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经济战略对话开始显巨大分歧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2月13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许波2007年12月13日华盛顿报导)美中两国经济高层战略对话开始在北京举行,人民币汇率成为会谈的主题。两国官员在双边贸易失衡的问题上出现巨大分歧,中国官员咄咄逼人的强硬立场引发媒体的关注。

*吴仪:美国不应一味抱怨中国*

第三次美中经济战略对话星期三在北京正式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坦率地告诉美国官员,华盛顿应该在美国经济结构内部来寻找失衡原因,而不应一味抱怨中国。她警告说,美国国会提出制裁中国的立法将严重损害美中贸易和双边关系。

吴仪说:“对华贸易制裁只会导致弊大于利的结果,使用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要求某一个国家为美国经济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的问题来承担责任,不仅是无效的,而且将会损害美国的利益。”

*吴仪:制裁中国将严重破坏美国对华贸易*

仅在今年一年,美国国会就提出几十项有关中国的议案,其中绝大部分都包括对中国的“不公平竞争方式”的贸易制裁措施。面对国会和民间保护主义的压力,美国代表团有备而来,准备对中国的经贸方式提出一连串的抱怨,人民币汇率无疑是美国关切的首要问题。但是美国的抱怨显然遇到中国方面的强烈抵制。吴仪强烈警告说:“我可以非常坦率地告诉你们,如果美国国会的这些议案获得通过,将严重破坏美国对华贸易。”

*保尔森:相信双方能够找到共同点*

面对中国的强硬立场,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重申华盛顿要求中国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的主张,他认为加速人民币升值仍然是解决美中贸易失衡的重要手段。保尔森以比较温和的口吻表示,他相信美中双方能够在这些困难的议题上找到共同点。

保尔森说:“我们已经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和建设性的对话渠道。我们双方的重点接触已经产生了共识,没有这种关系和对话渠道,这些可能就不会产生。我相信,我们还会取得更大的结果。”

*陈德铭:希望人民币更快升值是不负责任的话*

但是保尔森的乐观态度难以掩盖双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尤其是这次战略对话的头号议题人民币汇率方面的严重分歧。出席美中经贸会谈的中国新任商务部副部长陈德铭在对话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人希望人民币升值越快越好,这是不负责的言论”。

陈德铭说,今年人民币升值已经达到了6%,这已经够快了。他补充说,如果把减少中美贸易顺差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币身上,“在经济理论上是不科学的”。接着,陈德铭话题一转,大谈美元贬值对于全球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科恩:中国对美国的压力感到厌烦*

北京在这次美中战略对话中采取的不同于前两次的强硬立场引起观察人士的广泛关注。美利坚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斯蒂芬.科恩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他现在还不能确定这是中国一时的策略还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他可以肯定,北京在向美国传递一种信号,它对美国的压力感到厌烦。

科恩说:“我认为,北京的想法可能和1980年代日本的想法相类似,那就是,可以一时相忍,对于美国的贸易要求让步。但问题是,美国的贸易要求无尽无休,北京也就觉得没有必要没完没了地向华盛顿屈服。”

*科恩:实力的壮大也增加了北京谈判的筹码*

科恩教授进一步指出,实力的壮大也增加了北京谈判的筹码。美国官员原本打算利用今年连续发生的产品安全事故向中方施加压力,迫使北京在其他方面让步。但是中国发现美国打产品安全牌并不灵。美国星期三公布的11月份贸易数据显示,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猛增了9.1%,达到259亿美元,创下单月最高记录。中国制造的玩具、电视机等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节日市场。

中国海关总署前一天公布的进出口统计数字也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出口增长了26.1%,截止到11月底,中国的贸易盈余比去年同期猛增了52.2%,达到2千3百80亿美元。数据证明,中国出口似乎并没有受到产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中国制造”仍然广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科恩:美中关系前景不容乐观*

美利坚大学的国际经济学教授科恩担心,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心态的变化将进一步激怒美国的保护主义势力。

科恩说:“中国不肯让步的做法实际上激化了紧张局面,其最大的危险就是会进一步激怒国会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路线的议员,况且目前正值大选期间,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可能性很高,主张通过立法制裁中国的势力将重整旗鼓,美中关系前景不容乐观。”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中经安委员会报告指控中国政府干预经济
美委员会建议对中国商品课征惩罚性关税
报告:美中经济安全关系有好有坏
美国会报告不提支持台湾成为世卫观察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