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结合台湾传统夜市 引领创新与应用

人气 5
标签: ,

【大纪元6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永昌台北十九日电)由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MIT Media Lab)、国立台湾美术馆等联合主办的“夜市2006”科技人文创作坊,结合科技重新塑造与诠释台湾传统夜市文化。

“夜市2006”在“夜市街头艺术”、“互动夜市”、“夜市行动主义”与“夜市经验回忆”四个创作主题下,创作坊参与者展示20种蕴含科技元素的夜市新玩法或新概念,带来许多创新应用的可能性。

工研院创意中心主任薛文珍表示,“夜市2006”创作过程,运用互动设计 (Interaction Design)、扩增实境 (Augmented Reality),以及通讯科技(Telecommunication)等科技元素,创作出以夜市为应用场所的作品,让台湾夜市文化摇身变为科技创作舞台,能够引领台湾科技应用与创作的新方向。

“夜市2006”的成果展示中,常见的夜市捞金鱼游戏化身为作品“金鱼乐团”,让池子里的金鱼成为美妙音乐的创作者,金鱼池的面积已被电脑软体设定成代表不同音符的方格,当感应器侦测到金鱼游过的路线时,启动金鱼所在位置的音符,便能奏出美妙音乐,让我们在捞鱼时多了另一层体验音乐的趣味。

作品“宾果人”则是运用手机的 GPS空间定位与追踪功能,先让每人在夜市入口处于手机中得到一个数字的身份认证,于是除了可由手机上随时得知同行但已经分开逛夜市的好友位于何处,或是哪一个摊位人气最旺,甚至把每个人当作是一个号码来玩宾果游戏,将人视为夜市空间中碰撞的宾果球,此作品延伸了手机内容应用的新视野。

作品“蚵仔煎”则是一套模拟夜市蚵仔煎老板紧张心情的互动电脑游戏,透过各种可以用手拍打与按压的感应器进行蚵仔煎的煎煮过程,游戏画面更不断出现客人等待的表情与找零的需求,此作品让科技经由游戏的方式,深刻体会夜市摊贩们的手忙脚乱与复杂心情,颇耐人寻味。

夜市2006总策划李佳勋表示,夜市工作是以科技为工具的创作新舞台,期待运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出一些具有产业效益的创作,诸如手机的创新应用、无线网路于夜市的应用、街头科技艺术的革新以及美好记忆的保存方式等。

夜市科技人文创作坊16日到18日在台北华山文化园区进行一场科技应用与台湾本土文化的精彩对话与创作实体展出。工研院表示,有兴趣了解相关资讯的民众可以上网,夜市2006网站:http://web.media.mit.edu/~jackylee/nightmarket/。

相关新闻
李家同:攸关人类福祉的科技不得操在少数人手中
李家同:步上恐龙的后尘
李家同:不要再强调“高科技”了
李家同:冻结大学人事,冻结竞争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