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良:從現代人的飲食文化談養生之道

張羽良

人氣 90

經常出國旅行的人都知道,論起飲食,吃遍世界各地許多人還是覺得中華餐飲最好吃。這可不是自我吹捧、自我陶醉之言,畢竟淵遠流長的中華飲食文化,不但早已馳名中外,更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資產。

從倉頡的造字中,就可以看出飲食和中華文字的緊密關係,例如甲骨文中,一羊、三犬、十豕、百羊等等數字是用來記載食物數量的,我們常說「鮮美」的「鮮」,也是由「魚」和「羊」這兩個字組合而成,這兩種肉類都帶有腥味,若不趁新鮮吃還真「鮮」不起來呢!

中華飲食文化傳播外邦

早在秦漢時期,中華飲食文化已經開始對外傳播,張騫出使西域把中原的飲食文化傳入當地,漢光武帝派馬援南征交趾(越南)一帶,也把粽子帶了去,至今越南與東南亞各國仍保留著吃粽子的習俗。

看過韓劇大長今的人,對該劇將飲食與保健之道的微妙關係溶入劇情中一定印象深刻,韓人吃飯至今仍用筷子,在使用烹飪原料和飯菜搭配上,也明顯帶有中國的特色,甚至烹飪理論所講究的正是中國五味、五色的說法。

擅長吃海鮮的日本人,對海鮮吃法講求細緻、精美。台灣以前並沒有「沙西米」的文化,受到日本影響才接受生食與清燙食物。但日本的海鮮史卻可能源自中國唐朝。唐代盛行將生魚肉包在飯裡稱為「鮓鮨」,以鹽調味,經過醱酵,因此含有醋酸味道,當時日本使節從唐朝將鮓鮨作法東傳回日,發展出「生魚壽司」。

寓醫於食的中華飲食文化

中華飲食向來講究「五味調和」。五味調和是來自中華的五行學說,把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對應口感上的辛、酸、鹹、苦、甘,認為烹飪的時候要五味調和,才能做出對身體有益又可口的食物。《周禮、天官》對調和的「和」解釋道:「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讓飲食的風味能隨著節氣而變化來達到調理身體的效果。

此外,食和醫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醫食同源、寓醫於食的說法。《黃帝內經》中有很多關於醫食同源的論述,例如治內病要「藥以祛之,食以隨之」。

唐朝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對於疾病的醫治先採用食療,食療不癒才用藥療,正是寓醫於食的顯揚。

即使到了現代,在華人的飲食習慣中,還是可以窺知醫食同源與寓醫於食等理論的實踐,如夏天吃冬瓜湯有消暑作用,冬天吃羊肉有溫補效果等。

環境污染是現代飲食的隱憂

現代人對生食早已習以為常,但今不同昔,從環境污染的角度看,農藥與化肥的過度使用,可能導致食材本身已失去了原有的純淨要素,加上各式抗藥性病菌與病毒充斥,就更令人擔憂!近來發現在台灣河海交接處海鮮所含的弧菌數偏高即是警訊,故處在大環境已不若古代純淨的情況下,生食若單只講求料理過程衛生,安全性絕對堪慮。

講究飲食之道的孔子在《論語》中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噎而餒,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意思是食物放久變味了不吃,魚肉腐敗了不吃,菜餚的色澤不對不吃,味道不鮮美不吃,不講究烹飪不吃,不到用餐時間不吃。告誡人們飲食要注意養生與衛生。

兼顧色香味俱全的中華飲食文化除了重視飲食安全的重要性,調配餐飲也顧慮到了中醫所講陰陽平衡、四氣五味的調和,讓後人得以從中明瞭寓醫於食之道。對於勇於嚐試多變口味的現代人來說,或許真得要好好思考一下古人所教導的飲食智慧,切莫只貪一時口腹之慾,卻招致病從口入的嚴重後果,那時可就得不償失了。◇(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熬夜族營養飲食推薦
飲食療法治斑症
十分之一以色列人無錢過逾越節
養生觀時尚化 業者推出豆漿咖啡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