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決定國企改革 大陸央企狂甩資產

人氣 6

【大紀元2013年1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在政策支持及利潤獲取上有絕對優勢的央企與國企,卻仍高喊虧損。各家央企在年末最後兩個月裡頻繁做資產變動,有的子公司成立20天就轉手。或因中共三中全會決定國企將上繳30%的利潤,中共權貴把持的國有企業提前佈局轉移資產。

央企做資產減法變賣公司

11月13日晚間,中國鋁業發佈關於中鋁香港擬向中鋁海外控股轉讓股權及銀行貸款的獨立財務顧問意見,這也是一個多月以來中國鋁業關於轉讓持有西芒杜項目中鋁鐵礦65%股權的第六條公告。

中國鋁業、中海集運等7家上市公司分別都有處置資產的情況,截至第三季度,7家公司包含已處置和擬處置資產估價達284億。

在政策支持、資源傾斜及利潤獲取有絕對優勢的央企與國企,卻仍高喊虧損。聲稱虧損額度較大的這些央企,基本集中在交通運輸、機械製造、化工和有色金屬四大類,交通運輸中又以航運業居多。

中海集運今年兩度出售盈利能力較好的碼頭資產,若交易完成,合計增利達11.3億元,但在其背後是三季度財報顯示的16.7億元巨額虧損。

中海集運11月21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方式,轉讓上海中海洋山國際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以及上海崢錦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崢錦實業)100%的股權。

作為此次出售標的之一的崢錦實業11月1日才剛剛註冊成立,註冊資金3000萬元,11月15日,中海集運又對崢錦實業實物增資了5000萬元。而不到20天中海集運卻決定將其轉讓。根據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於2013年11月18日出具的《審計報告》,崢錦實業2013年11月15日經審計資產總額為3.73億元,負債總額5.41萬元

中海集運表示國際航運情況不好,但另一端是國際航運巨頭在如此不好的大環境下,依然盈利。馬士基航運交出靚麗三季度財報:當季實現營收68億美元,淨利5.54億美元。一位馬士基的員工稱,中國航運企業的巨額虧損和公司管理有一定有關係。

官方數據:央企虧損 國企利潤低

根據WIND數據統計,由中共國資委控制的113家央企,其中已上市公司的財報顯示,前三季度虧損的達50家,總計虧損194億元。

中共財政部20日發佈1-10月國企經濟運行數據。1-10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377010.5億元,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9707.8億元,同比增長10.1%。

19707.8億元國企利潤中,中央企業14232.8億元,同比增長13.9%;地方國有企業5475億元,同比增長1.1%。中共財政部財科所國有經濟研究室主任文宗瑜表示,從數據看,整個國有企業經濟增長乏力。

國有企業發展的弊端凸顯,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提出,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財政比例,到2020年提到30%。

由中共權貴把持的國有企業,或因改革觸碰到其切身利益,從而提前做出回應,減少資產規模並轉移資產,利用財務手段使財務報表上的利潤額降低,進而規避《決定》中提出的「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財政比例」。

提高國企利潤上繳比例曾被阻撓

據大陸媒體11月22日報導,有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成員披露,中共國資委前主任蔣潔敏落馬前曾是起草組成員,對於30%的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他一開始就激烈反對。國資委還曾專門去中財辦表達部門意見,但最終30%這一具體數字仍然寫入《決定》。

最近兩年,雖然國企上繳七八百億元的利潤,但大部份返還給國企用於補貼,真正用於公共財政的數字,在2011年只有40億元,2012年50億元。

大陸經濟學家茅於軾認為,因涉及龐大的利益集團,國企改革難度大。上市國企董事長和高管都是政府委派,並非股東會選出,他們的年薪動輒數百萬元,甚至千萬元。並與政府互相勾結,要改革談何容易。

中共把自身的執政基礎牢牢扎根在經濟的土壤裡頭,中國經濟各領域都被中共權貴把持,尤其江澤民在位時期以貪腐治國,同時以親信控制油水最豐厚的領域和部門,形成的利益集團攫取大量國民財富。

面對內外交困的政治經濟形勢,中共當局再次被迫釋放出啟動改革的信號。中共當局所有經濟方面的改革都將觸動江澤民集團的利益,因此三中全會也成為了習近平、江澤民對決的會議,而國企改革更是其角逐點。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三中全會中共再提國企改革 目標直奔「大老虎」
三中全會國企改革 江澤民擔心的事情要發生
三中全會中共各派對決 國企三角債是中共致命點
三中全會習江對決 習近平「不再摸石頭過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