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国
正当国际社会把美伊战争的焦点转移到SARS之机,中共采取集中行动加紧镇压各种异议人士:在5月9日对辽阳市工人运动代表姚福信和肖云良判处七年和四年徒刑;同日成都的法院对天网寻人班主黄琦判处有期徒刑五年;28日北京市中级法院对"新青年学会案"开庭宣判,被非法关押两年多的四位青年知识份子靳海科、徐伟、杨子立、张宏海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至八年;与此接近的还有法轮功学员...
据北京青年报(周春林)报导,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两周年之际,徐光春、王晨、南振中、龙新民等被北京大学聘任为兼职教授。 官学勾结,莫此为甚!这真是闻所未闻的大新闻,其实是一则大丑闻。
一个时期来,新闻媒体上关于赵紫阳的消息多起来了,两会结束时新总理的记者招待会,外国记者当然会哪壶不开提哪壶,虽然温家宝的回答是环顾左右而言他,但是赵紫阳的名字重新出现在新闻电波中。最近,赵紫阳的曝光频率进一步增加,一会儿说他已近去世了,那报道有鼻子有眼,甚至也有一些国际媒体跟进报道的。正当人们对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争辩不已的时候,又有香港媒体报道说他活得好好的...
(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观点) 自从萨斯疫情泛滥以来,被十六大和今春"两会"粉饰的中共最高层权力斗争,渐渐露出端倪:一边是胡锦涛、温家宝、吴仪处在第一线冲锋陷阵,培植民意,但这种四处奔忙竟然有点像是不得要领的"独角戏";一边是江泽民四月上旬早早的避走上海,在远离疫情中心的安全地带遥控上海帮静观其变,伺机"收拾旧山河"。
1993年12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联合国经社委员会的提议每年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其目的是促进和捍卫世界各地的新闻自由。10年来,作为一个流亡海外的新闻工作者,我一直倾心关注于中国大陆如何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日前有香港新闻媒体报道,中南海新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上网了解民情”,其中提到胡锦涛在广州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温家宝在北大宿舍对几位大学生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SARS的决心,令人感动。”胡温的这番表白,几乎是对中国大陆互联网最大的嘉奖,或者是一个动员令。
在中国大陆社会现有的政治机制当中,新闻舆论具有相当特殊的指标意义,自然也就成为各派政治力量角逐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共十六大和最近结束的两会前后,可能涉及最高权力的重新洗牌的因素,新闻控制与突破新闻控制的较量,显得更趋频密,同时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也受到强大惯性的左右,致使今日中国媒体越来越像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如果讲文革的时候他"最怕毛主席",八九民运中他最怕赵紫阳和《世界经济导报》,初入中南海的时候他最怕邓小平,过去三年里他最怕的是法轮功,此时此刻他最怕的是什么呢?
不过,看到曹思源的这本新书,令人感叹,其中有两点遗憾:首先,这本书似乎更应该由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主管、当权者的智囊人物来编纂的,现在却出自曹思源这样游走在体制边缘的"民间人士"之手——可见中共内部并不存在人们期待的空间;其次,这本中国大陆社会目前最需要、而且读者和作者都在国内的中文书籍,偏偏不能在北京或中国其他的地方出版,却要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到美国来出版...
在胡锦涛、温家宝上面,有江泽民拿枪杆子顶着,下面有占据要津的上海帮层层包围着,如果真有什么"胡温体制",那也是上海帮借他们的名号一用,即形式上是"胡温体制",实质还是“江曾体制”──江泽民、曾庆红的上海帮仍主导着现今中国的政局。
有人称朱镕基三月五日在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他正式卸任的"告别演说",尽管他在阐述过去五年的8大政绩时神采飞扬,但是人们还是禁不住会回忆起他上任之初的宣誓: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他都会勇往直前。五年来,中国广袤的疆域布满了地雷阵、东西南北中到处是万丈深渊,就不知道是朱镕基运气好没有遇到,还是他临阵退缩了?这种疑虑,与朱镕基对自己政绩的宣扬形成了很大...
