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洪澤湖水位下降致明祖陵地宮拱門重現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20日訊】 江蘇省內出現旱情,今年1月以來,全省降雨嚴重偏少,特別是江淮之間、蘇南地區,降雨量為近60年來最小值,全省主要江河湖庫的水位,普遍比常年同期偏低,洪澤湖水面比去年秋天小了近1/6。

南方大旱 江蘇省嚴重乾旱

揚子晚報消息,今年1月以來,江蘇省降雨嚴重偏少,特別是江淮之間、蘇南地區,降雨量為近60年來最小值。今年泰州、南通、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降雨量為60年來最低值,全省氣象乾旱比較嚴重,宜興、高淳、溧水、盱眙等地出現特大乾旱。

實際上,自去年10月份以來,江蘇的旱情就沒有絕對中斷過,使得目前江蘇省內主要湖庫蓄水嚴重不足。

江蘇省淮河以南地區大都出現較嚴重的乾旱,江淮之間局部和蘇南大部份地區出現重度乾旱。與去年10月相比,現在全省大湖的水面都在縮小,其中,最大的洪澤湖水面從1,543平方公里,縮小到目前的1,215平方公里,減少約1/6;高郵湖也縮減100多平方公里。

長江、太湖、淮河等主要河湖水量減少,得不到水源有效補充的南京石臼湖、秦淮河等河湖水位持續下降,造成「大河無水小河干」的現象。

據預報,近期江蘇有效降雨不多,而長江中上游依舊來水不足,淮河斷流短期也不可能改變。隨著水稻栽插季節的來臨,預計6月10日左右,江蘇將出現用水的高峰。據測算,每畝水稻要用水100立方米,全省3,000多萬畝水稻,用水量將十分可觀,屆時可能導致河道湖泊水位出現新一輪的下降。

1月1日至5月10日,中國長江中游地區降水持續偏少,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一半以上,為近50年來同期最少。降水的持續偏少導致江河、湖泊及水庫水位異常偏低,南方部份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旱情。

與2010年同期的平均降水量相比,湖北偏少177.5毫米,湖南偏少262.1毫米,江西偏少538.5毫米,湖北、湖南的無降水日數為近50年以來同期最多。5月11日至17日,雖然中國南方地區出現了一次明顯降水天氣過程,但長江中游地區的降水量不足50毫米,仍較常年偏少3至8成。

明祖陵地宮拱門甬道重見天日

明祖陵位於盱眙縣洪澤湖的西岸,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塚及其祖父的實際葬地。朱元璋一統天下以後,於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追封並重葬其祖父朱初一、曾祖朱四九和高祖朱百六三代帝后,次年在陵前建享殿,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又建欞星門及圍牆。公元1680年,黃河奪淮,明祖陵和泗州古城一起被埋葬於滔滔洪水。

連日來江淮一帶遭逢大旱,洪澤湖水位連續下降已近死水位。明祖陵地宮甬道和拱門300年來第一次顯露:9個拱門、拱下的橫樑和甬道頂端盡數露出了。即便它們的大部份還深埋在潭底淤泥下,但僅一個輪廓、一方格局,已能讓觀者倍感震撼。那漢白玉橫樑如果不是知情人介紹,根本看不出梁的質地,歲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數不清的斑駁印跡,甚至與兩端的石磚都難辨彼此。

有工作人員用小鏟仔細地除去磚外淤泥青苔,竟露出一抹驚心的紅,「那是明時的硃砂,顏色能千年不褪,確是神奇。」

據說水下更有深不可測的淤泥,也因而數百年來擋住了所有盜墓者和考古者的腳步。甚至村民們的傳說中,「水底下有神靈保護,保護著老皇陵不被人發現打擾。」

保護陵墓 連夜調水再淹

考慮到文物的保護問題,一經開挖,毀去的不僅是附近百姓口中的祖宗陵脈,更可能是關於皇陵修建、風水建築的一段寶貴歷史。如果因水位下降使得墓門大開,危險係數將成倍增大。更不用說一旦暴露在空氣中,那些歷史遺存必定會遭受損壞。

有關人員實行引水再淹的計劃,剛剛顯露水面的地宮拱門、甬道,又將重歸水下,再享寧靜。

責任編輯:岳青

相關新聞
聯合國:中國旱災威脅冬小麥產量
河南旱災  水庫乾渠不讓農民灌溉
【新紀元】旱災洪災的「中國特色」
中國南方7省旱災 湖北21縣市旱情嚴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