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身

杨耕身:要怎样跪倒在拆迁铲车之前
我们将怎样用那样一种铲车的冷血与无情,来喻示某种权力的体制,又如何用那倒卧于一滩热血之中的生命,来喻示某种权利的现状,并以此来作为这个时代有关权利与法治的最直观印象?一个伟大的时代隆隆前行着,而我们将怎样从那些宏大的叙事方式中,去找到某种愧疚与歉意,或者为更多权利“积贫积弱”的人们,找到一种准确的描述?

标签: 杨耕身

杨耕身:2009民意如刀
当2009“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所有的人都像得到某种暗示,开始动情地回顾。于是所有冠之以“十大”的热词、流行语、网络事件等等,便滥觞于公共媒体之上了。这不只是一个现实的热闹。人们总是这样,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陷入某种不可自拔的境地。这所有的“十大”,或许都在各说各话,各陈其是,而不及其余。然而这有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我们要从这里,读懂中国;从这里,读懂民意。

标签: 杨耕身

相关话题:民意

杨耕身:愈神话愈虚拟的“网络反腐”
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新近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以笃定的语气说:“2009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当此时,我们似乎正迎来一个“新权力时代”。

标签: 杨耕身

相关话题:网络反腐

杨耕身:有一种情绪稳定让人悲从中来
先是“别有用心的人”,接着是“不明真相的群众”,接着是事件骤起,接着是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果敢应对,再接下来,便是“xx情绪稳定”、“社会秩序恢复正常”了。有多少事件,都无外乎是这样一种脉络。

标签: 杨耕身

杨耕身:悬赏清官是对法制的莫大反讽
“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这是清末小说家刘鹗在其《老残游记》第十六回里说的。我们今天也正俨然进入一个不要“清官”的时代。一个证据是,民众传统观念中的“清官情结”受到舆论口诛笔伐。批评者大体都认为,要用法制思维取代“清官情结”。因为看起来,法律制度是比清官的个人品行更靠谱的东西。这自然不错,但我们也该留意到一个情形:法制那么好,为什么残留人心的清官情结总挥之不去,反而时时死灰复燃?

标签: 杨耕身

相关话题:腐败

杨耕身:洛阳高考移民从潜规则到反规则
对于洛阳的一些高考生来说,“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远没有去重庆上高中重要。  《中国青年报》以“洛阳:高考移民成公开产业”为题报导,《洛阳晚报》上不时出现一些小广告,为外地的私立中学招揽生源,口号是:“到重庆上高中,考大学更轻松”,“选新疆高中,考名牌大学”等。国家规定,在某地参加高考的必要条件是当地户籍和学籍须满3年,但记者暗访发现,打广告的这些学校,个个“灵活”得很,它们有办法迁移户口,甚至能买到户口,“这边户口和学籍都不动,那边办新的”。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年都)有一部分孩子,人家在外地高考——你知道,‘高考移民’,哪个学校没有?”

标签: 杨耕身

杨耕身:“欺实马”社会如何远离仇富陷阱
“明天,你会不会也在5米的高空看风景?”这是一位网民在杭州富家子飙车撞死人案后写下的句子。5米,是生命在最后关头所能弹起的最高高度;20米,则是一个肉身在碰触到一堆狂奔的钢铁后,所能飞出的最远距离。这是一次用生命丈量的悲怆,不能再更高,也不能再更远了。

标签: 杨耕身

相关话题:杭州 谭卓 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