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揆访欧亲近北约 为入常及北韩问题寻求支持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月11日讯】(亚洲时报正木寿根1月10日撰文)东京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1月9日开始其欧洲之旅,出访英国、德国、比利时和法国。安倍此行,一方面是为他的北韩政策寻求国际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日本“入常”(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拉票。

在布鲁塞尔,安倍会晤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他还将成为第一位造访北约总部的日本首相,与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Jaap de Hoop Scheffer)会面。借着访问北约总部,安倍将大大提升日本在国际安全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尽管这一角色时常被该国实行60年的和平宪法所掣肘。安倍曾多次表示,将在任内完成修宪。

除了讨论北韩核试、导弹试射和绑架日本人质以及日本“入常”等问题外,僵持不下的伊朗核危机,也是欧日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737号决议,禁止任何国家向德黑兰出售可能用于其核项目的材料与技术。

在1月15日返回日本之前,安倍还会前往菲律宾第二大城市宿雾,参加第二届东亚峰会。此次会议原定于去年12月13日举行,后因可能的台风袭击而推迟。届时,安倍还将与中国总理温家宝、南韩总统卢武铉会面。

安倍素以强硬的对北韩立场而出名,尤其是在北韩绑架日本人问题上。1970~80年代,北韩为了训练间谍,曾挟持多名日本平民至平壤,日本百姓均认为北韩的举动不可饶恕。安倍的强硬立场,不但在日本民众中掀起了民族主义情绪,还为其赢得了众多国民的支持,并因此在去年9月成为执政党自民党(LDP)总裁和日本首相。

就在安倍访问欧洲的同时,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也会对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斯洛伐克东欧四国展开访问。当然,北韩问题也将是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通过首相和外相同时出访欧洲,日本无疑希望向世界表明:在关心“对美关系”和“亚洲关系”的同时,它同样重视与欧洲的关系。3月,安倍还有望实现访美。

部分专家指出,安倍的欧洲之行显示了他所追求的“全方位外交”路线。另有人认为,虽然安倍与前任小泉纯一郎均主张加强日美同盟,但二人的区别在于:为实现此目标,小泉甚至可牺牲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的关系,而安倍未必会这样做。

1998 年,北韩发射的远端导弹飞越日本领空后掉进太平洋,促使日本加强同美国在导弹防御方面的合作。去年7月和10月,北韩又先后进行了导弹试射和核试爆,进一步推动了美日联合导弹计划。日本内阁去年12月24日通过的2007年财政年度(从今年4月起)预算中,用于导弹防御系统的开支高达1826亿日元(合 15.4亿美元),比本财年预算增加了30.5%(或427亿日元)。

安倍最近表示:“日本周边的安全局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特征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导弹的扩散及一系列的地区冲突。为保障日本的和平、独立和民主成果,为保护日本百姓的生命,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说到美国二战后为日本起草的和平宪法,他再次强调将在任内完成修改,因为它已严重束缚了日本参与海外军事活动的努力。

在北韩核试爆的几天后,日本政府迅速宣布单独对北韩进行经济制裁,并与美国一道在联合国安理会为通过制裁北韩的决议而四处游说。10月14日,安理会一致通过1718号决议,对北韩9日进行的核试表示谴责,并对其实施禁运制裁。

日本之所以能采取主动,是因为它当时还是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之一。不过,在进入2007年后,为期两年的任期便结束了。因此,在欧洲之行中,安倍将向那些仍留在安理会中的国家“兜售”日本的北韩政策,以便其意愿能在安理会未来的决策中反映出来。

这些国家肯定包括英国和法国,因为它们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包括比利时,因为它今年将成为非常任理事国。由于德国将分别担任欧盟和八国集团(G8)的轮值主席国,任期分别为上半年和一年,日本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地位显赫的国家。

安倍在上周四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与这些和我们有着共同价值观的欧洲国家加强合作,对日本有着深远的意义。”另外,他还说日本希望在消除贫困、平息地区冲突和保护环境等领域做出贡献。“通过合作,我希望能增加国际社会对日本的信任,并帮助日本以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永久成员。”

麻生太郎访问东欧四国,则为实现他去年11月发表的“自由繁荣之弧”构想,而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这一构想,旨在增进日本与欧亚大陆的新兴民主国家之间的往来,并扶持它们的民主与经济发展。这四个新近加入欧盟的东欧国家,之前都曾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安倍访问北约总部,将为日本与这个26国联盟的合作掀开新的篇章。北约的发展也正经历着一个转折:北约最近宣布,将加强同日本等非成员国之间的合作。

