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科学月刊四十岁 创刊元老今聚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汤佳玲/台北报导〕科学月刊四十岁了!身为国内第一本、也是最长寿的科普刊物,创办人林孝信教授说,屹立不摇的关键就是“一份热忱与奉献”。当年的创刊元老科学家今日将齐聚一堂,明年则将号召上百位顶尖科学家举办系列演讲,继续致力把科学带入民间。

林孝信从小就对科学有兴趣,但找不到相关书籍,大学读到一些英文书,眼界大开,大三时新生报推出科学类专刊并征求编辑,他马上去应征。这份名为“中学生科学周刊”的刊物,也成了“科学月刊”的雏形。

出国留学后,视野更加开阔,林孝信认为留学生要负起“启蒙”的社会责任,一九六九年于芝加哥创办“科学月刊”,在美国邀稿编辑,再寄回台湾印刷和发行。“科月”出刊时,一本十元,学生可打对折;刊物内的“益智益囊集”是用故事方法讲述数学问题,轰动一时。

当时担任“科学月刊”台湾联络人的中研院院士杨国枢说:“在美国,他开车来找我,我们一起在草地上聊,一种理想主义、启蒙精神与奉献态度,就得到共识。”“科学月刊”最特别的是创刊之前还先出版了一本第零期,那其实是一个“实验本”,代表大家的慎重,“里头的科学知识是真正的科学知识”。

林孝信和杨国枢皆认为,“科月”精神代表的是知识份子对社会的共同耕耘,是一种公共资产,希望成为公共讨论的平台。走过四十年,当时满怀理想的留学生们现已白发苍苍,但不变的是,他们依旧充满理想,要继续把科学知识与科月精神传承下去。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