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能源政策何去何从专题三之二

油价飙 台湾亟需提升能源经济效益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淑芳台北二十九日电)国际油价狂飙,一度冲到每桶75美元高价,完全依赖进口能源的台湾大受冲击,油、电价看涨,核能政策也再成讨论焦点。行政院已成立专责小组擘划未来能源政策走向及替代能源发展方向,经济部则全力推动节约能源,设法提升能源效益,让每一桶油都用在经济效益最高的地方。

近一、两年,国际油价涨势凌厉,期间虽偶见回档,但随即因为飓风天灾、产油国政治环境变化、人为炒作等因素再度飙升,各界一致认为高油价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去年专家预测油价恐飙到每桶 100美元的说法,看来也不再是无稽之谈。

台湾的能源高达 99%仰赖进口,由于能源政策攸关国家安全,决策层级已由经济部提升至行政院,由行政院副院长蔡英文成立专责小组擘划长期能源政策,中研院院长李远哲也参与,针对未来能源政策、再生能源及替代能源发展方向进行完整规划。

经济部长黄营杉表示,台湾的能源政策确实需要重新思考,全球石油供应量有限,原油短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政府必须从长远策略面、战略面思考,也正在形成政策,研议如何分散、降低对国外能源的依赖。台湾拥有日照时间长、优良风场的优势,但因风力发电量有限,未来太阳能势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他举例说,台电公司投资在供电备载容量的设备成本,每增加1%的备载率就要多花新台币 100亿元(维护成本另计),如果尖峰用电能改用太阳能,就可以省下很多钱。台湾的太阳能光电产业发展得不错,未来能否发展成可输出的产业,也值得思考。

面对高油价时代,台湾的产业结构也面临挑战。民进党籍立委王涂发、洪奇昌指出,台湾倚重的石化、钢铁业都是高耗能产业,去年石化业耗能比为 33%,但对GDP的贡献只有 2.5%,如果放任产业结构继续失衡,即使撇开温室气体问题不谈,在高能源价格之下,台湾未来还能不能维持竞争力都值得忧虑,政府应审慎思考产业发展方向。

对此,黄营杉表示,高油价时代,台湾的产业结构的确必须调整,应朝“高效率、合理化、低污染、可回收”的产业结构发展,务必让每一桶进口原油发挥对台湾经济最大的正面效果。

经济部次长陈瑞隆表示,高油价对用油将有抑制效果,正是推动节约能源的适当时机,事实上,若能把油用在经济效益较高的地方,可以产生新的商机,例如油电混合车、生质柴油车等都是值得思考的方向。油价飙高后,过去被视为成本过高,不合乎经济效益的替代能源,都变得可行了,关键在于如何提升石油附加价值,经济部会朝此方向努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