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浮雕展秀出人生精彩

人气 48
标签:

【大纪元5月1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意清达拉斯报导)四月廿六日,“佛光艺文纸浮雕展”在佛光山讲堂三楼举行开幕式,展出邓晓玲老师八十余幅纸浮雕作品,按主题分为:“佛光小沙弥系列”、“十六世纪风情”、“迪斯耐卡通”、“美式童趣”、“花卉系列”等。

参加开幕式的人们将展厅挤得满满的,讲堂的觉法法师介绍说此次纸浮雕展是为庆祝佛诞节以及讲堂建寺十五周年而举办的,展览将持续至五月十日。她说邓晓玲女士为每一幅作品都付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心力,有时为完成一幅作品,每日连续雕刻长达十小时。“雕刻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觉法法师如是说。她鼓励参观者细细品味每一幅作品的精妙。

看着一幅幅多层次富有立体感的纸浮雕,观展的人们不时唏嘘赞叹。“水果屋”是展现“十六世纪风情”的一幅作品,画中,那古老的石头门雕,门内的妇人,屋外的水果摊,水果摊前聊天的男女和那个提着篮子的小女孩,一层一层,栩栩如生,像是将人带入一幕生动的舞台剧。这一系列的作品是邓晓玲花费最精致雕工刻制而成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系列的作品并曾受邀在台北“美雅士浮雕美术馆”展览,展期长达两个月。

然而,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近百幅纸浮雕的作者邓晓玲原来是一位护士,那么她是怎样走上这样一条艺术创作之路的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邓晓玲老师。

原来早在1992年,邓老师还在马里兰州居住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一位日籍朋友家看到一幅名为“弹钢琴的小女孩”的纸浮雕作品,立时引起她的兴趣。当时还从未听说过纸浮雕的她误以为是瓷器雕塑。经朋友解说,才知道是用纸卡片雕刻而成,而且是朋友自己制作的。

“当时我并不了解用的纸卡片到底是什么,因为我和朋友要用英文交谈,可我们的英文又都不是太好。”邓老师回忆说。就这样,从朋友断续的英文解说中,她大体了解到要用几张同样画面的卡片,将卡片上的图案分别刻下来,再按照原图分不同层次粘贴起来,构成富有立体感的纸浮雕。

从小就对手工艺品着迷的邓老师开始了她的第一幅纸浮雕创作。那是一幅祝贺生日快乐的纸浮雕。“因为不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卡片,我在‘Hallmark’买了六张生日卡。”邓老师说,仍沉浸在第一次创作的甜蜜中。“可是卡片很厚,很难雕刻。”不过,心灵手巧的她在没有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完成了第一幅作品。虽说不是很满意,但这却是意义非凡的,也是她最宝贝珍藏的首幅作品。接下来,邓老师创作了十几幅作品。这时她的日籍朋友来拜访她,看到她的作品惊讶不已。邓老师这才得知原来这位朋友是在一个纸浮雕俱乐部学习纸雕的,而且她们用的纸也是专门制作浮雕的纸,并不是生日卡片。

“可惜那时那个俱乐部不再招收新的成员,我只好请朋友在把我的作品带给她的老师看,看看我在什么地方需要改善。” 邓老师不无遗憾地说。

“没想到,那位老师看了我的作品十分赞赏,竟让我参加俱乐部作她的助教。”当然,教学相长,邓老师的技艺日趋成熟,不但如此,对如何掌握层次和立体感有了更深的体会。从她一幅幅作品中,从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动物造型和花卉等,观者无不为纸浮雕的精致而赞叹,当然那精致中又蕴含着多少作者的心力呢?“越精细,就要求有的部分越小,可有时因为纸的缘故,要雕刻一个很小的图形,那纸就劈开了,于是又要从来,常常一个很小的图形要反复雕刻好多次。”

难怪觉法法师说雕刻的过程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对此,邓老师最有体会了,“是啊,当你用心雕刻时,自然心里不会胡思乱想,精神非常专注。”

邓老师指着那幅题为“水果屋”的作品中那个小女孩的帽子说,“那顶帽子用了我三个小时的时间。有人说时间是无形的,可是对于我来说,却是有形的。虽然三个小时中,我仅仅完成了一顶帽子,可有的人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三个小时。”是啊,对邓老师来说,她的很多时间呈现在那一幅幅精工细雕、展现美好和光明的纸浮雕作品中。

当问到邓老师是否会将这份美好传授给更多人,她笑了,“我们从5月16日起承办‘纸浮雕画班’,教授成人。”记者了解到纸浮雕画班每期八周,每堂课二小时。有兴趣的读者可致电佛光山讲堂972-907-0588询问详情。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达拉斯简讯
达拉斯简讯 人气 2
达拉斯市中位房价十年间飙升142%
法官:德州学校无需遵守新的联邦性别规则
德州官员在圣安东尼奥破获一起人口走私行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