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扁不接受一个中国为前提 一中市场主张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温贵香台北十日电)总统陈水扁今天说,不接受“一个中国”为前提的“两岸共同市场”及“一中市场”,这样的主张将使台湾的经济丧失主体性,完全不设防,中国的廉价劳工及农产品将全面攻占台湾市场,使台湾在政治上还没有被统一,经济已先被并吞。

总统上午在总统府主持“中华民国建国96年国庆典礼”致词指出,2000年至2006年,国人同胞每年前往中国的人次,由三百一十一万增加到四百四十一万,平均每天有超过一万两千人次前往中国。

通航方面,他表示,2003年实施单向“过年包机”,2005年实现“双向、不中停”包机,并自2006年六月起,实施“四项专案包机”。现在一年之中,长达十周以上有“节日包机”,载运的旅客超过十万人次。此外,目前每年透过“小三通”往返两岸的民众也有六十万人次,应能有效提供国人同胞往返中国的需求。

陈总统指出,以上数据可以证明,对“三通”议题的讨论,政治意涵已经远远超过航运需求,今天除非置国家安全于不顾,自我弃械投降,否则,“三通”一定是循序渐进,绝对不可一步到位或限时开放。

总统认为,一定先有“小三通”才可能有“大三通”,先包机服务才有定期航班,先有货物的便捷化才有旅客的便捷化。现在球在中国那边,只要中国方面有诚意推动,尽速完成“货运包机便捷化”的协商,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两岸经贸部分,陈总统说,双方贸易的总额自2000年的三百一十二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八百八十一亿美元。同时期台湾每年对中国的投资,依经济部投审会统计,也由二十六亿美元增加为七十六亿美元,短短七年累积投资超过四百六十六亿美元,相当于一兆五千四百亿新台币。

因此,陈总统强调,两岸经贸现况是过热而非不足,每一百元的对外投资有七十元是投资在中国,这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他进一步指出,台湾不能锁国,但也不能将所有的经济筹码与命脉锁在中国。企业界将本求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身为政府必须考量两岸经贸对资本市场、对劳工、农渔民及其他中下阶层民众生计所造成的冲击,必须对台湾产业的永续发展严格把关,“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两岸经贸政策方针绝对是正确的、更是必要的。

总统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但中国绝对不是台湾唯一或是最后的市场。我们也不可以接受“一个中国”为前提的“两岸共同市场”及“一中市场”,这样的主张将使台湾的经济丧失主体性,完全不设防,中国的廉价劳工及农产品将全面攻占台湾市场,使台湾在政治上还没有被统一,经济已先被并吞。

陈总统强调,唯有将台湾经济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确保台湾国家的永续存在与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