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台湾面临内外新形势

金钟

标签:

【大纪元1月12日讯】编者按:陈破空先生是北美中国异议人士中引人瞩目的政治评论家,不久前应邀赴台作一个月的参观与考察,比较广泛地接触台湾城乡各方人士,对台湾现状及两岸关系有深入观察与思考。这篇访谈有客观的分析和资讯,是一份近期少见的台湾考察报告。

问:您是第一次去台湾吗?

陈破空:这是第二次。四年前去过一次,是观选,时间短,这次是应台湾民主基金会之邀作人权对话,顺便参观三合一选举,在台湾整整待了一个月。

问:对台湾的整体印象如何?

陈破空:这次在台湾南北“走透透”,从城市到乡村,也有和大学生沟通,上媒体,和学者交谈,我认为对台湾社会比以前有更全面的了解,总的印象非常好,感到台湾已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相对成熟的民主社会,而不像北美和台湾亲共媒体的宣传,它们常说台湾很乱,我看到的台湾是社会安静,经济繁荣,人民富足,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政治上蓝绿对抗但民间很文雅,没有看到吵也没看到闹,没有乱象,是一个了不起的华人第一个民主社会。

问:这次县市长选举台湾报纸都说民进党“惨败”,台北、嘉义、直兰这些民进党经营多年的“根据地”都失守,你观察民进党败选根本原因是什么?

民进党三合一选举大败原因

陈破空:原因很多,一是民进党执政的弊案对选情有冲击,如陈哲男、高铁,这些弊案在选前先后揭露出来,媒体大肆炒作,炒得很厉害,使浅绿选民很不满,失望;二是民进党为减少选举频繁的资源浪费,便将二十三县长、县议员、乡镇长的选举绑在一起,这样的三合一选举,从技术面上看对民进党很不利。因为国民党在台湾中下层社会有很强的组织系统,三合一选举有利于国民党党团一体化操作,充分发挥其广大桩脚作用。国民党乡镇长的优势就影响到县长选举。第三个原因是民进党的选战策略尤其是提名上犯了不少致命错误,如宜兰提名老县长陈定南回锅,而宜兰已有二十四年是民进党天下,用旧人上马,加强了选民的换人心理。台北县长人选也不合适,台北是台湾第一大县,选民心理偏向要一个经验丰富,作风老道娴熟的“父母官”,但民进党却推出童子军代表罗文嘉,心理上给人青嫩不熟之感。如果宜兰和台北候选人对调,陈宜南去台北便和可以周锡玮一争高下,而罗文嘉去宜兰可以“新生代继承宜兰经验”的口号,至少比在台北县有利,不至于输那么惨。

问:民进党竞选的程序是否有问题?

陈破空:我不太了解。他们说将要改革,现在仍有一些老套,从上而下,大老级人物影响大,这次有几个政务官空降参选,全部落选,与陈水扁有关。另外,在互打弊案方面,绿打蓝显得很弱,如台北县,蓝营突然打一个“走路工”风暴本应交司法处理,但罗文嘉应付被动。值得补充的一点是,陈水扁人望近年下降,比超级明星马英九的助选效应差多了,马英九一人顶一党,他的光环效应是国民党取胜的重要因素。阿扁政策左右摇摆,同僚不满,深绿不满。更为关键的是大环境,当民主制度己经稳定时,民生问题,清廉问题就会成为选战主轴,所以这次国家认同,两岸问题都未成为主要议题。

问:但两岸经贸问题成为台湾两派的争执焦点,应对选举有影响。

泛蓝打两岸经贸牌鼓吹中国机会论

陈破空:不错。现在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机会论”,台商也不例外,即将下台的连宋去大陆访问,不怕戴红帽子,谈经贸问题,掀起一股大陆热,中共明显要借此在经济上拖住台湾,从而在政治上拖住台湾。它乐于打经贸牌,泛蓝与中共不谋而合,也打经贸牌,把泛绿推到不顾国计民生的位置上,结合社会上的不满情绪,经贸牌希望台湾充分利用中国机会发展经济,对此,陈水扁政府缺乏有效应对,比较被动,统独牌又打不起来,回避不了两岸经贸牌,显得左右为难。进也难,退也难。现在选后,也面临这种两难局面。如果也在两岸打经贸牌,跟泛蓝起舞,也就是跟着中共起舞,只谈经贸,不谈人权,不谈民主。这样,不仅模糊自己角色,而且会越走越被动。我在台湾曾向他们建议:两岸关系不可回避,应以民主与人权的核心价值统筹两岸政治关系,再以法制与平等统筹两岸经贸关系,这对国家安全与民进党执政是有利的。

问:连宋大陆行之后,台湾人的红色恐惧是否解除了很多?

