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美駐北京大使駱家輝的毀譽

【大紀元2011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貴遠編譯報導)駱家輝是美國駐北京的第一位華裔大使,因為腳踏實地、樸實無華的平民作風而受到讚譽;但也有人指責他是在作秀、是美國新殖民主義的工具和華裔的叛徒。

《美聯社》北京消息,中國對駱家輝的毀譽,部份原因是由於在中國當權者中習慣於豪華排場和高高在上,對駱自己煮咖啡和提行李的平民做法存疑,他們還往往對有關種族、民族主義和作為中國人的情感存在矛盾心理。

擁有龐大的人口和古老的文化,中國數以百萬計的移民遍及亞洲和世界各地,不管是否加入當地國籍,他們被稱為「海外華人」,仍被大多數大陸人認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部份。中國的當權者一直在利用這種關係,仰仗經濟改革超過三十年的快速增長,試圖把民族烙印和對共產黨的忠誠等同起來。

北京中國外交學院中美關係專家熊志勇說,作為美國大使的駱家輝並不避諱批評中國的政策,這是對中華民族向心性的挑戰。熊說:「中國人往往認為,擁有中國根的人應該永遠向著中國。」

此外,駱家輝也顛覆了中國對高級官員本應具有的行為的概念,特別是值此物價和房價飛漲、對官員腐敗和閒散有錢人的不滿越來越多導致社會緊張局勢上升的時期。

美國前商務部長和華盛頓州州長駱家輝未達中國即先聲奪人,同路的旅友在部落格上發佈了駱家輝的照片–他背著學生包,起飛前使用優惠券在西雅圖機場買星巴克咖啡,飛往北京坐的是經濟艙。互聯網中國評論家說,這與官不大譜卻擺得挺足的前呼後擁的中國官員有多大的差距啊。

他的平民風格的進一步展現是,被拍到抵達北京機場時沒有一個常規或正式的歡迎儀式,推著自己的行李車,與他的家人一起乘坐麵包車而不是官方派的大使專用轎車。英文版《中國日報》評論:「背包給人印象深刻,也許這是中國要學習的謙遜典範。」

他的第一次公開演講地,沒選在著名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而是選擇了名次靠後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在那裡,他講述了他的家族通過三代的努力,如何從移民社區走向州長官邸,令人信服的論證了美國的開放性和強大包容性,演講受到教職員工和大學生的衷心歡迎。

學歐洲語言的學生劉安妮(Annie Liu)說:「我們學校非常榮幸能請到他,他非常友好,我覺得他的故事非常鼓舞人心。」

駱家輝並沒有對此事發表評論,以前他曾說他對自己這麼引人關注「大吃一驚」,他希望這將有助於傳播美國對多樣性和開放性重視的理念。

不久,中國官方評論家也參與到對駱家輝的評論大潮中。

早在8月中旬,共產黨官方報紙《光明日報》發出了猛烈抨擊,告訴讀者要「警惕駱家輝帶來的美國新帝國主義」,這裡用了這位美國大使的原中文姓氏, 駱。該報說:「華裔的身份……可以使他能夠對中國的普通民眾產生親和力,而誰又知道,這恰恰暴露了美國以華治華、煽動中國政治動亂的卑鄙用心呢?」該報稱,他的謙遜風格是出於政治目的的做作,並敦促中國官員採取更謙虛的立場來應對。

另一個黨報《環球時報》則指責,中國媒體對駱家輝的謙遜反應過度,人為地製造了「駱家輝熱」,同時指責駱家輝「遠遠超過了一名民意大使應發揮的作用」。

9月19日駱家輝在北京美國商會的演講中,因批評中國對外國投資者的市場准入的限制,激起了憤怒。新浪網留言板上一張貼子寫到:「駱家輝,你忘記了自己的根,讓祖先蒙羞!老天爺會懲罰你!」。另一張貼子:「駱家輝是一個有中國面孔的反中國分子。」

荷蘭學者、香港中文大學歷史教授馮客(Frank Dikotter)說,這種情感反應代表了中國對同族人應向著中國的過高希望,對駱家輝的批評是因為他的民族根源;這也反映了62年的共產主義統治的影響,頑固地容不得反對意見。

他說:「這是一個謾罵盛行的國度,缺乏民間社會,不是攻擊對手的邏輯上的缺陷而是攻擊他人的人格的習性仍然很強大。」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中國官媒批評大陸「駱家輝熱」
七絕二首贊駱家輝
【網友惡搞】駱家輝致信芮成鋼
劉曉:駱家輝贈省長自行車「打了誰的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