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 :古拉格,不是一個名詞──為廖亦武的詩作序

劉曉波

人氣 7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7日訊】 一、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讀到索爾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島》。震撼我的不是集中營的故事(因為我們所經歷的殘忍遠遠超過了索氏的敘述),而是這位具有深邃宗教關懷的極權主義的叛逆者所表現出來的誠實和自省──無論是順從、還是反叛,極權主義的受害者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極權制度的同謀。

21世紀初,我讀到了廖禿頭的《古拉格情歌》,讓我想砸碎(金呈)亮大腦殼的不是他對信念的堅守,而是他那種出自本能的純肉體的絕望和掙扎、以及近乎於死刑犯的排洩物式的幽默。的確,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想活出尊嚴,沒有本能的拒絕,而僅有智慧、哪怕是超凡的智慧,是遠遠不夠的。在我讀過的關於死亡的文字中,對我的智力和想像構成威逼的,除了卡夫卡的《在流放地》中、那種為追求純粹的殘酷和接近完美的殺人的失敗而自殺之外,就是廖禿頭的與囚犯們在腦髓中討論被處決的細節了。

二、

這本集子裡,只有30首詩,卻用了1990~1994四年的時間。對於一個在80年代的青春期騷亂中、動輒幾百行、句子長得一口氣根本念不完的詩人來說,這本集子的成績在數量上實在是太寒酸了。但是,在我這個極端的朋友看來,這30首加在一起的長度還不如他當年的一首的長度的詩,才是老廖作為一個詩人得以站立著的骨頭。

在我們這個貪婪的民族中活著,一個人的血肉是根本留不住的,能剩下一副完整的骨頭已經算是奇跡了。不,肯定就是奇跡了。只剩下骨頭的人所要面對的,決不僅僅是肉食者或吸血鬼,更是那些更狠、更滑、更無恥的敲骨吸髓的精英。廖禿頭的骨頭會詛咒、會飛翔、會讓墳墓般女人靠近太陽並焚燒自己,紛紛揚揚的灰燼弄瞎了詩人的眼睛,這樣的眼睛看不見活物,卻對死亡鋒利無比。我的妻子劉霞,無論在何時何地,也無論是多麼痛苦,只要有會吹簫的廖禿頭在,她都會笑成個白痴。他那支用死刑犯的骨頭做成的簫,可以使女人不再是女人,可以為所有無辜的亡靈安魂﹕

  牆外的信仰  天外的亡靈  一年比一年顯得舊  (《致一位死刑犯》)

  我們在腦髓裡討論死亡  在永恆的日光燈下  討論死亡  ……  死是一道白光  還是漫長的隧洞  多浪漫的列車宛如陰莖  高潮時射出一顆子彈  打不中要害就太難受了

  疲軟如棉花  你的雙手長成棉花  抓不牢任何東西  你的最後一截屎是衝著太陽的廁所擠的  (《和死刑犯討論死亡》

廖禿頭把「6.4」大屠殺的倖存者,統統稱為「狗崽子」。我與他也是這類「狗崽子」。面對已經荒蕪了10年的血跡,活人最好閉上狗嘴,聽墳墓傾訴。

三、

廖禿頭有一張石頭般冰冷而堅硬的臉,任警察們抽打也無法使他閉嘴;他有一身空氣般的骨頭,反銬也鎖不住他,沒有了筆、墨水、胳膊和雙手,他就用竹籤和棉花蘸著藥水寫;他還有一副能夠撕碎海水的嗓子,只要波浪沖不走礁石,這嗓子就能為亡靈們哭泣著嘶叫。每次他朗誦《屠殺》或《安魂》,都讓我眼睜睜看見蒙克的《吶喊》。

西西弗斯徒勞地推著那塊頑石,每一次重複都是第一次,荒謬被本體論化了,變成現代人的形而上學。加繆說,這是一種難得的「快樂」或「幸福」。如果廖禿頭真是一塊被鐐銬、電棍、呵斥、拳頭和死亡錘煉過的頑石,我寧願做徒勞的西西弗斯,不要本體論和形而上學,只享受永遠推著頑石的快樂和幸福。

被監獄剃成閃亮的大禿頭,多光滑,很好的手感。

四、

老廖呀、廖胡子、廖禿頭,自殺了二次﹕一次企圖以禿頭撞碎窗玻璃、墜樓而死,未遂;另一次又企圖用禿頭撞牆而死,又未遂。在求死不成的絕望中,活著本身無疑是自我摧殘。4年後,你居然從死人堆裡爬出來並娶了個年輕漂亮的妻子。無產階級專政的「電雞巴」的無數次強姦,也沒有使你墮入風塵,變成一個窈窕嫵媚的文人。我自信對你的判斷絕對準確﹕本能的拒絕和掙扎才是你生存的證據。

活下來,為了做死亡的見證人。

做死亡的見證人,比智慧更重要的是本能。

以死拒絕,你才活著。

掙扎活著,你才見證。

古拉格,不是一個名詞。奧斯維辛,不是一個名詞。

《古拉格情歌》,也不是一本詩集。

(2000年3月於北京家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古拉格群島: 二十世紀人類的一場劫難 (4/17/2001)    
  • 普京獲得諾貝爾獎得主索爾仁尼琴稱贊 (9/22/2000)
  • 相關新聞
    古拉格群島: 二十世紀人類的一場劫難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