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血荒」了,誰應承擔責任?

劉曉

人氣 9
標籤: ,

【大紀元11月01日訊】近兩、三個月以來,中國各地大面積出現血荒。昆明血荒,青島、威海血荒,南京血荒,北京血荒……。以血荒最為嚴重的昆明為例,根據常理,像昆明這樣人口超過600萬的城市應有血液儲備量在40萬到50萬毫升之間,但事實上,目前昆明的中心血庫裡的存量只有2萬毫升。一些急於手術的患者只能自找血源。還有消息說,北京最近幾個月的獻血量與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幾乎40%。

是甚麼導致「無償獻血」的人數下降得如此厲害?事實上,引發人們質疑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點:一、擔心獻血感染其它疾病;二、懷疑無償獻的血被血站和醫院高價賣給了患者,而且一些無償獻血者卻由於種種不合理的規定而只能在生病時有償用血;三、為何最具醫學常識的醫生護士和最應該帶頭獻血的公務員卻極少獻血?

在分析第一點前給大家說個小故事。聽朋友講,幾年前,一個去中國短期留學的德國學生生了病,好心的中國老師準備帶他去醫院打針,但他堅決拒絕,並且告訴老師他怕感染上愛滋病。當然,這個德國學生有些誇張,普通的打針並不至於如此,但在中國的確有不少人因為獻血以及輸了含有病毒的血而感染上愛滋病的。

被譽為「中國民間防艾第一人」的河南醫生高耀潔,就不止一次地指出,愛滋病在中國傳播的主要途徑是采血和輸血,而且輸血感染愛滋病的患者尤其無辜。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安徽、山東、新疆等省市都因賣血或輸血發生了愛滋病大面積流行,當局雖發令禁止單采和有償獻血,但在高耀潔看來,在無償獻血無法滿足臨床需要的情況下,可以獲取暴利的采血目前已經轉入地下,而因為這些地下血站與政府有關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為是屢禁不絕。這也就意味著不潔淨的血液繼續在進入某些醫院。

此外,由於當局對造成血液污染的事故的查處不徹底,對因輸血感染上愛滋病的患者百般推卸責任,都是讓民眾無法相信獻血和輸血不會感染上其它疾病的重要原因。比如近年來發生的幾起血友病患者因輸血感染上愛滋病的事故迄今就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2009年,湖北省大冶市二醫院就爆發了因使用不潔血源,導致近百人感染了愛滋病的事故,還有人因此將愛滋病毒傳給了妻兒。

試想,這樣的獻血輸血環境怎能讓人放心?雖然有專家稱,現在獻血都是用一次性消毒用具,絕對安全,但是即便大城市如此,誰又能保證小城鎮、農村也是如此呢?而且中國專家的話可信度一向並不那麼高。既如此,為了保證自身的健康,當然是不獻血的好。網絡的一項調查也顯示,40%的人不想獻血的原因正是源於此。

那麼,血站和醫院是否將無償獻的血高價賣給了患者呢?衛生部部長陳竺對此予以否認,稱血站將血液出售給醫院的費用,是回收生產過程的成本。血液本身是不要錢的,但裝血用的特殊袋子、血液檢測、冷鏈儲運等都需要成本。對於這個解釋,並不能令人信服。去看看各地各醫院的用血費價格的巨大差別,從數百到上千元不等,就可以明瞭,只收200元左右的成本費用和人工費用不過是欺人之談。

而且,很多參與過無償獻血的人,當自己或親屬需要用血時,卻因所屬地區以及報銷費用等麻煩而複雜的手續,而只能有償用血,這如何不令人失望?

如果血站和醫院真的敢理直氣壯地說從沒有高價賣過無償獻的血,那麼何妨向公眾公開血液的整個生產與消費流程以及成本呢?這不是最簡單而又最直接的證明嗎?如果不敢,那就休要怪老百姓不願意獻血了。

還有一個讓不少人困惑的是,為何最具醫學常識的醫生護士和最應該帶頭獻血的公務員卻極少獻血?以2006年昆明市無償獻血人群的結構來看,32%為學生,53%為私企職員(剛畢業大學生為主)和農民工,而醫務人員僅有0.29%,公務員僅有0.28%,企業老闆幾乎沒有。

想起上大學時曾經也被要求獻血,但恰好趕上身體有病,所以沒有獻上。後來遇到一位老中醫,他告訴我,獻血對身體並不好,會為此損傷元氣。是否如此,我也並不知曉,但從此後,一方面也是由於害怕打針,所以我再沒有動過獻血的念頭。不過,看到昆明市無償獻血人群的結構表後,我倒隱約覺得當年那位老中醫的話或許是對的。雖說西醫一直宣傳甚麼獻血對身體無害,但到底有害無害經過多少人的論證呢?而下面一個例子倒是有些說明問題。

今年24歲、家住河北承德縣三家家鄉蘆虎溝村一組的張偉曾在博客中透露,自己已無償獻血達25次,累計3萬4千毫升。然而,獻完血後,他查出了糖尿病。按照中國有關規定,糖尿病是不能參加無償獻血的。於是他將自己的情況反映給了河北省衛生廳,但迄今沒得到任何答覆。張偉認為,現在全國鬧「血荒」,政府的責任不容推卸。

而想必諸多的醫生護士對於獻血是否對身體有害早已心知肚明,否則怎麼會如此不積極?

至於為百姓服務的公務員為何不積極獻血,倒的確令老百姓們費解。中共不是一直說,「黨員要起先鋒模範作用嗎?」怎麼獻血時卻不見了一個個高調的官員?也是,公務員們那超越普通人的公費醫療制度大概就是他們興趣缺缺的原因之一吧。這也就難怪,公務員獻血被當成一項「政治任務」,獻血者除了可以休幾天假外,還可以得到補助和補品。曾聽一個公務員朋友講過,他獻一次血,補助了1000元,休息3天,領導還額外給他買了補品。如果那些無償獻血的大學生和農民聽到了,不知該作何感想啊。

正如海外媒體所指出的,造成血荒的根本原因在於機制而非人心。在這樣的機制下,老百姓不放心,有的只是傷心。看來,要根本解決血荒,當局必須建立起一個真正透明的機制,消除公眾對無償獻血的信任危機。只是中共當局能做到嗎?

@*

相關新聞
年關將近 北市醫院血荒 郝龍斌帶頭捐血
大過年鬧血荒  桃衛署響應捐血
劉曉:從「秦朝全天星台」說當今宇宙變化
劉曉:唐太宗論王朝滅亡的啟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