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专栏

食材小窍门:神奇小麦(二)食用原则

*小麦适合谁吃:

上一回我们提到小麦的真正作用是“养心安神”。中医认为小麦可以“养心气”,认为它对于精神安定及促进体力有良好的功效。也因此之故,我们想想可能有哪些人容易心烦意乱、心神不宁呢?

◎1.失眠的人︰

对啦,失眠的人神经衰弱,这可以说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是一种非精神病的睡眠功能障碍。罹患此症的人就是睡不着,久之引起头晕、乏力、健忘等,生活缺乏品质,往往苦不堪言。失眠的成病原因虽然很多,但是中医还是认为这是由于患者心情郁怒、精神紧张或大病之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因此有一个很有名的失眠食疗方,便是运用小麦来给失眠的朋友“补气”跟“催眠”,这也是古代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提到的“甘麦大枣汤”。方法很简单,一般用量大约为甘草10克、小麦30克、大枣30克,加水煎汤饮用即可,不过这其中正确的良方还是要请教医生,而且,请务必使用未精制的小麦喔。

◎2.有更年期综合症状的人︰

更年期是人生的一大关卡,此时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莫名其妙的出现许多心理和生理上的改变,例如女性最早出现的是潮热、出汗和心慌。甚至伴随着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状。

古方还是建议用赫赫有名的“甘麦大枣汤”,以小麦60克,大枣15个,甘草10克的比例,用水4碗下去煎至1碗,睡前一次服完的办法对治。

◎3.心事重重的人︰

现代人生活紧张,压力庞大,往往为情、为事思虑过度,心阴受损。因此导致了精神恍惚、悲伤欲哭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不能自主,烦躁不安,逐渐神志失常…实在很严重啊。因此中医还是推荐以小麦搭配炙甘草、大枣等药同用,并强调宜及早介入使用,以养心安神,免得太晚无法收拾啦!

搭配这一款症状的食疗方比较多,除了上述推荐的“甘麦大枣汤”外,也有单单使用以晒干的小麦五钱至一两为一剂,直接煎服,持续饮用的。也有建议日常三餐多吃一种“麦米枣粥”的,这主要都是借助小麦能养心神、益心气的作用,认为小麦对于心血不足所产生的的失眠、心悸、不安、情绪起伏大与歇斯底里,都有良好的效果;它的疗方是︰

1.以小麦30克,粳米﹙普通的米﹚100克,大枣5枚先洗净。

2.将小麦加水煮熟,捞出小麦取汁,再入粳米、大枣同煮至糜状食用。

3.或先将小麦捣碎,以粉粒状下去同大枣、粳米一起煮成细粥。

4.这样每天温热的吃2~3回,并以3~5日为一疗程,持续进展。

*小麦不给谁吃:

当然啦,小麦是很营养,是最优良的食物也是对治“心病”的药物。但对某些体质特别的人来说,食用到小麦的麦麸,却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这个我们得注意啊︰

◎1.乳糜泻的人︰

乳糜泻(coeliac disease),是一种患者对麸质不能耐受,所造成的慢性肠道吸收不良性的疾病。这样的患者体质﹙体内缺乏水解麦麸毒性成分的酶﹚,使患者小肠不能消化跟吸收小麦麸质,食入麦麸后,便会在小肠分解出“麦胶蛋白”,进而破坏肠黏膜而引起乳糜泻。因此又被称为麦胶性肠病(gluten-induced enteropathy)。

所以啰,给这类型的病患食用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及粗麦〈Spelt〉都不行,身体健康会出现问题,并且还诱发了身体组织发炎、免疫失调的症状。因此,如果检验出您确实对面筋过敏,就要严格禁食含麦麸的食物!

◎2.慢性食物过敏的人︰

有慢性食物过敏体质的人,虽然有些人可以吃小麦,临场表现并无异状,但还是建议一定要吃的话,以燕麦、荞麦来取代对小麦的摄取,尽量执行“低敏饮食计划”,以免总是随意吃喝,造成日后许多慢性疾病的伴随而来。

由于慢性过敏的人大多数能自觉出的食物过敏,都是对牛奶跟蛋过敏,对其他的食物比较没有警觉。而慢性过敏又有可能会延迟几天才慢慢发作,所以您要在病症出现后才追溯出什么是您真正的过敏源并不容易,甚至有些人连自己具有慢性过敏体质也不自知。

所以对容易饮食过敏的人来说,最好的应变方法就是,避免掉几个最常引起过敏的食物,例如︰乳制品、蛋类、含麸质的谷类等,其余的食物就要尽量多样化、避免偏食,一周内吃过的食物尽量不重复,以减少反复大量食用特定食物所引发的慢性过敏问题。

◎3.疑问啰︰

对,这种人能不能吃小麦确实是令人存疑,因为绝大多数的幼儿副食品都是麦粉、麦精、麦片,食用下来也都没有任何问题!

根据2003年的报导,说加拿大的研究发现,幼儿的1型糖尿病可能由小麦中的某种蛋白质所致﹙听说叫GIBI蛋白﹚,弄得有点人心惶惶的。…研究发现这些幼儿体内的免疫系统,在攻击完小麦所含的这种蛋白质后,还会过度防御到继续去攻击人体胰腺中那些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直到最后将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也破坏掉,以致引发了幼儿的1型糖尿病…。

这项研究由渥太华医学专家斯高特等完成,实验结果让一向用来帮忙糖尿病患控制血糖的小麦,转而变成幼儿不宜多吃的东西?这实在启人疑窦啊!不过这样的研究似乎未予定论,能找到的资料有点不足,所以到底结论如何也不是很清楚,仅提供大家参考啰!@*﹙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