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峻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5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 8月 05日報導)中國環保部門7月底公佈的數據顯示, 中國污染問題嚴峻,在今年上半年,每個月至少發生10起造成嚴重污染的工業事故。中國環保人士呼籲,除了政府要加大環保力度之外,要給予公眾更大、更寬鬆的抗擊污染的空間。

上半年發生逾百起環保事故

7月份中國連遭重大污染災難。福建汀江遭受一座銅礦的銅酸水滲漏污染,導致大量魚類中毒;大連新港石油管道爆炸,漏油污染了大片海域;南京廢棄塑料廠爆炸;吉林7000多個化工原料桶被洪水沖進松花江,當地政府發動大規模打撈行動,防止出現大規模污染。

根據中國環境保護部7月底發佈的2010年上半年全國環境質量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一共發生了大約102起環保事故,去年全年則是171起。環保部發言人陶德田說,部份環境質量出現反彈,治污形勢仍然嚴峻。

地表水總體為中度污染

從報告看,中國污染的程度與範圍都在加大、加深、加劇。報告說,在該部檢測的443個城市中,189個出現酸雨。包括上海南匯區和廈門在內的8個城市出現100%的酸雨。

中國地表水總體為中度污染。七大水系都受到輕、中和重度的污染。遼河支流、黃河支流和海河水系為重度污染。受到重度污染的中國湖泊有太湖和滇池,其它各大湖泊為中度和輕度污染。中國沿海海岸水質則差於去年同期。

重點城市空氣質量下降

報告還說,自2005年以來,包括北京在內的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也出現下降,空氣好的天氣數量減少,吸入的顆粒塵埃首次上升。

走在北京街頭的居民對空氣質量的變壞有切身體會,認為空氣確實不如從前好。

一位市民說:「差不多前半個月左右,天都是霧濛濛的,有不好的味道,我覺得我的呼吸不舒服。」

今人伐樹,後人買單

雖然市民感到空氣質量惡劣,但卻普遍表現出一種無力感,認為這是發展中國家都會遇到的問題,自己做不了甚麼,只能獨善其身。

另一位市民說:「我很擔心家裏人的健康,但我不能改變甚麼,只能作為一個普通人,儘量不去作一些事情,我儘量不開車,或者是去坐地鐵。」

北京市民王衛平說,北京城裡的河前些年幾乎都臭了,最近幾年經過治理,一些河已經不再發臭。他說,總要有人為污染買單,這一屆政府不買,以後也要有人替他們買單。

王衛平說:「中國自古以來就講,『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現在就是先把樹都伐了,後人他愛怎麼著怎麼著。」

經濟增長揹負沉重的環境代價

中國經濟過去20年來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中國最近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水泥和能源的消費國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儘管中國的一些專家作出否認,認為中國「被第一」了。

中國環保人士張世和曾騎車走5省觀察環保形勢。他對美國之音說,中國為經濟增長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當他騎車路過青海省樂都縣盛產硅鐵的姜灣村時,正值麥收季節,可他看到所有的麥粒都是癟的;包心菜裡一層層都是灰塵,沒有人要買。

他說,他還沒有靠近該村的硅鐵冶煉廠,已經聞到空氣裡瀰漫的刺鼻味道。當地農民告訴他,廠裡上班的人回來說,車間裡兩、三米以外就看不見人,大家都戴著防毒面具或口罩上班。煙塵常年直接排放進空中。當地人說,也有負責人員來檢查冶煉廠的煙塵排放情況,但是一個月來不了一次。檢查人員來時,工廠就開煙塵過濾機,人一走就關機。

張世和說:「所以農民感到很悲哀,就是這個情形將越來越悲慘。他們說,到了晚上,工廠開始大放煙塵,就是所有的過濾設備都全部停機,因為它認為耗電、費錢、成本增大。」

「淮河衛士」呼籲政府放寬抗污環境

被譽為「淮河衛士」的霍岱珊本週剛剛榮獲2010年麥格塞塞獎。這一獎項被視為亞洲諾貝爾獎。霍岱珊過去10年來一直為治理淮河污染奔走,歷盡騷擾、打罵和威脅。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推動環保,民間的力度太小,資金全無。他呼籲政府加大抗擊污染的參與力度,同時要給予公眾更大的參與空間和更寬鬆的環保環境,真正推動科學發展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安徽南港大規模流血衝突 電棍暴毆民眾
大連官員:清理漏油污染比大海撈針難
專家:漏油生態影響數月可恢復
組圖:大連漏油除污勝利?官方民間說法不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