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辜汪会谈十五年 协议签订有文章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今叶台北二十七日电)今天是辜汪新加坡会谈十五周年纪念,回忆当年四项协议的签署过程,当年的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说,为表公平,四项声明两份繁体、两份简体,签字时也是辜、汪各站右边高位两次,就是希望能避免外界不必要的联想。

十五年前的四月二十七日,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中国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正式碰面,写下两岸自一九四九年来第一次半官方接触的历史纪录。这段过程也收录在纪录片“劲寒梅香–辜振甫的一生”中。

前总统李登辉回忆,当初在选定辜汪会谈的场所时,并非只有新加坡一地,泰国、马来西亚、东京、夏威夷等地都曾列入考量。但鉴于新加坡不会距离太远、方便,加上当时的新加坡总统李光耀十分积极,希望成为两岸的协调人,并承诺给予两岸两会平等对待,最后选定新加坡。

当时担任总统府副秘书长的邱进益,在纪录片中回忆当时两会的接触时表示,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一日,在李登辉的指示下,他以国民党党员身份参加美国共和党大会,再从旧金山转往新加坡,与李光耀协商辜汪会谈的具体安排。双方会晤约一个小时后,邱进益打电话向当时的总统府秘书室主任苏志诚回报,李登辉同意后,敲定新加坡。

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辜振甫与汪道涵正式在新加坡碰面,这历史的一刻,当时以海基会第三任秘书长身份与会的邱进益回忆,双方握手“一次不够,两次;两次不够,三次;三次不够,四次。双方足足握了四次手”,让媒体得以捕捉这历史的一刻。

四月二十九日,辜汪达成四项协议,怎么签署协议文件,成为邱进益伤脑筋的地方。最后双方同意四份文件,两份繁体字、两份简体字。繁体字部分,辜振甫站右边高位先签、汪道涵再签;简体字部分则改由汪道涵站右边先签,再交辜振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