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齊先予:中國 超級細菌的樂園

齊先予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9月3日訊】編者按:用藥觀念偏差、利益團體介入、醫藥管理不當等因素,使得中國已成為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中國,正悄悄成為超級細菌快速蔓延的溫床……。

在西方生活的華人家長,最驚訝的可能就是國外醫院對抗生素(消炎藥)、消炎藥的「吝嗇」了。國外對孩子牙齒矯正、近視眼治療等,不但免費,而且一去就馬上治療,但對於孩子感冒發燒,想讓醫生開點抗生素消炎藥,那真是非常的難,除非孩子高燒三四天不退,到醫院驗血發現大量細菌之後,才由執業醫師給出專門的處方藥。在此之前,醫生的建議只是給孩子多喝水,脫光孩子衣服,用物理方式散熱等。在西方人眼裡,發發燒,調動孩子體內的免疫系統來戰勝細菌或病毒,比完全依賴藥物更有效。

然而在大陸中國人眼裡,治病一定要求「立竿見影、藥到病除」。六十多年來,中國的藥品種類從四百多種猛增到七千種左右,其中很多是消炎藥。如今走在大街上還不時看到有些人一張嘴就是滿口黑牙,這些被稱為「四環素牙」的受害者,大多是因為1960至1980年代,四環素在大陸被當成了「萬金油」濫用所致。

動不動就給抗生素!

中國儘管到了1970年代才發現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但這種「超級細菌」蔓延的速度卻十分驚人。1978年,上海醫院分離出的MRSA還不到5%,而如今已高達60%以上。據2006至2007年度衛生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結果顯示,大陸醫院抗菌藥物年使用率高達74%,而美英等發達國家抗生素使用率僅為22~25%。

另據1995至2007年疾病分類調查,中國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總發病數的49%,其中細菌感染性只佔全部疾病的18~21%,而中國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達70%,這說明至少50%病例屬於濫用抗生素。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大陸細菌整體的耐藥率,要遠遠高於歐美國家,大約在45%左右。大陸每年有8萬人因濫用抗生素死亡,大陸七歲以下兒童因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聾的數量多達30萬,占總體聾啞兒童的30%以上,而西方國家該比例只有0.9%。

事關800億利益

中國雖然於2004年和2009年頒布了《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藥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但由於執行不到位,中國已成為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大陸用藥前十名中一半是抗生素,抗生素銷售在藥店收入中是大頭,至少佔了30%。

由於國家只負擔醫院費用的5%左右,剩餘的都得靠醫院自己掙來,於是很多醫院被迫盯緊了病人的錢包。如今中國的醫院50%左右的收入來自於藥品,而抗生素占所有藥品收入的25%左右。多開消炎藥就意味著廣開財路。與此同時,老百姓把消炎藥看成了「萬能藥」,他們甚至會主動要求醫生多開一些。據統計,每年因抗生素濫用導致醫療費用增長800億元,僅超前使用第三代頭孢菌素,中國一年就多花費7億多元人民幣。反觀美國,買抗生素比買槍還難。

養殖業也給抗生素!

大陸不但病人濫用抗生素,動物養殖也同樣濫用抗生素。中國年產抗生素原料大約21萬噸,其中18萬噸供國內醫療與養殖業使用。目前大陸有一半的抗生素用於養殖業。很多養殖主相信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不但可預防集約化飼養帶來的傳染,而且能促進動物生長,據說抗生素殺死了動物腸內細菌,減少了它們對能量的需求,從而使動物生長得更快。

但這樣做的後果,致使農場周圍的空氣和土壤中、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零售的肉和禽類中,甚至是野生動物體內,到處都充斥著抗生素,人食用這些食物後,抗生素就在人體內蓄積。這樣不僅導致器官發生病變,而且把人體變成了一個培養「超級細菌」的溫室和樂園。現在許多攜帶「超級細菌」的患者,既沒有傳染病史,也沒有住過醫院,醫生分析說是與環境有關。

造成中國人「菌群失調」

細菌並不都是對人體有害的。俄羅斯科學家曾在北部冰川發現數千年前的「F桿菌」,估計能使人延壽35至40年。人體內棲息著100億個以上的微生物,其中95%左右的細菌存在於腸道——尤其是大腸,重達一公斤多,種類有四百多,大便固體成分的一半左右都是各種細菌。

正常人體內有益菌、害菌和中性菌保持平衡,益菌能抑制害菌的生長,可減少腸道腐敗,清理腸道、促進健康延緩衰老。當人長期使用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時,有害菌反而會佔上風,腸功能發生紊亂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疾病。中性菌在繁殖過多時也會產生有毒物質。目前很多大陸人受困於菌群失調,多是因為抗生素濫用。◇

本文轉自第187期《新紀元週刊》
http://mag.epochtimes.com/b5/189/8398.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俄羅斯研究/冰河細菌 可讓人活140歲?
新研究 冰河細菌使人延年益壽
手機藏菌 比馬桶把手髒18倍 
細菌有嗅覺  會向氣味源做出擴張反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