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世界
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决定把今年的狱中作家奖授予现仍在狱中的安徽作家、独立中文笔会会员、著名民运人士张林先生。张林著有大量诗文,其代表作是《悲怆的灵魂》(美国,博大出版社,2005年)。独立中文笔会会员、诗人王一梁写道:"即使张林以前没有写过一个字,我认为,仅凭此书便足以使张林堂而皇之地步入文学的最高殿堂。"
福娃穿一件当舅子才穿的新衣服,拎着一个崭新巨大的编织袋,袋里挤着给爹买的烟酒给妈买的风湿药和给老婆娃娃买的衣服,脸红得像涂了油的苹果一般从外地回来,沿路碰到地里干活的叔伯娘姨,一例是含笑点头,并奉上香烟——不用说也知道,这小子发财了,进城打工的人,只要挣到钱,回来几乎都这模样,一些烧包的年轻人,还从城里打的一路招摇着回来。
在一次心理学讲座上,主讲的心理学家为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条小鱼,它每天都对着天空发呆,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像鸟儿那样飞到天空去,在白云和蓝天之间翱翔。同伴们对它的愿望都觉得不可理喻,认为鱼儿本应该生活在水里,在山涧里和水草嬉戏,在清澈的河水里,有吃不完的食物和吸不尽的氧气。在水中悠闲自在地生活,本应是鱼儿的本分,而天空,是鱼儿不该有的梦想,除了让自己不开心...
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二月份的王家园水库上,忽然涌来了寒流,狂风怒号,我的双脚都冻肿了。于是想起了枕头下还压着一只棉鞋。能保护一只脚总比两只脚都冻坏要好吧。在这个很自然的想法支配下,我也就很自然地右脚穿着棉鞋,左脚穿着单鞋,我们家乡称作“差巴乎鞋”,旁若无人地继续自己配料和制作试块的工作。民工们没有人注意我的穿着,他们一般都穿得单薄,有人腰间系一根草绳,有人...
我生平做出的惟一遭到亲友们一致反对,却对我的一生至关重要的决定,就是1960年3月,毅然抛弃了清华大学的“工作”,选择了到社会底层拚搏的命运。要知道那时中国正处在大量饿死人的严重时期,而我的户口在首都北京,享受着每月30斤粮食的“定量”。对于那些正在挨饿的人,我的条件无异于天堂生活。但是偏偏在这严峻的时刻,我却走上了从清华园出走这一条人们百思不解的不归路。
早就从网上得知出了一本《红卫兵兴衰录》,最近托朋友带来一本,一睹为快。
今年2月,台北的黎明文化公司出版了一部对中共劳改制度的研究专著,书名是《万里大墙: 中共劳改营的跨学科研究》。作者是魏纶和吴燕娜,魏纶是位美国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系博士,现在新西兰梅西大学任教,吴燕娜来自台湾,哈佛大学博士,现在加州大学河边分校任教。原著是英文,3年前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中文版是由两位作者自己翻译的。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采访报导)中国维权律师高智晟的自传《神与我们并肩作战》一书英译本最近由博大出版社出版;该书披露了这位维权律师的穷苦身世和艰难的维权历程。
中国著名作家周勍的作品《民以何食为天》新近由日本草思社出了日文版《中国食品污染》。首版就印了3万5千册。周勍先生为新书发表于9月30日至10月14日到东京、大阪、京都等地访问,跟日本出版界、新闻界和学界、知识界见面,并跟读者座谈。
《极权和知识精英》这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其实早就应该在中国提出来了。或者说至少应该在所谓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就应该提出来。然而,由于历史、社会,以及我们这几代知识份子的自身状况关系,迟迟推迟到今天,这对中国知识界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时事评论员和网路作家李大立先生最近出版了他的处女作《中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彼岸出版社,2007年,香港;以下简称《故事》)。他虽然从八十年代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并深受读者欢迎,但从来没有将写作看成是一种职业;只是2003年在美国因病开刀,突然面临生死抉择,才思想大变,决定执笔写这本回忆录。
博大近日再度推出高智晟的新书A China More Just,这本《神与我们并肩作战》的英译本,在经过七、八个月的翻译与编辑历程后,终能与西方读者见面,期盼在国际社会能够获得广传与推崇,让人们更了解勇敢的中国人权律师──高智晟。
当今中共红朝无人了,而我们这边人才济济,风景独好。破空是当今首屈一指的时事评论家。刚刚拿过“万人杰”大奖,又出新书《关于中国的一百个常识》,不愧为人中豪杰。破空曾发表大量时政评论,同时常任新唐人《热点互动》嘉宾。他思维敏锐、分析独到、出口成章、妙语联珠。好评如潮。破空把自己近年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倾注在这本书中,使我们手边有了一本随时可查的分析当今中国的小百科词...
