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欣然:祭念「政通人和」

鄭欣然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1月30日訊】在我國傳統的治國理論中,「政通人和」是政治的理想理念。如何達到國家的「政通人和」,古人曾有言,為政以通下情為急。意思是,為官從政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及時掌握和瞭解下面的情況,瞭解民意。「通下情」「察民隱」,即是以民為本,體察民情,按照百姓需求進行政務決策的為政者才能做到的。

中國文化是神傳文化,追溯到「人文初祖」黃帝到帝堯、舜、禹都曾深入民間考察民情或自然環境,關心百姓疾苦,使人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帝舜曾設置二十二名「納言」的官,這些官員到各地聽取民間意見,並把舜的意圖傳達給百姓。他們被稱為「喉舌之官」。「納言」的官在當時起到上通下達的作用,使帝舜的賢德恩澤四方。帝堯在位的時候,洪水成災,鯀受命治理水患。鯀用堵截的辦法治水,耗費九年時間也沒把洪水治伏。後來堯任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禹接受治水任務後,親臨各地進行現場勘查「求通下情」、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經過考察後,禹決定改變治水方法,變堵截為疏導。歷時十三年之久,禹終於有效治伏了洪水。先帝們的賢德昭示後人,唯有心裏裝著百姓疾苦,體察百姓的苦樂好惡,是非利害,施惠民之政,行益民之治,才能得到民眾的擁護。

我國古代政治中有體恤民情的政令,首推西周的「采風」制度。所謂采風,就是周王朝通過天子巡守、專人調查和逐級上報等多種方式來瞭解民風民情民意。「采風」的目的就是為了觀俗、觀政。「俗」是百姓的生活習俗,「觀俗」的目的是根據不同的習俗施行相應的政令,以使民生安居樂業。「觀政」就是通過詢訪考查能夠瞭解民眾對國家政治制度的批評意見,發現國家管理中的過失,以便及時進行調整。西周在我國歷史上的輝煌顯赫後世,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康之治,歷數賢德的君王聖明的德風,成就了周代的興盛,社會安定、人民和睦。

漢武帝時期,他繼承西周的采風制度,重視民間詢訪。司馬遷擔任漢武帝的侍從郎,多次陪同漢武帝出巡,還多次到西南偏遠地區考察。漢武帝通過采風對民間疾苦有深刻瞭解,從而採取了輕搖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說來我國古代有作為的帝王都比較重視親自到民間進行詢訪考察,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以及清代的康熙、乾隆,都曾離開京城到各地進行巡視。巡視兼有督察官員的作用,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瞭解下情、敦促仁政。這樣的帝王英明神武,在歷史上流芳千古。

作為地方官員,「求通下情」同樣是深得民心的仁德之舉。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正德年間任南、贛、汀、漳諸州巡撫時,曾經把官員出行的「肅靜」、「迴避」牌去掉,另舉兩牌,一個牌上寫「求通民情」,一個牌上寫「願聞己過」。他的這一舉措,在百姓中引起不同凡響,這不僅是在官員儀仗中去掉「肅靜」、「迴避」的表面形式,更重要的是官員要在頭腦中取消讓百姓「肅靜」、「迴避」的為官之道,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出官衙,深入民間,詢訪百姓,真正瞭解民間的真實情況,體察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況。這樣的官員在歷史上怎麼能不青史留名呢。

為政者如若能體察民情,瞭解民意,想民眾所想,急民眾所急,切實解決百姓的問題,為百姓謀利,「政通人和」是自然達到的社會狀態。

求「通下情」,對於百姓的話,不但要能夠去聽,還要真正能聽得進去,才能達成「周知民隱」、「體察民情」的目的。而為政者能否聽得百姓的話,關鍵在於其是否有一顆仁政愛民、盡忠職守的父母心。

來看今天中共的執政,為了「維穩」維護統治集團的集團利益,攫取政治資本,凌駕於人民、法律之上,實施一系列「不通下情」、獨裁專制的政令,百姓有怨無處訴、有冤無處申,社會危機四伏,中共阻截百姓上訪、迫害維權人士,壓制人民、製造社會不公,中國民間維權抗暴運動此起彼伏……,中國進入特殊的歷史時期。

中國歷史展現了神傳文化的恢弘,朝代更迭中,演繹天理、君道、官德與做人的理念,呈現給世人鑒別善惡、好壞、是非、正邪的歷史長卷。以史為鑒,政事通達,人心才能和順,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穩定,這是歷史的明鑒。

相關新聞
黨治國:敵人、罪犯、壞人和仇人
經濟學人:太子黨和呆瓜治國
古風悠悠:晏子論治國必須除「三殃」
李曉陽:從「大禹哭囚」到「暗獄治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