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張之洞發表《勸學篇》

人氣 695

【大紀元2012年05月05日訊】(大紀元岳青綜合報導)1898年5月5日,中國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張之洞發表《勸學篇》。全書貫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論點,主張在維護道統道德文化的原則下接受西方資本主義的技術,被譯成英、法文出版。1900年紐約版易名為《中國唯一的希望》。

作者簡介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號香嚴,晚年號抱冰老人,清朝直隸(河北)南皮人。其父輩以上三世為州縣官。他在27歲時中進士,以殿試一甲第三名的資歷授職翰林院編修。光緒七年(1882)初出任山西巡撫。三年後升為兩廣總督。光緒十五年(1889)調任湖廣總督,直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離任。1902至1903年入京參加清末「新政」從事釐定新學制。1907年調任朝中任軍機大臣,主管學部,總攬全國教育大權。1909年病卒,謚文襄。張之洞的仕宦生涯長達40餘年,而且大部份時間為地方官,是清朝末期最有影響的封疆大吏,尤在湖廣任內,大辦洋務,興實業,辦工廠,主張工業救國,成為清末傑出的洋務派代表人物。

張之洞一生著述頗豐,後人編有《張文襄公全集》共229卷,包括他一生撰述的各種奏議、公牘、文集等,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軒語》、《書目答問》、《抱冰堂弟子記》和最有影響的代表作《勸學篇》。

《勸學篇》

《勸學篇》系統地闡述了「中體西用」的思想,全書共24篇,分內篇和外篇兩大部份。內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綱、知類、宗經、正權、循序、守約、去毒九篇:外篇包括益智,遊學、設學、學制、廣譯、閱報、變法、變科舉,農工商學、兵學、礦學、鐵路、會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內篇務本,以正人心;外篇務通,以開風氣」。這裡的所謂「本」,亦即所謂「中體」,是指有關世道人心的綱常名教,所謂「通」,亦即所謂「用」,是指有關富國強兵的工商學校報館練兵礦物鐵路諸事。

在《序》中,張之洞對這本4萬字的《勸學篇》的寫作目的和各篇大意作了說明,並說明了他的良苦用心在於矯正新舊兩派的極端做法,企圖以折衷調和的態度與精神,尋找新舊兩派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即「中體西用」——道德是傳統文化的內核,是核心內容,西方科學是手段。

全書24篇之義括之為「五知」,即知恥、知懼、知變、知要、知本。所謂知恥知懼,是要以明曉中國所處的惡劣的國際環境為憂懼,發憤自勵,臥薪嚐膽,以防止中國亡國滅種喪教。所謂知變,即要知道「不變其習,不能變法;不變其法,不能變器」。所謂知要,即「中學考古非要,致用為要;西學亦有別,西藝非要,西政為要」。所謂知本,就是「在海外不忘國,見異俗不忘親,多智巧不忘聖。」以為「無學、無力、無恥,則愚且柔;有學、有力、有恥,則明且強」。

影響

《勸學篇》作為中國近代最有影響的一部教育名著,除了上述歷史原因和學術意義外,其中部份篇章所提出的改革和發展教育的思想與措施,是值得介紹的。例如,張之洞極力主張發展留學教育事業。指出:「出洋一年,勝於讀西書五年。入外國學堂一年,勝於中國學堂三年」。這一主張對清末留學運動的勃興確實起了推動作用。又如,張之洞主張「非天下廣設學堂不可」。學校是養才重地,而人才是國家之本,因此要刷新政治,富國強兵,「必以學有初基」。他規定大中小學校的教學內容,要求以中學為本,西學為輔。所有這些,均對清末書院改學堂運動起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勸學篇》不僅受清廷的重視,而且也受外國傳教士的賞識,美國傳教士渥內基(Samuel Wood Bridge)竟將《勸學篇》譯成英文,題名為《中國的唯一希望》。在華的耶穌會教士,還將此書譯成法文出版。它的影響廣播於海內外,由此成為一代名著。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歷史今日】:大清郵政開辦116週年
【歷史今日】「中山艦」事件真相
歷史今日:國軍第2次「剿匪」失敗敲響中共長征逃亡之鐘
【歷史今日】蔣中正捍衛中華彪炳千秋(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