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银报告:中国10%人口平均收入下跌

标签:

【大纪元11月22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林森2006年11月22日华盛顿报导)国际主要经济媒体援引世界银行的研究数字说,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两年中,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最贫穷的人口比原来更加贫穷。中国的经济专家则认为,中国贫富收入差距的问题有点被过分夸大,贫富差距是中国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不能因此模糊改革的视线。

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都援引世界银行一组新的研究数字说,在截止到2003年的两年中,中国经济的年增长速度高达10%,而中国最贫穷的10%人口的平均收入在这两年中下跌了2.5%以上,而相比之下,中国最富有的10%人口的平均收入在同一时期增长了16%以上。

最低收入人口收入下跌

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Bert Hofman)说:“对中国经济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在2001年到2003年间,中国收入最低的10%人口的收入轻度下跌,而其它收入群的收入都有相当大程度的增长。”

北京天则经济所理事长茅于轼教授接受中文部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关于中国贫富收入差距问题的一些报导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了。他说:“我感觉中国贫富收入差距的问题有点被过分夸大了,而且把它看成是绝对的坏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发展过程造成的问题。就是城市发展得快,农村发展得慢。农村发展得慢是必然的,因为农村人口多,靠种地生产农作物收入增长快不起来的。所以农村不可能很快地致富。”

茅于轼说,目前中国农村人口收入提高的一个渠道恐怕还是进城打工,尽管比城市人口的收入低,但是比原来在农村的收入恐怕还是翻了好几番。

中国经济水涨船高受质疑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说,中国最贫穷人口收入下跌的原因还不清楚,世界银行还没有完成分析工作,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还没有正式发表。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这些研究数字非常重要。如果准确的话,就会对中国经济水涨船高的说法产生质疑。”

茅于轼认为,国际媒体所报导的世界银行的数字即使是准确的,中国贫富差距的真正问题并不是这一组数字就能概括清楚的。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大与农村和城市的巨大收入差距有关。

茅于轼说:“中国的收入分配在城市里看起来问题不是太大,基尼系数是0.32;在农村稍微差一点,基尼系数是0.39。但是把农村和城市合并起来看,两者的差距比较大,基尼系数就达到0.45了。所以中国贫富收入差距大是由于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造成的。”

农村人口收入增长较慢

茅于轼说,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增长,但是增长得比较慢。农村与城市收入水平差距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除了最初的两年是在农村以外,主要是在城市里发展,随后农村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改革,因此城市人口的收入增长非常快。即使是现在,中国城市人口收入的增长速度仍然超过农村的收入增长速度。

茅于轼预期,这个差距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很可能会达到0.46、0.47、甚至更高。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即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至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至0.4之间为“比较合理”,经济界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茅于轼教授说,贫富差距是中国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不能因此模糊改革的视线。他说:“贫富差距在扩大,要分清楚是市场原因造成的,还是权力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市场造成的,只能通过政府的措施来抹平和减少一点差距。但是不能够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方针产生怀疑。”

相关新闻
中国贫富悬殊太大 众人无法接受
媒体和评论人士谈中国贫富悬殊
中国社会贫富差距  滋生“仇富”心理
贫富差距是中国建构和谐社会严峻挑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