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国剧”热反映了什么?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9月6日讯】中国社会上的民国剧热反映了什么?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报导)中国各电视台近来放映了很多以民国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有评论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当代剧作家缺乏创造力。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官方严格的电视剧审批制度的恶果。

上海的《新民晚报》刊登文章说,随着古装剧与“反贪破案剧”在拍摄量和播出时段上受到广电总局的限制,今年中国银屏上的帝王权力之争,与当代人的“边缘式情感戏”显着减少。而“民国剧”介于古装和现代之间,时间上远离现实,创作禁忌少、编故事可以天马行空,又能避开官方“限制令”在黄金档播放,于是“民国剧”担当起了拯救银屏收视率的重任。从拍摄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夜深沉》开始,各地拍摄的“民国剧”达数百部、上万集之多,老剧重播不断,新剧也不断涌现,打开电视,到处是十里洋场、旗袍马褂、宅院、黄包车、大家庭风波。在美国纽约的文学评论家董鼎山分析了“民国剧”充斥中国银屏的原因:

“现在办电视可以赚到很多钱,所以他们尽量用这种剧来吸引观众。创作率当然是很少的,因为现在文艺方面、小说方面、文学方面质量也很低,因为他们主要不是注重文学或者艺术的素质,主要是能够卖钱就可以。现在国内就有这种风气。”

文章说,随着各种“民国剧”的蜂拥而至也形成了新的题材单一化和粗制滥造。雷同化的情节让观众看完即忘,难分彼此。更有大量的“民国剧”背离原著精神,一些地域特色、历史细节,也大多是虚假的。作者认为,“民国剧热”反映了中国当代剧作家创作上的乏力与苍白,应该引起电视剧从业者和播出方的关注。”

旅美作家郑义认为,中国的剧作家并不缺乏创造力,而是受到太多官方的限制,造成了“民国剧”的泛滥:

“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创作都是应该主要以当代为题材的,但是如果写当代的东西的话,就不可避免将会体现当代的许多社会矛盾,不管深刻还是肤浅都很难完全回避,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当代生活的作品和电视剧,但很难通过或者受到很大的压力。当然,总不能让出版社闲着,作家也要写作,演员也要演戏,电视台也要播节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等于是被逼迫的,就转向了历史题材。现在写明朝、清朝、唐朝的事儿太多了,那么现在把这个东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把它限制住,又把大家逼到转写民国剧,我觉得这是很可笑的事情。”

郑义认为,中国当代有很多能引发读者和观众的共鸣的题材可供作家进行创作。郑义举例说:

“应该是有很多题材,像最近的维权运动,还有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有农民和下岗工人的困境,还有当代社会的很多矛盾,都应该是作家发挥自己才能的一些领域。”

据北京“挖贝网”的报导,目前,中国广电总局对拍摄古装戏、年代戏的限制以1949年为界,描写1949年以前的影视剧称为年代戏,之后的称为现代戏。根据广电总局的要求,年代戏只能占黄金档电视剧播出量的10%,现代戏也要控制关于婚外恋、三角恋等题材。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揭江西法官枉法办案 记者反成犯罪嫌疑人
成都警方阻扰瑞典记者采访:新法规旧环境
诗刊因登长诗《571工程纪要样本》遭停刊
博讯记者孙林遭判刑4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