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办事处、芝加哥大学合办研讨会

学者:马政府外交政策过于依赖北京

人气 3

【大纪元10月25日讯】(新唐人记者杨晓玫、大纪元记者唐寅芝加哥报导)马英九新政府执政之后所推行的一系列两岸政策,以及外交国防政策都备受外界的关注。两岸关系快速升温会不会使台湾与美国、日本多边关系发生变化,也是大家探讨的话题。对此,驻芝加哥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与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于10月24日,在芝加哥大学的国际部I-House,举办了一场“台湾新方向——机会与挑战”的研讨会,邀请了多位台美知名学者出席。有学者指出,马英九的外交国防政策,过于依赖北京。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中华民国驻美副代表张大同、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米尔瑟曼(John Mearsheimer)、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教授陈一新、伊州州立大学政治与政府系教授王德育、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政治学系教授郑敦仁、独立学院研究主任柯大为、戴维森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任雪丽(Shelley Rigger)、美国理士满大学政治系主任王维正,等多名台美学者。

林中斌:中国大陆内部状况最影响两岸关系
  
现职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的林中斌教授,曾任台湾国防部副部长和陆委会副主委。他以“胡罗卜多过大棒(more carrot than stick)”形容中共政府当前对台湾的政策。他认为北京政府对台湾的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它一方面使用外交策略通过美国、欧盟等来阻止台湾争取更多国际空间的努力,另一方面,在纯军事之上,中共更使用经济诱惑、文化吸引、社会交往、心理威胁、法律操作、媒体渗透等诸多非军事手段加强对台湾的统战。
  
林中斌教授认为决定两岸关系的三个因素依重要性排名为:中国大陆内部状况、北京-华盛顿关系、台湾动态。针对最影响两岸关系的中国大陆内部状况,林中斌教授表示,虽然中共官方公布的暴动数量从2003年的5万八千起增加到2005年的八万七千起,但是由于中共当局用强权和金钱,使得任何反政府行动在局部地区就被消灭,而不能成为大规模的有组织的运动,同时在中共内部也没有出现有号召力的民主领袖的迹象,所以中共内部实现政治民主化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任雪丽:马政府外交政策过于依赖北京?
  
马英九执政一直推行所谓的“务实”两岸关系政策。对此,座谈会上戴维森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任雪丽认为,判断马英九是“务实外交”,还是“唯心外交”,这完全取决于北京如何反应。她认为,马英九能够面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力不断增长这个现实,同时向世界展示台湾的民主和和平的姿态,这也许是比较务实的一方面,而不现实的部分,就是这个外交政策马英九也希望北京做出同样的善意回应。比方他在一个星期前声称,“在他任期内不会有战争”。任雪丽表示,虽然她也希望如此,但是她想知道台湾的国防政策又是什么呢?台湾的筹码是什么呢?她认为马英九的这一外交基点是建立在北京合作的基础上,那么北京的态度会不会生变,无法证明,也无法确保北京的行为。对此政论家廖中和也有同感。
  
廖中和说:“首先外交休兵也好,守势的国防也好,不要完全地奠基于中国大陆政权的善意。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的外交国防奠基于另外一边的善意的话,这种做法我想很难成功。同时,对自己的民众也无法取得高度的认可。在国防外交这方面,马总统有些话,我个人觉得在表达上实在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米尔瑟曼:金融危机可能使国际局势发生变化
  
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米尔瑟曼是国际关系研究的泰斗人物,他强调用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来解释国际政治现象。他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所有的讨论都是基于现有的国际局势仍然能够延续的假设之上。
  
“但是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人惊恐(startling),它到底要走向何方,我们谁也不知道。”米尔瑟曼说。他以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之后纳粹德国的崛起为例,来说明正在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米尔瑟曼还对正在竞选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和麦凯恩提出的政策表示怀疑。“经济形势如此灰暗,谁当选时,那时的局势都会发生变化,所以现在提出的政策都不管用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钱复:盼两岸关系发展促进台韩关系加强
马四年无战说 学者:过早卸心防
国防部:总统强化国防决心 不容抹黑误导
马英九见陈云林?赖幸媛:身份就是总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