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的活力–中华青年会

人气 24
标签:

【大纪元5月5日讯】(大纪元记者萧勤采访报道)农历新年,是华人社区最盛大的节日。大年初一,中华青年会的一百七十余位青年,手把长龙雄狮,劲装热舞,锣鼓震天,腾跃中国城,直引得男女老少、四方宾客、中西人士万人汇集,人声鼎沸。华族社区,风头一时无两。几十年来,人们赞叹中国龙中国狮越舞越热闹,舞者日众。声势越舞越浩大。中华青年会,这个墨尔本最大的青年社团,成员来自学生和各行各业的青年人,有人说,它是墨尔本的活力所在。“四十年了,中华青年会已届不惑,我们的狮龙队一代传一代,已经成熟了。”中华青年会总教练刘彪笑了。

一个有一百多人团队的总教练,名头不小。乍听了去,便与威严、苛责联系在了一起。不过这位总教练,虽天生带了一副不怒而威的相貌,却更有一肚子中华传统文化好功底和一副舍小为大、几十年醉心公益的热心肠。

海量少年

很难相信刘彪是十二岁就已来澳定居的老移民,因为他身上确有一种在现代中国人当中都很难找到的侠义与豪气。按理说,这种品质应当来自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年青时的刘彪师傅。(中华青年会提供)


刘彪说,这辈子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义父。义父是抗日老兵,中共建政后就留在香港教书。义父为人严厉但豪爽,虽然没有教他舞龙舞狮,但教会他识文断字和做人的道理。义父自己曾经当过兵,因此对一众少年也是当作军人来训练。文章书写固然要有板有眼,“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龙”也是丝毫不能马虎。做得不好,吃板子;文化课拿了头名,奖两口酒。义父这种豪爽分明、又有点江湖侠士的作风,深得刘彪服气,他读书也特别用功,头奖酒喝了不少,到后来竟喝出了个海量。虽然与义父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两年光阴,却对刘彪的一生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来澳州以后,在同龄人纷纷遗忘中文,甚至忘记如何去说的情况下,少年刘彪仍然一有空就啃中文书,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在他的心中已经牢牢扎下了根。

醉心公益,几十年如一日

从1968 加入舞狮队,一晃已是38个年头了。刘彪与中华青年会一起走过了难忘的岁月。刘彪的家,整洁阔落,但与其说是家,倒不如说是中华青年会会馆更恰切。房间高阁,摆放着十几个威风凛凛的大狮头,墙边衣架,挂着上百件的演出服装;后院的水泥大操场,则是练功、集会的好地方。每天,都有青年人三五成群来到这里,打个招呼便径自而入,像回到自己家中一样自在。刘彪笑称:连同太太和四个子女,我们一家人都是青年会骨干。

刘彪说:“在早年的时候,我看到周围的朋友很多都在努力赚钱,而自己却因为把太多精力放在青年会上而在经济上输给了别人,我有点不平衡了:我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去赚钱,等有了经济实力了再来关心公益吧。可是转念一想,这条命是天给的,如果我这辈子注定发不了财怎么办?难道我就一辈子不做我想做,我该做的事了吗?在这一点上,我十分欣赏法轮功团体,他们的成员来自四面八方,这么多人,为了同一个信仰无私奉献,短短七八年间,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君子一念定乾坤,从此,刘彪几十年如一日,在繁忙工作之余,把全副精力放在了青年会上。在他周围的人,无不受到这种奉献精神的感召,大家成了公益事业的同路人。

中华青年会的年青人

在中华青年会,青少年们不但可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狮队龙队、舞蹈队、足球队、篮球队、龙舟队等,学到一技之长,许多家长还惊喜地发现,入会一段时间以后,原来在家中娇生惯养的孩子们自律性明显加强,放学回家,会主动帮忙干起家务,做作业不需要家长苦苦督促了,心态更加积极进取。为此,家长们感谢青年会,把刘彪当成了自家人。孩子会考放榜,捷报传来,不忘告诉刘彪;孩子长大成家,婚礼喜筵上,不忘请上恩师。刘彪谦虚地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是青年会的孩子们在一起,以平等心对待每一个人,互爱互助,互相促进,形成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气氛,大家总想到‘我可以为这个团体做些什么’,有了这颗为公的心,到哪里都是一样的。我们这些长辈所做的,便是鼓励他们大胆去想去做,训练他们的团队作风、从大局考虑的意识和能力,在中华青年会里,形成一个承上启下的精神。当然,平时训练我们也强调坚韧和毅力,扎马步,劈一字都是基本功,年轻人吃点苦好。