北约在11月底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的峰会上,就北约未来10年至15年工作重点和政治方向,通过了政策文件《全面政治指导》(Comprehensive Political Guidance Policy)。这一文件将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处理地区危机和冲突等,列为北约今后10年至15年的工作重点,并呼吁提高北约部队的机动性、协同行动能力和持续行动能力,以应对这些挑战。

文件还提到,北约需要继续加强与其他有关国家(普遍认为,是指日本、澳洲、新西兰和南韩)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文件又要求,北约应加强与上述亚太国家的伙伴关系,因为北约部队在科索沃、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行动,需要亚太国家分担相应责任。

安倍访问北约总部,正值日本竭力扩大其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角色之时。2006年12月,日本国会通过防卫厅升格法案。2007年1月9日,日本防卫厅正式升级为“防卫省”;与此同时,之前属于日本自卫队(SDF)“附属任务”的国际紧急援助活动、联合国维和活动、后方地区支援(包括支援美军活动)等专案,将正式成为“基本任务”。

对日本人来说,升级为“防卫省”的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意义。然而,不少人认为这一升格意义重大,因为昔日的“防卫厅”受和平宪法限制而不得不低调运作,其“基本任务”仅限于国防与救灾,而海外行动多被定为“辅助任务”。一位日本政府高官说:“现在是加强与北约合作的最好时机。”

安倍还会出席北约理事会(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的会议,并利用这一机会宣布日本的基本合作政策。同时,他还会公布日本加强与北约合作的动机──扩大其海外活动领域。

近年来,北约与日本的合作关系持续升温。2004年,北约邀请日本驻阿富汗大使在北约理事会会议上,分享日本在阿富汗实施复员方案(DDR)的经验,以帮助阿富汗早日完成从昔日的塔利班政权向一个崭新的、更和平的、民主的国家的转变。

2004 年6月,一名负责潜艇行动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员,获邀参加了北约在俄罗斯召开的潜艇逃生与救援工作组会议。2005年4月,夏侯雅伯访问日本;统合幕僚会议(现名为“统合幕僚监部”,相当于美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先崎一也访问了布鲁塞尔。前副外相、目前的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也曾到访过北约总部; 2006年,外务省次长谷内正太郎也“享受”到这一待遇。日本与北约高级官员之间的磋商已举行了6次。去年6月,日本还首次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北约在黑海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麻生太郎去年5月获邀访问北约总部,是迄今为止最高调的互访。

去年8月,位于罗马的北约防卫学院还接受了首名日本学员,一名来自日本自卫队的军官。去年11月中,包括多名自卫队高官在内的防卫厅高级官员与北约同行会面,一同分享所掌握的国际事务资讯,并交换彼此观点。

然而,和平宪法已成为日本与北约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它并无赋予日本实施集体防卫的权力。对此,安倍表示:“众所周知,日本宪法禁止自卫队参加任何集体防卫安排。尽管受此限制,日本仍竭力承担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责任,并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定。我坚信,日本与北约未来将取得更为辉煌的成绩。”

“在对话的过程中,日本将摸索出符合宪法规定的、与北约合作的最佳方式。因此,不妨从我们可以做到的如防卫合作入手,然后再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我们目前的努力,或许只是迈出了一小步;不过,考虑到日本与北约的以往关系,这一步又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随着彼此之间不断加深了解,我相信,未来我们会发现我们不仅可在政策协调方面合作,更可将合作范围扩大至行动领域。”

当然,安倍也会向欧洲领导人表达从日本的角度所观察到的亚洲安全局势,提醒欧洲各国首脑日本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1989年,中国政府血腥镇压学生民主运动,招致了欧盟的武器禁运制裁。2005年,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成员国,开始要求解除这一制裁;不过,日本与美国强烈反对,并称台海两岸的力量平衡将从此倒向北京一方。北京进行多次游说未果,武器禁运制裁至今仍未解除。(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阁员一再出状况  安倍内阁头痛
安倍九日访欧  争取协助解决北韩核子问题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爱讲英文 记者伤脑筋
安倍启程访欧  争取协助解决北韩核子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