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专栏

【元甫医学园地 】C型肝炎

C型肝炎是全世界公共卫生的一大问题,估计全球约有2亿人(3%)带有C型肝炎病毒。最初引起C型肝炎的最大原因是输血感染,自从1992年开始有C型肝炎抗体筛检之后, 输血引起的C型肝炎已几近消失。美国C型肝炎的发生率近年来也大幅降低,从1985年每年有24万个病例,下降到2003年每年只有1万8千人。台湾C型肝炎的盛行率是2%-5%。

传染途径

C型肝炎病毒的传染主要是经由血液或体液。传染的途径(感染C型肝炎的危险因子)包括:输血、毒品注射共用针头与器具、血液透析、器官捐赠、多重性伴侣、医护人员针扎意外、医院接触感染的血液及其制品、使用未消毒的器械刺青和穿孔、共用刮胡刀等。根据美国的统计,静脉注射毒品占40%,输血感染占4%,职业接触感染占4%,不明原因占40%,所以还有未知的传染途径存在。性行为与母子垂直感染的概率很低,C型肝炎病毒不会透过哺乳感染。

自然病史

C型肝炎大部分不会出现症状,但是C型肝炎病毒却会无声无息地破坏肝脏细胞;等到症状出现时,通常已到肝硬化的阶段。

(1)急性C型肝炎

急性C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150天,大部分患者(75%)没有任何症状出现,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有症状(25%)也都很轻微,有类似感冒的非特异性症状:疲倦、低热、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也有消化道的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缺乏食欲、黄疸等。另外,感染C型肝炎病毒可能会导致急性猛爆性肝炎,但是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2)慢性C型肝炎

大多数(85%)感染C型肝炎病毒的人会转变成慢性C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的进程很缓慢,患者除了有时容易感到疲倦外,通常没有任何症状。肝功能指数(ALT)通常会有高低起伏的变化,有时又会升高,有时又会降到正常范围内。但此时大多数患者的肝脏组织已经有病变: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的现象。

(3)肝硬化与肝细胞癌

慢性C型肝炎有80%会保持稳定状态,有20%会变成肝硬化(大约在感染后20年)。此外,转变为肝细胞癌的概率是每年1%-4%。日本的研究报告显示,由输血到诊断为慢性C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平均期间分别为10年、21年和29年。

诊断

急性C型肝炎和慢性C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大多不很明显,即使有也都是非特异性的症状,所以必须详细询问接触病史,有怀疑时就必须做C型肝炎检验,才能早期诊断。诊断C型肝炎,有两个方法:血清C型肝炎抗体的检验和血清C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1)C型肝炎抗体(Anti-HCV Ab):感染后8星期才能测到。一般使用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 immunoassay, EIA),测血清中Anti-HCV Ab作为筛检;要确定诊断则必须作血清聚合酶连锁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来检测HCV RNA。有C型肝炎抗体,表示曾经感染过或现在仍在感染C型肝炎。C型肝炎抗体的存在并不具有保护作用,这与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具有保护作用不同。

(2)C型肝炎病毒(HCV RNA):感染后1-2星期就能用聚合酶连锁反应检测到。C型肝炎血清病毒浓度的追踪可用来评估治疗反应的指标。慢性C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前需检测血清病毒浓度,但是对于基因型第2、3型的患者,此项检查并非绝对必要。

(3)C型肝炎基因型(HCV genotype):C型肝炎病毒分成六种主要的基因型,台湾最常见的基因型为1b型(约占70%)。检测病毒基因型可以决定治疗的时间及预估可能的疗效。例如第2、3型对药物的反应好,达60%以上,所以治疗时间只需6个月;而第1、4型的反应较差,治疗时间需12个月。

(4)肝脏切片检查(liver biopsy):是用来评估肝脏发炎与纤维化的程度,并可排除其它种类肝炎的可能性。血清HCV RNA阳性的慢性C型肝炎患者,不论肝功能ALT值是否异常,都应考虑接受肝脏切片检查,以决定肝脏组织发炎活性的级别和纤维化的期别,尤其是基因型第1、4型的患者。

治疗

C型肝炎治疗的首要目标是要能消除体内的病毒及完全抑制发炎,若上述目标不能达成时,则退而求其次,使病情能稳定、不再继续恶化。

(1)急性C型肝炎

对于急性C型肝炎应积极给予治疗,以避免变成慢性C型肝炎。使用α干扰素(长效型干扰素与传统型干扰素均可)治疗6个月,会有很好的反应(高达95%)。

(2)慢性C型肝炎

C型肝炎治疗的目标是持续病毒反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 SVR),其定义为治疗完成6个月后血清检测不到C型肝炎病毒(HCV RNA)。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是合并使用下列两种药物,持续治疗6-12个月:

①每周一次皮下注射长效型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 α-2a 180μg 或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b 1.5μg/kg),

②口服抗病毒药雷巴威林(ribavirin)每天剂量1000-1200mg分两次服用。

慢性C型肝炎的治疗准则及其疗效如下:

①若肝脏切片检查发现有第一期或以上之肝纤维化时,应接受治疗。

②若肝脏切片检查发现没有肝纤维化,接受临床观察即可,每3-6个月定期追踪肝功能。临床追踪5-10年后,可考虑重复肝脏切片检查,若组织学上显示有肝炎恶化,则应给予治疗。

③基因型第1型治疗的反应较差,建议治疗12个月,SVR为35%-45%。

④第2、3型治疗的反应较好,建议治疗6个月,SVR可高达80%-85%。

干扰素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类感冒症候群(flu-like syndrome):发烧、畏寒、疲倦、肌肉酸痛、头痛、食欲不振等。通常在注射4-8小时后发生,然后持续约4-12小时,通常第一次注射干扰素时症状较明显,在第二、三剂注射时,这些副作用就会减轻。其他的副作用包括:轻微掉头发、轻微腹泻、精神上的副作用(焦虑、忧郁、烦躁)、骨髓造血系统的抑制(贫血、白血球降低、血小板降低)等。所以治疗期间的临床照护非常重要。干扰素不宜使用于失去代偿功能的肝病患者。

雷巴威林的副作用包括:溶血性贫血、肺部症状(咳嗽、呼吸困难)等。因动物

实验有畸胎的报告,治疗期间与治疗后六个月内,必须执行避孕措施。

(3)末期肝病

肝脏移植用于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的病人,但是移植后C型肝炎仍会复发。

预防

目前没有有效的C型肝炎疫苗,预防的方法就是要避免感染。

结语

C型肝炎最大的问题是感染后大多没有症状,但是C型肝炎病毒却会默默地破坏肝脏,等到有症状而就医时,已经是肝硬化的阶段,所以早期的诊断是非常重要。最近C型肝炎的治疗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临床疗效(持续病毒反应)已从最初的6%(单用短效型干扰素)大幅提高到82%(合并使用长效型干扰素与雷巴威林),这也为众多的C型肝炎患者带来新希望。(作者联络方式 e-mail:hyfw480826@hotmail.com)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