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無明星不炒作 引觀眾共鳴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尚天綜合報導)5月29日,由作家梁曉聲編劇的電視劇《知青》開始播出,開播才兩天,就引發觀眾熱議。追看《知青》的,不僅有當年的「上山下鄉」知青,還有「80後」、「90後」等年輕人,陪父母一起看《知青》,成為當下不少年輕人的首選。

電視劇《知青》,由知名作家梁曉聲編劇,張新建執導,侯鴻亮製片,由山東影視集團出品,共有50集。選材立足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文革時期的「知識青年」,十年上山下鄉歲月的故事。

當年梁曉聲編劇的電視劇《年輪》就曾受到知青們的關注,《知青》一出現,馬上就引起了當年的知青們的共鳴。當日播出的兩集的平均收視率是2.615,其中第二集收視率高達2.943,市場份額達到7.477,超過了同時熱播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

全景呈現,勾起難忘的青春回憶

肥沃得流油的黑土地、燒得滾燙的土炕、村頭播放「最高指示」和革命歌曲的大喇叭,還有那漫天的風雪,割麥子把手磨出血泡的情節,電視熒屏中的北大荒生活,勾起了無數人的青春回憶。

在去農場的路上,上海女知青周萍不小心崴了腳,北京男知青趙天亮趕忙來幫忙。閒聊時,周萍說起自己的成分是「資本家」,趙天亮瞬間像觸了電一樣,下意識地將背上的周萍撂在了地上……

看到《知青》這個片段,老知青都覺得非常真實,有位知青告訴記者,「當年對我們來說,『成分』真是太重要了,是『紅五類』還是『黑五類』,感覺完全不一樣。」

電視劇《知青》引發了一股「知青熱」,網上一些知青也開始撰文回憶那段生活。

有觀眾認為,這兩年關於知青題材的影視劇有不少,但只有《知青》拍得最好,「以前那些片子裡情啊愛啊的太多了,知青的生活哪有那麼浪漫,太不真實了。」

專家熱議,真實是受歡迎的原因

《知青》裡沒有明星、沒有緋聞、也沒有前期的炒作,題材也不討巧的電視劇,為何能引發如此強烈反響?專家認為,真實是受歡迎的原因。

曾經創作過知青電影《美人草》的著名編劇石小克說,知青這個題材具有先天優勢。因為知青其實離現代人並不遠,很多人都有知青經歷,在穿越劇、偶像劇風行熒屏的當下,有這麼一個題材當然很吸引人。

作為出品方,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影視創作部主任、著名影視劇作家趙冬苓說,「從傳承角度講,對重大歷史、重大題材要有嚴肅表達,不能唯收視率論,藝術作品最後還是得回歸現實才能久遠。」「創作上嚴肅、一絲不苟也是這部戲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拍攝這部戲從劇本創作到拍攝完成歷時三年多,這在電視劇流水線式生產的當今難能可貴。

著名編劇蘇小衛說,不管用甚麼樣的故事載體,一部電視劇,如果它所表達的感受、情感和大眾貼近,體現對人生的思考,一定會跟觀眾有共鳴。作家也好,編劇也好,就是要寫特定時代的人的悲歡離合,寫人的命運,這樣才能跟觀眾貼近,觀眾才能夠接受。

在一些劇評人看來,與以往同類題材作品相比,《知青》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最大程度地反映當年的歷史真實故事。將重大歷史背景與生動的人物、曲折的故事巧妙相融,全景式地再現了那個特殊年代千百萬知識青年的生存狀態,表達了對「殘酷青春」的敬意。

領頭效應,對創作起到引領作用

據悉,國內電視劇年產量已經接近2萬集,產量世界第一,但能夠播出的電視劇也只有3000多集,其中將近80%的電視劇與觀眾無緣,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電視劇不能讓觀眾產生共鳴。

趙冬苓說,「如果我們這樣題材重大、藝術感染力也比較強的電視劇在市場上有所回報,那就一定會增加大家對嚴肅題材的創作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對當下電視劇市場的創作拍攝起到引領作用。」

在《知青》的作者梁曉聲看來,現在一些知青題材的小說或影視劇「很多都是在漂白背景,可一旦漂白過多,問題隨之而來,以至於現在的年輕人完全不瞭解那個時代的真實面目,感到知青就是調皮搗蛋地談談戀愛,過著好玩又浪漫的生活,實在太遺憾了。」

有人說《知青》是沉重的,梁曉聲對此並不否認,「那段歷史肯定是沉重的,不是讓大家娛樂的。現在難道娛樂的東西還少嗎?」梁曉聲希望這部電視劇能喚起觀眾的思考。

觀眾挑刺:跳脫了對歷史的評價

有觀眾說,《知青》講述的不僅是一段懷舊之旅,也是對生命的一種反思,這種反思跳脫了人們對那段歷史的評價,只是在生命的本真層面進行的。是誰使這些十幾歲的青少年變成「知青」,失去讀書的機會,遠離父母,來到生疏而又艱苦的農村「鍛練」,似乎沒有交代。

也有觀眾認為,該劇在真實性上尚不到位,當時人們穿的衣服領子和膝蓋處常常是破的,劇中演員穿的衣服比較新且漂亮,女孩子們在農村經過了一番大強度的勞動後,體型都變得較粗壯,不像劇中的演員那麼苗條。

對於劇中表現的知青生活,也有觀眾反映稱「虛假」。有知青觀眾稱劇中對知青狀態的描述太理想化:「當年到知青點的時候,看到那些屋外能看到屋裡的土坯房,心裏頓時涼了半截,劇裡那慷慨激昂的”北大荒我們來了”真是半點沒有感覺到。」

也有很多年轻人對長輩的知青經歷進行回顧,表達了對該劇的不同看法,觀眾「雷咪咪」說:「我的父母都是知青。父親當年因為爺爺的緣故不能考大學,留下一輩子的遺憾!之後他在煤礦當工人,曾親身經歷過透水事故,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很多事情,他們都已不願回憶。」

更有的老知青說,電視劇很好看,但是現實卻並不那麼美好,還有人因為生病或事故,把20多歲的生命留在了那片土地上。而這悲傷的歷史在劇中沒有展現。

也許隨著劇情的進展,人們還會有新的認識和發現。

責任編輯:覃心怡

 

相關新聞
胡平:知青一代愧對鄉親
大陸知青赴緬甸「解放全人類」命運淒慘
老知青三十年後維權為何更難(1)
老知青三十年後維權為何更難(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