】拿到陈破空的新书《关于中国的一百个常识》,就一口气读了好多篇。这本书谈到的内容和问题都是我们平时聊天可能提到的话题,好多问题是我们思想中的误区,是心灵深处的禁区和恐惧。
中国改革的二个阶段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就是怎样认识中国的改革。现在回想起来,以1989年“六四”事件为一个分界线,中国的改革也可以分作两个阶段。八十年代的改革在经济方面,中共当局通过放权让利,把国家垄断的那些资源慢慢的让渡一些给民间,容许工人拿奖金,农民承包土地。
在这个到处都以务虚为荣的虚拟时代,传统的纸媒产品——书籍正受到不可遏制的汹涌冲击。人们已经看到,在网路资讯时代的频繁轰炸下,纸质媒体实际上已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虽然美国只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年轻国家,然而要真正清楚地了解这个国家的起源,也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随着时光的推移,很多历史细节逐渐变得模糊,有些重要事情当时可能就没有留下可靠的文字记录。相隔几百年后,这本《五月花号——关于勇气、社群和战争的故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12月版),以新闻叙述的笔调,如同现场特写一般,重现了“五月花号”飘洋过海,在新大陆生存...
五四”,好也好,不好也好,比起利益追逐、教育奴化,已是古董,少有人提起。天涯的帖子中,有几份说“五四”,懒得看,大形势、大格局如此,写有何用,看又怎样?
近日看到了《中国青年报》刊载的一篇报告,名曰《高等学校政治课现状调查》。如果时间倒退十年、20年,那么,这种调查报告肯定是充满了颂扬的高调,什么高等学校的学生如何积极、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呀,什么政治课培养了学生们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与觉悟呀,什么学生们学习了政治理论课后纷纷表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呀,等等。
去年,香港的开放杂志社出版了丁抒先生的全新修订本《阳谋──反右派运动始末》。《阳谋》一书的第一版出版于1991年,曾于1993年和1995年两次修订再版,深受读者好评。十年来,丁抒先生又收集了许多有关反右运动的新资料,包括像许多反右运动的受害者及其亲友的调查访问,对原著作出全面的修订与改写,并加入了作者新编的右派人名索引。可以说,《阳谋》一书是迄今为止有关反...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专访)旅居美国加州的中国女作家巫一毛不久前出版了与人合著的英文自传体回忆录《暴风雨中一羽毛---动乱中失去的童年》。讲述了她在中国度过的惊心动魄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含青专访)旅美华裔女作家巫一毛出版了与人合著的英文自传体回忆录《暴风雨中一羽毛-动乱中失去的童年》,讲述她在中国度过的惊心动魄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美国华裔作家哈金称这部自传,“热情洋溢,真诚坦率,哀而不伤”,历史学家余英时称其“为中国近代史作出独特的见证。”最近,这本书的中文版在香港出版。
2007年3月17日《四川新闻网》报导称:《成都市教育局调查:八成学生攻书到半夜》,报导指出:当很多上班族早早就寝的时候,78%的中学生夜里11:30分还在挑灯夜战,当大人们还在梦乡中的时候,92%的高中生6:30分就起床准备上学了。成都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包括初级中学、高中在内的四所学校,28个班1,300余人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显示92%...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报导)首批正体版《伶人往事》周末送抵洛杉矶华文书店公开贩卖,书店业者表示,半年来,《伶人往事》成为港台两地畅销书,出版商供货不及,进而推迟了在海外发行的进度。正体版《伶人往事》特别收录章诒和回应中国政府查禁的新版序言,直指中国政府查禁《伶人往事》是为了禁人,还是禁书的矛盾。
现代中国,无数支笔正肆无忌惮地书写谎言。书写谎言或者是为逢迎暴政,或者是为谄媚世俗。无数支书写谎言的笔属于无数心灵已经在物欲中腐烂的中国文人。对于这些背叛了自由精神的心灵,专制下的名利和地位成为生命的真理,成为生存的绝对价值。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心语采访报导)国际笔会二00七年亚太地区会议近日在香港举行,但有受到邀请的中国大陆作家,因受到当局的禁止而无法到港出席会议。国际笔会对于北京当局的限制表示关切,并且再次重申维护言论自由,作家必需拥有自由创作的环境。
这是一本真正用血泪写成的书。它激起我的万千感慨,决非一篇短短的序言可以说尽。这里我祇说一点。
博客来网路书店公布最新阅读现象显示,所有年龄族群中,以大学女生购书数量最少,大学男生次少;台湾大学生比中小学生更不爱买书,但出社会后购书数量陆续增加,以四十一到五十岁达到高峰。
共有约 245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法国海军上将警告,中共在欧洲展开“蜜罐行动”。精心设计的桥段,美丽的姑娘,浪漫的异国爱情,掌握机密的军事将领等惊悚谍战片中的元素正在现实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