陈破空:没有完全解除。连宋去大陆制造中国机会论,打两岸经贸牌,确实使泛蓝从国家认同的困境中大大纾缓了,并成为这次选战的一个主轴。但选举成功并非经贸牌的有效,而是民进党应付无方所致,加上攻民进党的弊案,马英九当选党主席后,他的超人气造成国民党空前的团结,泛绿则出现了分裂。

问:你了解到泛绿的分裂情况是怎样的?

陈破空:据说深绿色的人没有投票,很不满陈水扁两岸关系政策摇摆不定。连胡会后,陈还暗示有扁胡会的可能,他还重语伤害前总统、深绿的精神领袖李登辉。选前一月,深绿选民就放话,要给陈水扁一个教训。另方面浅绿选民的不满,来自于改革、民进党高层的弊案,损害了民进党政台清廉形象,认为陈水扁用人不当,这些涉弊案者,又是从泛蓝阵营转过来的,如陈哲男、陈美芬。加上地方候选人高层提名,也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如林中南和蔡煜郎自相残杀、泛蓝得益而选上。

马英九大胜民进党应直选主席

问:这次选举被认为是○八年总统选举的前哨战,并预示再政党轮替,您认为呢?

陈破空:看来是朝第二次政党轮替发展,但是否前哨战?还难说,因为零八年总统选举前还有两次重要选举:零六年北高二市长选举和零七年立法院选举。这两场选举更有意义。这次三合一选举对马英九是总统大选的前哨战,使他成为泛蓝的共主。但泛绿还没有出现领头羊,因此,对泛绿来说不是前哨战。

问:零八年陈水扁肯定届满下台,没戏,泛绿的共主有无一些发展方向可寻?
陈破空: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因败选辞职后,接任者,议论不少,但还没有一超然的聚焦点。我与一些学者讨论过:推林义雄是上策,推张 俊雄是下策,陈水扁回锅当主席是中策。但林张意愿不高,扃亦不适当,我认为民进党应立即直选党主席。国民党改革晚,但主席直选使党获得新生命,七成党员抛弃了高层属意的人,选出了马英九。民进党却还是由高层酝酿推选主席,这问题亟待解决。

问:我们转一个话题。你观察的台湾,是政党轮替后民进党执政五年的台湾,你看到了什么变化?

陈破空:可以概括几点:一、国家认同在台湾很大范围取得共识,即泛绿、泛蓝与中间选民大多数认同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意识空前加剧;二、民主已完全成为台湾人的生活方式,全方位选举全民已习已为常,专制复辟已不可能;三、台湾官场进一步清廉化,弊案已越打越少,是历史上最少的时期。

问:您与台湾知识份子包括大学生接触的印象如何?

陈破空:先谈大学生。台湾政治平民化、本土化后,学生参与意识下降,学生更务实,注重个人前途。学生思想活跃,文明素质健全,积极向上,认同民主价值观,但国际视野不够,比较单纯。大陆每年请一些学生去看上海广州的高楼大厦,他们就更为倾向统一,甚至认为大陆人口多,不适宜搞民主。对历史了解也甚浅,如对李敖的过去都不知道。知识份子除蓝绿的政治倾向外,给我的印象是在国家认同与两岸关系上,多数比较徬徨。智库人物眼光内向,缺乏以国际框架看两岸关系,对中共的认识普遍不足,影响到官方政策往往闭门造车。令我忧虑的是,台湾确立国家认同后应出现高瞻远瞩有世界观的政治家,但在蒋经国、李登辉后,还没有相当水准的人。

红色渗透代替“去中国化”

问:在被严厉批评的“去中国化”方面,您看到了什么?

陈破空:过去多年,“去中国化”在泛绿民众与媒体上曾占上风,但近两年已式微。因为民主制度稳定,国家认同基本确立,两岸经贸突出。不过,我在民间仍感到比官方还强的本土意识,不认同中国的人文背景而强调一个岛国的海洋意识,交织着台湾与中国的恩怨情仇。式微的另一因素是,台湾有近半的泛蓝选民的中国意识重,他们反感共产党但仍坚认是中国人,认同中华民族与文化,他们很反感“去中国化”,甚至部分人为此投入共产党怀抱也在所不惜,由反共变为亲共,在一些政治人物带头下走向红色。

问:在彩色台湾中,“红色”究竟如何?

