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庙坐电梯 天德宫升空防台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8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十七日电)位于台北士林区三脚渡码头的天德宫,是全台唯一可“坐电梯”升空的土地公庙,但自2005年完工启用以来,因台风未侵袭北市而未启用“电梯”装置。不过,将袭台的圣帕强台来势汹汹,渔民向庙里的神明掷筊并获应允,供奉的八十多尊神明首度升空二米防台,景像难得一见。

依水利法规定,在台风警报发布后四小时内,高于五十公分的物类必须撤走。位于行水区域的天德宫,是市府核准的“装置艺术”,庙方管理委员会向庙里供奉的土地公烧香掷筊并获应允,中午举行“升空典礼”防台。

管委会总干事张福来表示,铁制的天德宫有十八吨重,屋舍四周设计四支高达七米高的铁柱,庙舍底盘只有一匹马达、三个龄轮、及变速装置承受只要台风警报发布,启动按钮,天德宫就可升空,降落地面时则有十六个阻隔重力的水泥铺面保护庙不因过重而受损。

他说,铁柱分为八个区段,每段约八十公分,升至最高处约须四十分钟。台北目前的风雨不太大,今天先升空两米,共花了八分钟,将再视风雨状况调整高度。

至于停靠在三脚渡码头的十二艘舢舨,渔民也以绳索固定,避免因水流飘散;此外,也加紧将码头边的三艘龙船加以抽水,以免船身过重而受损。

三脚渡码头就位在剑潭抽水站放流水路口,是北市目前仅存的码头。码头旁的天德宫早期是一座坐落于田头田尾的小小土地,庙里供奉一尊土地公,是渔民的精神象征。由于渔民出船捕捞,渔获“应有尽有”,在大家乐全盛时期还有很多被“乐迷”弃河的落难神明。

张福来说,渔民拾获神明后,会将神明清洗干净、换装,再置于天德宫供民众膜拜。由于落难神明愈捡愈多,土地庙空间有限,渔民们搭起铁皮屋供奉。不过,码头区是行水区,依规定建物不得高于五十公分,天德宫还常遭建管处查报。

他说,渔民们后来灵机一动,以货柜屋当寺庙,屋子的四个角落装着轮子,当拆除大队来时,就用卡车载起货柜屋“趴趴走”。但纳莉台风来袭时,码头旁的堤外便道停满了车辆,卡车无法开进码头,天德宫还因此被市府开了多张罚单。

此外,张福来说,早期天德宫还是“铁皮屋”时,曾因纳莉风灾泡水三十六小时,土地公与神像被关在屋子里“游泳”,灾后清理时,渔民们清洗每尊神像、为神像换装,损失惨重。

由于市府整建三脚渡码头,将天德宫纳入景观的一部分。渔民再度集思广益,将天德宫设计成“坐电梯的土地公庙”,这项“行动艺术”也获得市府认可,只要台风警报发布,渔民们启动按钮,天德宫即可离地升空防台免受淹水之苦,成为全台首座可升降的土地庙宇。

相关新闻
[台湾生活气象]圣帕台风侵台已成定局,全台应防强风豪雨
气象局:强台圣帕严重威胁台湾各地
台风逼近 兰屿出现十二级阵风
陈菊视察圣帕防台中心  指示严加戒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