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奇瑞结盟生产出口车

标签:

【大纪元7月5日讯】美国克莱斯勒集团7月4日与中国奇瑞汽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结成合作联盟。
  
据美联社报导,此举将会成为中国生产的汽车最终批量进入欧美市场的一大尝试,也是一个美国汽车生产商全面利用中国为汽车生产出口基地的首例。
  
据报,中国政府已经批准克莱斯勒集团与奇瑞汽车的协议。克莱斯勒公司CEO拉索尔达(Tom LaSorda)亲自代表克莱斯勒方面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约。
  
他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从今日起,我们将致力于(在中国)生产出口型汽车。我们将整合克莱斯勒的研发、科技(优势)和全球网络与奇瑞的简约有效的制造能力。”
  
行业内人士指出,协议内容应该超出2007年2月戴姆勒‧克莱斯勒监事会批准的克莱斯勒与奇瑞的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模式也将与固有的中外汽车厂商合作模式有所不同。
  
分析人士认为,与奇瑞结盟是连年亏损的克莱斯勒集团希望减少开支、更快市场应变的一项战略决策。

市场巨大
促使克莱斯勒选择中国合作伙伴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毕竟世界上能提供廉价劳动力并且具备相当汽车工业水平的国家还有很多),那就是中国所具有的庞大汽车市场。
  
中国去年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今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
  
克莱斯勒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在华合资建厂的外国公司,与中国汽车行业有比较久的合作历史。
  
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商目前均在中国设有合资制造厂。不过,在奇瑞与克莱斯勒签约之前,中国产汽车主要供内销。
  
中国的汽车制造商非常希望能够通过类似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终打入欧美主流汽车市场。
  
分析人士指出,没有欧美汽车商的协助,中国制造商还很难独立解决安全达标、排气达标等很多问题。
  
中国汽车制造商去年共出口车辆32.5万辆,其中主要是销往亚非市场的廉价卡车和公共汽车。
  
根据2006年12月克莱斯勒与奇瑞双方签署的合作意向书,克莱斯勒现有车型Dodge Hornet(大黄蜂)两门微轿将授权给奇瑞在中国生产,但车型的设计改造工作将由双方共同完成﹔另一方面,奇瑞自主开发的车型A1和A3,将进入克莱斯勒全球销售网络。

战略决策
1998年5月,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以36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并更名为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戴 姆勒-奔驰公司本来希望通过并购克莱斯勒将自己建成世界汽车业的巨头,但近年来克莱斯勒的经营陷入了困境,最终导致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决定将克莱斯勒公 司大部分股份出售。
  
奇瑞汽车总经办主任兼奇瑞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金弋波代表奇瑞官方表示,双方合作将采取的不是外界猜测的那种简单的代工贴牌模式,而是一种新的、比较复杂的合作方式。
  
在底特律克莱斯勒汽车生产工厂,工人们的薪金达到每小时28美元到38美元,而干着同样工作的奇瑞汽车公司的工人们,其月工资不过1000多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人力成本差异,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奇瑞汽车
奇瑞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在中国国内小型车市场取得了相当的成功。逐步扩大的产量,同时造就了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并使得奇瑞的各项管理水平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对于克莱斯勒来说是大大降低了未来为使合作者达到其产品标准所需要投入的时间与资金。
  
奇瑞比较完善的小型车制造体系与初步展现的开发能力,结合克莱斯勒所能提供的先进技术支持,也能大幅度降低克莱斯勒未来小型车推出的难度、节省大量的科研与设备投入。 (BBC新闻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私募基金55亿欧元购戴姆勒克莱斯勒美子公司
美汽车巨头克莱斯勒被私人投资公司收购
美分析师大多看好克莱斯勒被收购
美汽车工会支持赛伯乐并购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