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反共领袖:丘吉尔(四)

font print 人气: 2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23日讯】虽然保守党领导人对蓝道夫‧丘吉尔采取了忍让态度,但他们始终对蓝道夫抱有戒心;对他的自命不凡虽然隐忍不发,但始终敬而远之。索尔兹伯里的侄子、未来的保守党首相亚瑟‧巴尔弗说过:“我倾向于认为,只要蓝道夫还没有不忠于党的任何行为,还没有把自己弄到无可挽回的不能令人容忍的地步,我们大家就要避免一切冲突。”由此可见,与蓝道夫的妥协只不过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这也预示着以后发生的蓝道夫的政治悲剧之不可避免。

1885年,保守党人在议会选举中获得了胜利。根据选举结果,由索尔兹伯里出面组阁;蓝道夫勋爵出任印度事务大臣。蓝道夫很快就表明,他能够轻松愉快地胜任大臣的职务。他既能作出重大决策,也能处理好复杂的关系,还能尽职尽责、埋头苦干。他安排了一支增援印度部队的兵力以防俄国入侵;他批准了对上缅甸的兼并以消除不稳定的隐患;他甚至设法使一项遭到女王激烈反对的任命得以批准,使一位很有能力的军人弗莱德里克‧罗伯茨将军获准出任印度总参谋长。

但是蓝道夫仅仅当了7个月的印度事务大臣就下台了。
为保守党在1885年11月的大选中,未能在下院获得压倒多数而使自由党人重新上台。1886年7月再次举行大选,结果保守党获得大胜,自1880年以来首次在下院获得明显多数。索尔兹伯里再度出任首相。蓝道夫‧丘吉尔这次获得了仅次于首相的最重要的大臣职位——财政大臣,同时担任下院保守党领袖。

35岁的蓝道夫登上自己政治生涯中的顶峰,颇有志得意满之感,但他仍然向往着更高的地位。1885年11月,当一位朋友问及他未来的打算时,他回答道:“我将当五年反对党的领袖,然后再当五年首相。再往后就要死了。”蓝道夫‧丘吉尔曾把自由党德高望重的领袖格莱斯顿称为“急于求成的老头子”,而其实他自己倒是有点急于求成。英国幽默杂志《笨拙》的一位漫画家称蓝道夫‧丘吉尔是“伟大的年轻人”,不久之后人们就把这一说法改为“伟大的急于求成的年轻人”。后来,这一诨号又传给了他的儿子温斯顿,被人们叫了很长时间。

蓝道夫‧丘吉尔在内阁中自感地位重要,力图施加更大的政治影响,把手伸到了财政以外的领域,他干预外交事务,公开表示要与德国和奥地利加强联系。他采用类似反对党领袖格莱斯顿的政策来制订预算,主张减少税收和降低军费开支。对此,海军部未予反对,却遭陆军部的拒绝。他的主张在内阁中也屡遭反对;他自恃政府少不了他,曾两次以辞职相要胁迫使索尔兹伯里作出让步。但在1886年12月,他为强行使他的财政预算方案得到通过而第三次提出辞职时,等待已久的索尔兹伯里终于等来了把这位难以共事的内阁同僚清除出去的适当时机。

索尔兹伯里正确地判断了形势,认为蓝道夫的辞职不会对内阁以及政局产生根本性影响,于是平静地接受了蓝道夫的辞职,随即任命原自由党前排议员G‧J‧戈申接替财政大臣职务。这样处理虽然引起了一些政治上的波动,但政府还是挺住了。显然,结局大大出乎蓝道夫的意料,他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后来曾有人问及蓝道夫为何轻率辞职,以至于过早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时,他回答说:“所有的伟大人物都会犯错误。拿破仑忘记了布吕歇尔,而我却忘记了戈申。”

蓝道夫‧丘吉尔只当了5个月财政大臣,便又回到了下院后排议员的席位上,并且是一去不返。他期待过一段时间会有机会再次出山。但对每一次“让蓝道夫回来!”的呼声,索尔兹伯里总是置之不理。他在集会上发表演说时的听众越来越少,报纸也很少再登他的消息。政治上的失意使蓝道夫极为苦闷,因而导致了他的健康状况日渐恶化。1895年1月24日,蓝道夫‧丘吉尔撒手人寰,溘然长逝,终年46岁。

蓝道夫‧丘吉尔的追悼会是在西敏寺举行的。首相和很多政界要人都出席了追悼仪式。葬礼在蓝道夫的故乡伍德斯托克小镇的教堂里举行,之后下葬于布雷登的教堂墓地。那里是许多丘吉尔家族成员的最终安息之地。也许,蓝道夫‧丘吉尔应和自己的妻子一样不为此生而感到遗憾,正如26年后逝世的蓝道夫‧丘吉尔夫人临终前自豪的宣称的那样:“我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我为英国生下了丘吉尔!”这里是指温斯顿‧丘吉尔。


蓝道夫‧丘吉尔夫人珍妮。(公有领域)


(http://www.dajiyuan.com)

二早年生活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丘吉尔,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和社交,他从父母那并未得到多少关爱。丘吉尔后来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回顾这段生活时认为:“那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毫无意义和毫无乐趣的时期,……生活中尽是不舒适、限制和漫无目的的单调。”