实行人治还是实行法治,是中国社会从传统极权专制转向现代民主宪政的一个重要标志。人治的最大特点是因领导人或司法承办人员的个人好恶进行决策,其随意性常常表现在因人、因地或因时间的不同而影响其结果,这也往往成为腐败泛滥的温床。现代法治以司法的统一性来校正人治的缺陷,其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奠定现代政治文明的最重要的法治原则之一,他的含义不仅仅包括"王子犯法与...
同样差不多是一百天,一个是在作种种人上人的"亲民"表演,一个却由于为民请命、或则仅仅只是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却身陷牢狱,这种"天壤之别"恰好是今日中国大陆社会写照,在在显示出江泽民、胡锦涛代表的中共特权集团,就是以毫不留情地镇压不同政见者、严厉禁锢不銹钢老鼠们的民间言论,来维持其既有的专制极权统治。或者讲,胡锦涛等中南海当权者的任何所谓新政、新气象,都是以不銹...
有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民主运动自9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个低谷,这与世界上特别是中国周边的亚洲国家民主化进程形成强烈的反差。长期缺少"政治行为"的海内外中国民主运动,期待敢于身体力行的探索者来突破这种僵局,王炳章提出革命的主张以及由他发端的回国运动和组党运动,事实上都是这种压力驱动的一个尝试。
通过我们已经或正在经历的"过新年"形式,更进一步的领悟中国的灾民文化,你就不难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现代化的挫折正是因为灾民理性对中国社会的绝对统治造成的。中国政治的落后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对启蒙精神的无知,而是来自灾民理性对启蒙精神的机会主义态度。是呀,邓小平"白猫黑猫"论在中国大陆的风行、江泽民对宗教自由和法轮功的持续迫害,不就是现成的佐证吗!
在美国有关法庭正式开庭之前,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需要有条不紊的配套进行,比如邀请国际知名的法学家、国际法庭的退休法官组织特别模拟法庭,对江泽民和践踏人权的中共高官,展开模拟审判,似乎可以先行一步。
一般认为,李锐的这份政改意见得以在国内公开发表,应该是中国有可能重新启动政治改革的明确信号。人们已经注意到,年前胡锦涛两次公开强调维护宪法的权威。这也正是李锐《意见》中的建议主张。李锐建议的公开发表,在客观上成为胡锦涛新政的舆论先声。
如果"反战运动"本身出现了偏差,甚至走火入魔,现代民主社会矫正它的功能至今也还是有效的,西方左派在这次"反战运动"中被边缘化就是最好的佐证。人民和时代会作出抉择。我相信,历史是一种合力发展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了西方左派、反战力量,当然也包括左派的对立面以及主战派的力量,现代文明进步的光谱是五彩缤纷,多彩多姿的,不可能只是一种颜色。
重庆张伟事件反映出它已经绕开体制,直接对市场负责,这是一个勇敢的创举,从他一年多来的生存发展来看,市场需求已经集聚了强大的动力;政府当局并没有采取“危害国家安全”、“宣传煽动”之类的罪名,仅以“非法经营”这种相对“务实”的罪名,一般以为是去意识形态的表现,其实也意味着中国的新闻出版管制有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新一代的报人在中国已经呼之欲出。
如果哪一天香港真的独立了,而且这种独立在中共或国人眼里也是一种奇耻大辱的话,那么董建华强行推销23条,可能就是"港独"的温床;到那个时候,主张或支持23条立法的人士、组织,就难逃"港独"祸首的历史罪责了。莫非董建华怀有贰心,想要当未来香港独立的“国父”不成?
