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51集

《九评之六》评中国共产党破坏民族文化

人气 70

【大纪元7月17日讯】(希望之声《九评空中读书会》节目)联结收听

《九评之六》评中国共产党破坏民族文化

一.共产党为什么要破坏民族文化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信仰为本道德为尊

李唐︰今天我们要继续和各位听众朋友来探讨《九评之六》就是“中国共产党破坏民族文化”这一章的其他部分的内容,我们就从第一节“共产党为什么要破坏民族文化”的第一个小节是“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开始。

(朗读开始)

一、共产党为什么要破坏民族文化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信仰为本道德为尊

中国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年前由黄帝开创的,因此把黄帝称为“人文初祖”。实际上黄帝也是中国道家思想(“黄老之学”)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记述天地、阴阳、宇宙、社会和人生规律的《周易》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其中的预测学连现代科学也难望其项背。佛家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对知识份子潜移默化,影响巨大。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入世”的部分,重视家庭伦理,其中“孝”又占了极重的份量,“百善孝为先”。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但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家族伦理可以自然扩展为社会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大臣对君主的“忠”,所谓“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悌”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可以横向延伸成朋友之间的“义”。儒家倡导在家族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慈”可以向下延伸为君主对大臣的“仁”。只要家族中的传统得以保持,社会伦理也就自然得以维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和道家思想则是传统文化中“出世”的部分。佛、道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与道家思想渊源甚深的中医、气功、风水、算卦,以及佛家天国地狱、善恶报应等等思想与儒家伦理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释、道信仰给中国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稳定的道德体系,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套道德体系是社会赖以存在、安定和和谐的基础。

属于精神层面的道德常常是抽像的,而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道德体系进行通俗化表达。

以四大名著为例,《西游记》本身就是神话;《红楼梦》开篇是大荒山无稽崖上空空大士、渺渺真人和通灵宝玉的对话,这段神话是贯穿《红楼梦》的线索;《水浒传》开篇讲“洪太尉误走妖邪”,这段神话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来历;《三国演义》开始讲天灾示警,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的天命观结尾。余者如《东周列国志》或《说岳全传》也都以类似的故事开头。

这绝非小说家们在创作时的巧合,而是中国知识份子对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基本看法。他们的文化作品对于后人存在着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中国人谈起“义”的时候往往想到的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关羽这个“义薄云天”的人物,和“屯土山约三事”、“白马之围”、“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最后败走麦城,“义不屈节,父子归神”等故事。谈起“忠”的时候会自然想到岳武穆“精忠报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传统价值观中对“忠义”的赞美就这样通过知识份子创作的精彩纷呈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抽像的道德说教,通过文化的方式具体化,形象化。

道家讲“真”,佛家讲“善”,儒家讲“忠恕”、“仁义”,“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无非欲人同归于善”。这才是“儒释道”信仰为根的传统文化最有价值的地方。

传统文化中贯穿着“天、道、神、佛、命、缘、仁、义、礼、智、信、廉、耻、忠、孝、节”等等,许多人可能一生都不识字,但是对传统戏剧和评书却耳熟能详,这些文化形式都是民间百姓获得传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共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就是直接毁去中国的道德,也是在破坏社会安定祥和的基础。

(朗读结束)

李唐︰好,我们刚刚为听众朋友诵读的这一小节,里面有一些可能要为大家稍微说明一下,因为有些内容是从古典的典籍里面出来的。比如说“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无非欲人同归于善”,意思是说外表虽然不同,但是内在事实上是相通的。“无非欲人同归于善”,就是说每一个人大家同样都同归于善这条路上的意思。

李乐︰那我们是不是也跟听众朋友解释一下“屯土山约三事”呢?

李唐︰“屯土山约三事”和关羽、曹操之间的这一段恩怨有关系。《三国演义》里头,原本刘备、关羽、张飞他们在徐州,徐州是他们的根据地;后来曹操攻徐州,他们被打败后大家就撤退了。在撤退的过程中,关羽为了保护二嫂(刘备的第二个妻子甘夫人),撤退速度变慢,被曹操用计围堵住。

李乐︰那怎么办?

李唐︰关羽不愿投降,曹操派人去跟关羽谈,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本来他自己可以战死没有关系,但是他考虑到二嫂的安危,所以这就是“义”的表现了,于是他就跟曹操提出三个条件。

李乐︰哪三个条件呢?

李唐︰这三个条件就是“约三事”,第一个条件是他是降汉而不是降曹。

李乐︰因为那时曹操抓了汉献帝。

李唐︰对,“挟天子以令诸侯”嘛,曹操自命为汉朝的宰相。所以关羽强调他是降汉而不是降曹。第二个是曹操必须按时给二嫂送去应该要给刘备的俸禄和赡养之物这些东西,就是曹操要负起养他二嫂的责任,而且是以对待刘备的等级来对待他的二嫂。第三个呢,如果有一天关羽知道了刘备的去向,那他就离开,曹操不能拦他。曹操就答应了这三件事。

后来像“白马之围”、“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这些都是关羽跟曹操之间的信守约定,是“义”的表现。像“白马之围”、“官渡之战”,对于三国的历史稍微有了解的话,就知道袁绍当时本来是最强大的一股势力,“官渡之战”以后,袁绍就元气大伤,自此一蹶不振,所以“官渡之战”是三国时代早期一场很重要的战役。

而这个“白马之围”是“官渡之战”其中的一场战役。当时袁绍的一名大将叫严良,他率兵围住了曹操的军队在白马这个地方。这时关羽为报曹操不杀之恩,他就杀严良解了白马之围,意思就是他不愿欠曹操的。因为刚刚讲“约三事”嘛,因为只要知道刘备的去向,关羽一定会离开;要离开也不愿欠曹操一个人情,所以他就救了曹操这么一次。