是的,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华青年会的孩子们相处融洽而又健康独立,更有着难能可贵的公益心。青年会下属七个狮队,两个龙队,大的节日活动上是个整体,而平时又深入社区,许多慈善活动上都活跃着这些富有朝气和爱心的年轻人的身影。在2005年营救法轮功孤儿慈善义演活动中,DONCASTER区狮队的表演尽心尽力,在当天近二十个义演个人和团体中熠熠生辉,给在场观众和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彪师傅与中华青年会青年在唐人街合影。(中华青年会提供)


除了威风八面的狮龙队外,中华青年会亦展现出典雅时尚的风范。青年会主办的墨尔本华裔小姐竞选,开办至今,已经是第十届了。活动行程安排越来越丰富完善,参与人数也越来越多,墨尔本华裔小姐竞选已成为丰富华人文化生活,传统、时尚并蓄的华人社区盛会。

2000年,香港明星足球队到访墨尔本,机缘巧至,中华青年会的小伙子们,临时组队迎战,没想到大胜而归。年青人挟着这股劲头,索性搞起了墨尔本足球联赛。这下子,一发不可收拾,足球联赛如星火燎原,马上得到了广泛的回应。从第一届联赛的5支参赛队伍,两年间迅速扩展到19支队伍,而且影响力从华人社区蔓延到其他族裔社区。

中华文化的传承

尽管只受过七年正规华文教育,尽管十二岁就飘洋过海来到澳大利亚,尽管在这块异域大陆上曾饱受白澳政策时期的种族歧视,刘彪对华文却一直是一往情深。他说:“当年我读书的时候,老师总是要求你尽快忘记自己的母语,融入到白人社会中去,当地人也总是因为你的东方人长相和不纯正的英文歧视你,甚至无端挑衅,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华文,对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喜爱。这也许与义父对我的影响有关,他让我自小领悟了华文的深厚内涵和文字之美。在澳大利亚这么多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过阅读华文书籍。”

“现在我总听到有的华人朋友在苦思冥想怎样融入主流社会,我认为,融入主流社会其实是一种价值观的认同,而要说到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像我们移民这一代是不可能做到的。而我们的下一代,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怎样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才是大问题。有的人说,我送子女到中文学校去,或者我自己在家里可以教他们,可是下一代的再下一代呢?没有环境,没有驱动力,这种文化的影响力必然越来越弱。”“在我们的狮龙队,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许多孩子们在舞龙舞狮的过程中,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想要了解更多,不少年轻人在读完大学后,主动到台湾、香港或大陆去进修华文,像我的子女们,都是自己要去学习中文的。这是我当初所没有想到的。”

今年3月,在中华青年会四十周年庆典上,历届会长、青年会成员和宾客们会聚一堂,会厅大萤幕上播放着许多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下青年会四十年来的风雨历程。当年一群龙虎青年如今已暗生华发,儿女成群;当年名不见经传,只有40名成员的舞狮队,如今已拓展到扎根于青年新生代中的大社团,朝气蓬勃,敢做敢当。喧天锣鼓声中,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当令的三代狮队披挂行头,威武登场,雄狮伏拜,先后向总教练刘彪敬谢师酒。众人喝彩声中,刘彪欣慰之颜尽开,纵是铁骨硬汉亦眼中隐然有泪,场面非常煽情。刘彪说:“很开心,很满意。希望年轻一辈能将中华青年会发扬光大,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热心参与社团活动,提升我们华人社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澳洲首位大兵遗孀 表达其丈夫愿望
澳洲研究显示行动电话电磁波能影响脑部运作
墨尔本毒贩弃保潜逃 法庭追讨百万保金
伊拉克澳洲大兵遗体被错运 遗孀表悲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