何以,港英当局的百年统治, 没有23条立法,非但没有"国家安全"遭受威胁之虞,竟然还创造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是这个以法制健全著称的老牌帝国主义无意间的疏忽,还是23条之类的立法根本就是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水火不容?在过去一百年里,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被称为东方明珠的国际大都会,历史发展的事实已经作出了再明确不过的回答。
一个象中共这样的专制极权政府,是可以把物质文明的发展与人权进步,完全割裂开来,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的。用中共自己的术语来讲,这就叫做"两手硬"。中国一边签署国际人权公约,并作出与国际社会进行人权对话的样子,一边却以加强专政力度的方法把各种异己力量消灭在萌芽中。这的确让人担忧,但是更让人担忧的是国际社会和中国正在进行的一场人权"拔河":……
不管是否有类似的含义,我都不认为胡锦涛掌权之后,中共当权者与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的关系会有根本的改变,其中的一个例证就是:在十六大之后,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新规定将在明年推出几项针对新闻从业人员和报纸管理的重要制度,包括实行新闻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全国目前约40万名记者要取得证书才能从事新闻采访,才能受聘于传媒。……显然,这又是一个加强控制新闻媒体的信号。
在这里很有必要推荐吴国光的分析:江泽民一手以枪玩党,一手以党玩枪。结果不但把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同事们给懵了--做了十几年"王储"的胡锦涛,即使"扶正"之后还仅仅只是一个陪衬;同时也把张万年代表的军方给甩了--74岁的张万年并没有能够如愿随江泽民一同在军委留任;更是把那些"幼稚"可笑的中国问题专家耍得眼镜掉满了一地。
《争鸣》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它纪录着中国知识分子奋勇抗争和艰难探索地足迹:在思想解放光谱的最前端--由于它肩扛着专制压迫的闸门,为挣脱各种束缚的中国人,拓展了一个空间,它事实上已经成为思想自由者的庇护所,是民主人权斗士的补养基地,流亡异议人士的精神家园。
刘晓波在与笔者讨论十六大后的社会怪状时,指出了一个他所注意到的现象:南方的媒体与北方的媒体在新闻报导上出现很大的区别:比如。十六大结束后中南海当权者首次亮相的时候,北京报纸头版上的照片是把江泽民明显地摆在首位,胡锦涛只是陪衬;但是南方有影响的大报明显的是突出胡锦涛。
二十五年来,《争鸣》贯彻了独立办刊的初衷和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形成了强有力的作者队伍,潜移默化地启发了无数读者。在这二十五年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知识份子和新闻工作者,或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几乎没有不知道《争鸣》杂志的。《争鸣》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的自由论坛,也是一个肥沃的思想园地。长期以来,中共或对她统战拉拢,或对她分化瓦解,种种手段都无法使她改变一直坚持在...
中共党章的这种"朝令夕改"式的频繁而巨大变迁,影响了它作为"根本大法"的权威性,客观上它对每一个党员已经不再具有行为准则的规范功能,而延伸出另一种功效:可以帮助当权者自我膨胀、自我慰籍、自我陶醉,新党章已然成为是中共全面腐败堕落的遮羞布,在它美丽动听的词藻的掩盖之下,中共将全体人民绑上专制极权的战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中共对舆论采取严格的控制,并利用内外有别的策略,进行十分技巧的"导向",形成了一种话语霸权,那些自以为是的中国问题专家,如果放松警觉,照搬它的话语,就会跌入它的陷阱之中,自觉不自觉地与其思维定势如影随形,眼下"第四代"概念在海外的流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中共16大(其实包括在中共执政以后的各次全国代表大会)窃取了原本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构成了对现行宪法的严重践踏。明白了这中间的利害,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中共统治缺少合法性、中国宪法为什么会成为一纸空文。信中国宪法为真的人难道还不能醒悟吗?
共有约 232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6月17日,中共总理李强与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在澳洲首都堪培拉举行会晤。澳洲多个团体在国会大厦前举行集会,抗议中共对人权的迫害,呼吁澳洲政府将人权置于经济利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