坚持保留在国内进行部分浓缩铀活动的权利。对伊朗的长期核子野心深感怀疑的西方国家来说,这将使伊朗秘密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核子计划透明化的努力落空。

德国外交部长史坦麦尔指出,伊朗与俄罗斯的谈判并没有任何结果,目前“已有非常、非常不祥的讯息”由伊朗传出。他警告说,纳坦兹设施恢复任何活动都会面临“后果”。

根据欧美专家的说法,伊朗要到几年以后才能制造核子武器。但是饱受伊朗威胁的以色列担心,伊朗在大约一年后即可拥有足够发展核武的浓缩铀科技。

相关新闻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解散战时内阁
中共海警船和菲律宾补给船在南海相撞
以军为何用中世纪武器打击真主党武装分子
分析:美制裁如定时炸弹 中国银行面临风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