李乐︰嗯,中国文化还有很多可以讲的。

李唐:我在看《九评共产党》这本书时,觉得我们过去在台湾的文化基本教材里或者中国传统的典籍中,的确是学了不少,特别是跟中国大陆的教育体制比起来,真的是多很多。

李乐:重点不只是学,还要背。

李唐:特别是刚刚念过的这一节内容,我才发现有很多东西过去根本没有意识到,也根本没有去注意到。比如说像中国的四大名著,我相信听众朋友多多少少都曾看过其中的一两本;即使没有看过,大概也知道是什么故事,绝对是耳熟能详的,故事的内容都知道。

在我还没有看到《九评》的这一段之前,我真的不晓得四大名著所写的这些东西,原来有这么深的意涵。这里面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中国传统、信仰道德的一种体现,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是这样。像《西游记》一开始就讲有四大神州,如东胜神洲等,里边说西游记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神话,其实我倒觉得西游记更像是一个修炼故事。

为什么呢?因为如孙悟空、猪八戒等这一群人,包括唐僧骑的那匹白马,他们在往西天取经的路途上,经过很多的劫难,最后才能到西天取经成功,如果我们用俗话来说的话,就是“修成正果”。但是这中间就要经过非常多的劫难,甚至到最后一关都还有劫难。我记得最后一关到西天之后,他们还被刁难,这就是说明到最后一步都是一种考验。其实西游记本身就是神话,而所谓的神话就是修炼成神的故事,所以才叫做神话。

李乐: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红楼梦》,是在初中的时候看完的。我对红楼梦最深的印象就是前言那一大段,刚开始还看不太懂,所以就直接跳过去。但我最近看到〈通灵宝玉〉(编按︰“明心网”的一篇文章,叙述作者前世今生的轮回纪实),比较能够感受的到,它在讲的是天、地、人之间的一个关系。

李唐:有很多人听说红楼梦是一个浪漫的故事,可是打开一看,看到茫茫大师、渺渺真人,可能一下子还没有办法适应吧。中国知识分子对于自然界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即使你在人世间有多么精彩的一段人生故事,事实上可能都有我们在人世间看不到的一些跟天地、宇宙之间的某种关连在那里,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但知识分子因为他有这样的宇宙观,所以他就藉小说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

李乐:后面有讲到,传统文化中贯穿很多的因素,其中有一个就是“命”跟“缘”,我的感触特别深。也就是归结到那四大名著,发现周遭的一些朋友,走到现在会觉得说,不管怎么“嘴硬”(编按︰凡事不相信,自以为是。)的人,他们的宿命都逃不过这两个字。

李唐:我那时看《水浒传》的时候,一开始也是看到“洪太尉误走妖邪”,觉得这个小说挺奇怪的。西游记我们都还可以理解,里面就是七十二变,变来变去,孙悟空原本是一个石头,然后受到日月精华的感召、感应,然后变成有他的灵性。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神话故事,看到这些东西会觉得好有意思。

但是水浒传明明讲的是有一群人,因为贫困或者官僚衙门太残酷,他们就聚在梁山,为什么还有“洪太尉误走妖邪”?当时只是粗略看过去,也没深究其中的意涵到底是什么?今天看到这个部分终于了解,其实这就是整中国文化有神迹的一部分,书里边所讲的并不只是巧合。

李乐:记得以前在背“孔、孟”和《论语》的时候。

李唐:“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是一个科目。

李乐:刚看到时还满高兴的,因为字都很少;后来才发现好难背,也不太了解它的意思,大概只知道一点皮毛。今天《九评》很简单的把论语的经纬挑出来,马上就可以融会贯通。

李唐:把核心的部分给挑出来。这对我们的认识有很不错的指引作用。中国有所谓的“诸子百家”;诸子百家里头又以儒家、道家是为最主要的。历代的君主要不是实施所谓的道家的“无为而治”,就是用所谓的儒家。那会使人一直以为儒就是儒、道就是道,他们是不相容的,一直会有这样的观念。所以我觉得读《九评》得以这样子去理解这些东西是很不错的。

其实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入世”的部分;道家以及后来传入中国的佛家的思想是属于“出世”的部分。但是无论出世或者入世,其实它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它应用在不同的地方。

儒家是应用在人世间的事物上面,所以孔子他会说:“未知生,焉知死?”许多人把孔子这句话理解偏了,说孔子不去谈那些所谓的“鬼神之事”。其实孔子的意思不是这个样子,儒家的重点是在于入世,他是处理人世间的事,如待人接物等等的这些道理。

佛家跟道家主要是让我们了解,除了人世间之外的其他的万事万物。比如宇宙、天等等的这些道理。我觉得他用这样一个方式去讲,对于中国文化来说,让中国文化更全面。不像我们过去一样,就只选一个,你是儒家那就是儒家;或你是道家那就是道家。

李乐:中国的士大夫大都是︰进,可以学儒家;我不得志时,可以学道家。

李唐:孔子其实也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不得志时)弄个木筏就到海上漂流去。这其实有一个典故,听众朋友应该有人知道。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誓不两立的。

李乐:今天时间差不多了。

李唐:讲到中国文化真的有好多可以讲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在这边今天就先进行到这里。各位听众朋友,如果您读了《九评共产党》我相信您也会有这样的感触。读了《九评共产党》,您的视野会跟过去您的看法不一样的,会让你过去的看法更开阔了。如果您现在手上没有《九评共产党》这本书的话,您可以用买的或者是您可以寄信来索取,或者您到网路上去下载,都能获得《九评共产党》的讯息。

李乐:网址是www.9ping.com。

李唐: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告一个段落,我们明天空中再见。

(据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九评空中读书会》节目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41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42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43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44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