1 与生俱来的不适应

为了照看小温斯顿,家里为他请来了一位名叫伊莉莎白‧安‧爱维莉丝特的中年保姆。爱维莉丝特太太是位生性和善的妇女,她一直照料着温斯顿,跟着丘吉尔家一起去伦敦,赴爱尔兰;后来还照顾温斯顿的弟弟约翰并兼管家务,直到丘吉尔兄弟长大成人。温斯顿亲昵地称她为“爱姆”。小时候照料他的是“爱姆”;在他上学之后经常写信给他问寒问暖的是“爱姆”;他在学校遭鞭笞后爱抚他的也是“爱姆”;爱维莉丝特太太的慈爱深深地留在温斯顿的记忆里,很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

7岁那年,温斯顿‧丘吉尔被父母送到位于阿斯科特的一所名为圣乔治的贵族子弟寄宿学校去读书。这所学校的条件相当好,每班只有10个学生;校园内有豪华的游泳池,宽大的足球场和板球场,甚至还装有在当时很少见因而十分新奇的电灯。因为是专为上流社会教育子弟而开办的,所以所有的设备以及师资都是第一流的,学费自然也特别贵。主持校政的是学校的创办人、高派教会的一名年轻牧师雷夫‧H‧W‧斯尼德——基纳斯里,教育方式极其刻板,方法非常严厉。丘吉尔认为:“它们的残酷甚于内务部所设任何感化院中所能忍受的责罚。”

温斯顿经常看到,学校每月至少有两三次将全体学生召集在图书馆里,看少数犯了过错的学生被班长拖到隔壁的房间里挨打。他自己由于性格倔强,当然也逃不掉类似的遭遇。但他决不屈服,极力反抗,在挨打时拼命哭叫、踢打,有一次甚至把校长的硬草帽踩得粉碎。他心里非常痛恨这里的一切,十分怀念自己家里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学期结束时,从学校发的成绩单看,他的历史和地理学得较好,其他功课则都较差。学校给他下的评语是“淘气”,“贪吃”。对他关怀备至的爱维莉丝特太太在他身上发现了多处受虐待后留下的伤痕,并喊他母亲也来看了。鉴于在阿斯科特的生活使温斯顿的健康受到损害,后来根据家庭医生罗伯逊‧罗斯的建议,将温斯顿转学到布雷顿一所由汤姆逊两姐妹办的学校中学习。--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2月4日报导】(中央社伦敦四日法新电)英国人对于事实的了解程度愈来愈低,根据今天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将近四分之一的英国人认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是虚构人物,而大多数英国人觉得,神探福尔摩斯确有其人。
  • 【大纪元4月24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丘吉尔的一幅油画,今天在纽约拍卖会上以42万美元、相当于1270多万台币的价格拍卖。
  • 【大纪元5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舜协台北十九日电)新、旧政府明天交接,环保署今天欢送环保署长陈重信。陈重信引述前英国首相丘吉尔下台时的名言“酒店关门,我就走”,指政党轮替是民主常态,他很高兴随旧政府关灯走人。他说,环保署员工专业、执著,做了很多事,但都没有宣导,盼以后环保署能多加强宣导。
  • 戴安娜王妃一生患过四次忧郁症,多次尝试自杀。即使是聪颖过人的牛顿,意志坚强的硬汉前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未能免得忧郁症。而梵谷画中的忧郁至今跟随收藏者飘到世界各地。
  • 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传奇,他坚定如山的意志和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给其当代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2002年,英国广播电视台BBC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中,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 支持这个理论的有老罗斯福总统、威尔逊总统及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荷姆斯和布朗代斯赞同它,布朗代斯做出偏向这个理论的判决。支持它的名人包括发明电话的贝尔、主张节育的仙额夫人、植物学家波班克、史丹佛大学的创办人史丹佛、小说家威尔斯、剧作家萧伯纳,以及几百个名流。诺贝尔得主支持它,卡内基和洛克斐尔基金会都出钱支持这个研究。冷泉港研究院是为了做这些研究而成立的,但是重要的研究都在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史丹佛和约翰霍浦金斯大学内进行。关于它的法律提案全数通过,从纽约一路到加州。这些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学院,美国医学学会及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支持。有人说,如果上帝还活着,祂也会支持。
  • 马尔巴罗公爵的后世子孙们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这段时间里,再也没能为他们的族徽增添任何光彩。他们既无骄人的功业,亦未获得任何荣誉,只不过为了维护公爵的尊严和排场,毫不吝啬地挥霍着约翰‧丘吉尔积攒的大笔财富。
  •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上流社会发生的一件轰动一时的丑闻,突然中断了蓝道夫一家与伦敦社交界的联系。1876年,蓝道夫的哥哥布伦德福德侯爵完全不顾自己已经结婚生子,在情感的驱使下策划与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私奔。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也曾是威尔士亲王的情人,此时她的丈夫正陪同威尔士亲王在印度访问,等他们访问结束回到伦敦时,此事已闹得满城风雨。亲王要求艾利斯福德伯爵与其妻子离婚,同时要求布伦德福德侯爵亦与自己的妻子离婚并与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结婚
  • 习近平拿他没办法,软硬不吃的韩国总统尹锡悦。敢对中共说不,得罪过四位前总统的韩国“打虎英雄”。联美友日亲台,补强第一岛链,安倍晋三之后坚决抗共的亚洲新政治强人。
  • 特拉斯临危受命,“新铁娘子”是如何炼成的?4次落选国会议员,在她成为英国首相前6任大臣要职,饱经磨练,破茧成蝶,从左派蜕变成对中俄强硬的保守党鹰派领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