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良:从现代人的饮食文化谈养生之道

张羽良

人气 90

经常出国旅行的人都知道,论起饮食,吃遍世界各地许多人还是觉得中华餐饮最好吃。这可不是自我吹捧、自我陶醉之言,毕竟渊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不但早已驰名中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资产。

从仓颉的造字中,就可以看出饮食和中华文字的紧密关系,例如甲骨文中,一羊、三犬、十豕、百羊等等数字是用来记载食物数量的,我们常说“鲜美”的“鲜”,也是由“鱼”和“羊”这两个字组合而成,这两种肉类都带有腥味,若不趁新鲜吃还真“鲜”不起来呢!

中华饮食文化传播外邦

早在秦汉时期,中华饮食文化已经开始对外传播,张骞出使西域把中原的饮食文化传入当地,汉光武帝派马援南征交趾(越南)一带,也把粽子带了去,至今越南与东南亚各国仍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看过韩剧大长今的人,对该剧将饮食与保健之道的微妙关系溶入剧情中一定印象深刻,韩人吃饭至今仍用筷子,在使用烹饪原料和饭菜搭配上,也明显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烹饪理论所讲究的正是中国五味、五色的说法。

擅长吃海鲜的日本人,对海鲜吃法讲求细致、精美。台湾以前并没有“沙西米”的文化,受到日本影响才接受生食与清烫食物。但日本的海鲜史却可能源自中国唐朝。唐代盛行将生鱼肉包在饭里称为“鲊鮨”,以盐调味,经过酦酵,因此含有醋酸味道,当时日本使节从唐朝将鲊鮨作法东传回日,发展出“生鱼寿司”。

寓医于食的中华饮食文化

中华饮食向来讲究“五味调和”。五味调和是来自中华的五行学说,把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对应口感上的辛、酸、咸、苦、甘,认为烹饪的时候要五味调和,才能做出对身体有益又可口的食物。《周礼、天官》对调和的“和”解释道:“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让饮食的风味能随着节气而变化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此外,食和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医食同源、寓医于食的说法。《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医食同源的论述,例如治内病要“药以祛之,食以随之”。

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对于疾病的医治先采用食疗,食疗不愈才用药疗,正是寓医于食的显扬。

即使到了现代,在华人的饮食习惯中,还是可以窥知医食同源与寓医于食等理论的实践,如夏天吃冬瓜汤有消暑作用,冬天吃羊肉有温补效果等。

环境污染是现代饮食的隐忧

现代人对生食早已习以为常,但今不同昔,从环境污染的角度看,农药与化肥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食材本身已失去了原有的纯净要素,加上各式抗药性病菌与病毒充斥,就更令人担忧!近来发现在台湾河海交接处海鲜所含的弧菌数偏高即是警讯,故处在大环境已不若古代纯净的情况下,生食若单只讲求料理过程卫生,安全性绝对堪虑。

讲究饮食之道的孔子在《论语》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意思是食物放久变味了不吃,鱼肉腐败了不吃,菜肴的色泽不对不吃,味道不鲜美不吃,不讲究烹饪不吃,不到用餐时间不吃。告诫人们饮食要注意养生与卫生。

兼顾色香味俱全的中华饮食文化除了重视饮食安全的重要性,调配餐饮也顾虑到了中医所讲阴阳平衡、四气五味的调和,让后人得以从中明了寓医于食之道。对于勇于尝试多变口味的现代人来说,或许真得要好好思考一下古人所教导的饮食智慧,切莫只贪一时口腹之欲,却招致病从口入的严重后果,那时可就得不偿失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熬夜族营养饮食推荐
饮食疗法治斑症
十分之一以色列人无钱过逾越节
养生观时尚化 业者推出豆浆咖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