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韻:電影《小城》的「這一邊」與「另一邊」

高天韻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01日訊】2010年美國電影《小城》(The Town)改編自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小說《竊賊王子》,以波士頓查爾斯城的銀行劫案為背景,描寫了一個青年搶劫犯的心靈救贖之路。影片集驚悚、動作、劇情和愛情元素於一體,公映後廣受好評。片中動作場面的流暢處理和人物的塑造表現均獲得了高度評價,被稱為演、導俱佳的多層次高水準作品。各界影評顯示,真正觸動觀眾的是電影的寫實性、嚴肅性及其啟發的關於人性的哲理思考。

在影片中,正邪界線鮮明,銀行劫匪和聯邦幹探等幾個主要角色形象飽滿,彼此間的感情衝突和性格撞擊真實感人。在我看來,《小城》是一部表現人生選擇的力作。

主人翁道格.莫克雷成長於銀行劫案高發的愛爾蘭裔藍領社區。童年時,道格的母親因為服用毒品自殺,後來父親因犯罪入獄。道格失去了家庭的溫暖,逐漸淪為搶劫慣犯。他通過一次次犯案挑戰司法制度,喧洩心中的不平。不過他「盜亦有道」,只搶錢,不傷人。道格的父親一直向他隱瞞母親的死訊,所以多年來,道格以為媽媽是離家出走,有可能居住在佛羅里達州。他便把那裏設定為自己的下一站目標,盼望有朝一日可以離開小城。犯罪團伙的成員之一占姆作風兇狠,道格不能認同,幾次表示退出。占姆以兄弟情苦苦相勸,讓道格進退兩難。在一次作案後,道格結識了曾被他們劫為人質的銀行經理兼社區義工克萊爾,被她的善良和清純深深吸引。克萊爾的信任和愛情讓道格看到了希望,使他下定決心改過自新。他夢想與克萊爾遠走高飛。可是,社區犯罪頭目又開始策劃另一宗大案,以克萊爾的性命為條件要挾道格加入,道格被迫同意參與最後一次劫案。與此同時,警方布下天羅地網要將這班匪徒捉拿歸案。這時,緊張的氣氛被推到了極致。道格究竟有沒有機會重獲新生?

據報導,製片方為影片拍攝了兩個不同版本的結局。參與試映的觀眾投選出了目前的影院放映版,取代了忠於原著的悲劇式落幕。因而我們看到:道格逃脫了警察的圍捕,射殺了小城的犯罪頭目,把贓款留給克萊爾作為慈善捐助。他獨自一人前往佛羅里達,永遠告別了「小城」。

在電影結尾,道格給克萊爾留下一封短信:「不管一個人如何改變,都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所以,我要走的路很長。但我知道,我會與你重逢,不是在這一邊,就是在那一邊。」其中最後一句台詞在電影裡重復出現,意味深長。第一次是道格去看望在獄中服刑的父親時,他透露了自己打算離開小城,或許不能與父親再見。老人通過電話對隔離窗另一側的兒子說:「我們會再見的,不是在這一邊,就是在那一邊。」此處的「這一邊」和「那一邊」應該是指被監獄所分隔出的界線的兩邊。「這一邊」是被剝奪權利、接受強制懲罰的監獄,「那一邊」是指高牆之外的自由世界。而當同樣的台詞第二次出現,是道格對遠方心愛的人所說。「這一邊」和「另一邊」到底指代甚麼?佛羅里達?小城?生與死?當觀眾在心中揣摩著答案時,故事在輕柔溫馨的樂聲中結束了。

道格這個角色之所以獲得了眾多觀眾的同情,是因為他心中未泯的良知仍在閃光。人們希望保住這點光亮,不願意看到它被邪惡吞噬,因此,觀眾為這個虛構的人物選擇了光明的未來。這一抹亮色恰是本片與其他同類作品相比之下的一點不同。

在人生旅途的叉路口上,有時,一旦轉錯了方向便難以回頭,悔之晚矣。在影片裡,除了道格,小城犯罪團伙中的匪徒全部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道格呢,也由於之前的惡行而不得不選擇與愛人分離,並且將在未來漫長的日子中去贖罪。但是,他畢竟告別了可怕醜陋的過去,面前的路雖然「很長」卻是嶄新和光明的。

 

相關新聞
美國電影學會選出年度十大佳片
美國電影協會關注中國影視片盜版
美國電影演員公會獎提名名單
美國電影人約翰休斯突發心臟病去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