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家居业结合在地生活型态 有助深耕市场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一日电)尽管民众自去年起消费行为趋向保守,然而国内外家居业者仍不断斥资展店;由于城乡生活型态仍有差异,在业者争相布局展店下,愈是贴近在地生活模式的业者愈能布局全台、深耕城乡市场。

业者表示,台湾民众的消费行为自去年起已有保守化、理性化的趋势,探究原因,则不外与政经局势不稳定有关。

日商百货公司并说,就像已开发国家的日本消费市场一样,台湾的百货业高峰荣景也已近尾声,许多该买的东西都已买过,让民众不再对促销活动有立即回应;有趣的是,另一消费趋势也不断在强化中,那就是偏好可以提高生活质感的理性消费,而家居业就是其中一项。

通路布局一直是业界决胜要件。除2005年多家百货业者出现家居用品成长幅度较以往高的情况;家居用品业者本身也发现台湾民众的消费价值取向已走向偏好改善生活品质方向,因此不论是外商系统、走大卖场路线的B&Q、HOLA、IKEA,或是台湾本土业者生活工场、Living Plus,近年来都持续着手通路布局计划。

以完全走欧风的IKEA为例,除台北店之外,2004年进驻桃园,今年四月底新庄店也将开幕,并规划年底到高雄经贸区展店。不过业者也说,以满周年的桃园店为例,营业实况仅比预计目标多1%,对照包含台北店的2006年1月业绩较去年同期成长20%而言,确实未尽理想。整体而言,2006年2月较去年同期,却出现-3%的情况。业者目前并不看好2006年第1、2季营运,而是盼望下半年的第3、4季买气能回升。

另一家同样以大卖场为经营模式的B&Q及HOLA(属同一家公司,前者为家具、后者为生活寝饰品),相关商品较能融入在地风格,目前计有20家B&Q及10家HOLA;后者今年将再展店2家,目标锁定台中与新竹,今年并再重用HOLA两位女性主管,以强化生活寝饰品的市场开发;显示业者有意强化单价较低、随手可轻易布置居家环境的生活饰品业种。

相对于上述两大外商的家居业大卖场经营模式,即使后者布局触角已延伸至中、南部,但仍以一级城市为重心。相对于此,一直未往中国拓展连锁店的台湾业者生活工场及Living Plus(都属育冠公司,前者为非大或重型家具及生活饰品,后者偏属女性生活必须用品) ,其中生活工场与上述两家业者的软性商品品牌相近,卖场虽是门市、非外商偏爱的大卖场,如今全台营业据点已有115家,年底将扩增达125家,并已深入二级城市。

HOLA总经理蔡玲君就说,以往大卖场的做法是展示全空间的家居布置,品项、单价、大小及重量都较具规模,消费者不会经常购买;加上现代人生活品味渐高,已深谙家居环境布置诀窍,轻、软、相对低价的寝饰品变换性高,将成为家居业往后重点促销类品。

育冠公司总经理许宏荣则强调,家居业种不同于其他零售通路商所提供的每日必需品,必须与设店市场的在地生活型态及物价水平谋合,外商虽有全球资金与行销专业支援,然而过度西化的商品,必竟还无法与台湾二级城镇的喜好与价值感谋合,况且二级城镇相关商品的用材与师傅技术并不比外商DIY家具差;面对台湾消费行为趋向理性,业者的展店与经营也需要贴近在地生活型态与价值观,才能深耕全台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