陈破空:我看到和感到的是,中共代表的红色势力在台湾是越来越大。开始,中共是从军演、领导人恫吓,赤裸裸地干预台湾选举,但威胁与暴君式咆哮使选举更朝他们意愿相反方向发展,发现错了后,现在他们对台湾选举不出声,甚至怕出声。这次选举前两日,照例举行的国台办记者会,宣布因台湾选举而取消!说明中共对台政策已全面溃败。但这是明的方面,暗的方面,他们并未罢手,透过资金、人员,技术等手段支持台湾岛内亲近他们的一方。本来,一个民主社会出现(蓝绿)两大阵营是正常现象,美英都是如此。台湾两派却多了一个对岸的红营,来拉一派打一派,拉拢蓝营,争取橘营,打击绿营。在媒体上表现最突出,中共资金以中资与港资为名大量渗入台湾媒体。如TVBS的案子,中资在背后起作用,民进党因弊案被大肆炒作处于不利地位,与台湾亲共媒体关系甚大。红色势力在台湾媒体比例很大,有的媒体人直截了当在垄断的节目中为共产党说话,完全不讲大陆的阴暗面,不讲中共迫害人民的事实,只报导所谓“欣欣向荣”的表象。一边倒唱衰台湾,唱好中国,与中共对外文宣战略不谋而合。这不是偶然,而是明显的配合,呼应。

媒体势力仍是蓝大于绿

问:民进党执政快六年,在媒体上似乎仍然处于劣势,尤其在大台北。

陈破空:我接触泛绿,他们说泛蓝占绝对优势,接触泛蓝,他们又说泛绿占优势,控制了媒体。依我看是“蓝大于绿”,尤其在报纸方面。电视频道接近平衡,但泛蓝实力明显大。除媒体外,中共对政坛的渗透也很厉害,在国会立法院有直接标榜红色的人当立法委员,如李敖、邱毅是代表人物。而且,中共的渗透已进入县市长一级,泛蓝的县市长大多数都去过大陆访问,都和连宋一样,只谈经贸不谈政治,只谈中国机会不谈大陆人权,把台湾说得一团混乱,从不肯定台湾民主的成就,完全符合中共的需要。误导大陆民众,也误导台湾民众。总之,今天中共对台湾的渗透和四十年前对国统区的渗透一样,一个自由社会对这种渗透是防不胜防的。

问:在广泛介绍台湾观感后,您对两岸统一的未来如何评估?

陈破空:统独作为议题已式微,但作为趋势并未式微。泛蓝会继续打两岸经贸牌,透过促进两岸关系谋求政经好处。泛绿则处于彷徨无计状态,如果跟进泛蓝,陷于被动,无功可建,但又回避不了,两岸关系仍是台湾最重要首当其冲的对外关系。我和一些学者讨论时,有一共识,泛绿要以促进大陆民主化为前提,什么选项都可以谈,否则泛绿在两岸关系上没有着力点,而被边缘化。中共的方针是接触泛蓝,不接触泛绿,故意给颜色泛绿看,使蓝绿在台湾的均势被打破。因此,泛绿必须制定自己的全盘战略,挽回弱势,使泛蓝的经贸战略苍白化、局部化、片面化。总之,要高屋建瓴,掌握两岸关系的制高点。

对台动武仍有两种可能性

问:最后,作为一位对中共政治有深切了解的评论家,您看胡锦涛当权的对台政策走向如何?台湾已有胡比江好的反应。

陈破空:如前所述,中共对台政策没有过去那么粗鲁霸气,但本质上胡不比江好,反分裂法的制订,就是鲁莽冒险而毫无意义的举措。泛蓝失意政客不怕亲共,给中共造成一个转机,这是形势使然,而不是胡的高招,只是对台手法比江细腻一些而已。因此,对台动武在大比例情况下可以排除,不敢动武,从弃“统一法”而用“反分裂法”可为一证,因为统一法就必须对台动手,但不能排除国内矛盾激化,政权出现重大危机时对台动武的可能性。另一个可能性是当二○○八年北京奥运会成功后,中共“胜利冲昏头脑”特别是在台湾分裂加剧出现内应势力的时候,中共武力犯台的危险性就会降临。不过,内应的出现也不可能形成规模,我在台湾从南到北,听到多次的一句话是:“独派上台不会独,统派上台不会统。”我理解是独立统一的条件都不存在。因此,统独在台湾不可能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作为理想与意识形态却会长期存在。

转自《开放》2006年1月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反世贸示威者港发动游行
郑家榆自觉情绪化 曾看心理医生
金钟谈香港争民主要普选的决心与中国的对比
叶欢 李海燕 比手画脚博感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