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宇航員解答人們好奇問題 相信外星人存在

人氣 85

【大紀元2013年11月27日訊】(大紀元英文版獨家報導)美國前宇航員湯姆.瓊斯(Tom D. Jones)博士曾為NASA出過4次太空基地的任務。在他的任務中,他領導過3次太空步行,在太空中停留了整整53天。瓊斯同時是一位科學家(擁有天文科學的博士學位)、作家和飛行員。近期他接受《大紀元時報》記者Tara MacIsaac專訪,回答了讀者很感興趣的一些提問。

一天觀日出16次 絕妙令人落淚

對於在太空中觀賞軌道日出時有甚麼感覺?瓊斯博士說:「這是我最美好的太空回憶之一,我在一天內觀看16次日出和日落。它發生的非常急速,從黑暗到像白天一樣全亮只要30秒,比起在地球上觀看日出,軌道日出要快得多。」

他還說:「真正令人屏息的是那絕世的色彩。原本是一片黑暗的星球和夜空,然後突然看見像知更鳥的蛋青色微光出現在地平線。當太陽開始升起,顏色便轉變成金橙色。你會先看到燦爛的黃白色光芒,然後是真正的太陽出現在大氣層之上。接著,大氣層開始變化成繽紛的彩紅色彩。」

「結束時,顏色從橙色、金色、燦爛的黃白色到純白色,那時光的強度明亮到你無法直視。太空中沒有大氣層的過濾,即使太陽眼鏡也無法保護你的眼睛。所以,無論從物理上或心理上來說,這景象都會讓你落淚。」

宇航員如何上廁所?

有人不免好奇:太空的便壺如何使用?如何處理排泄物?瓊斯博士說:「基本的概念是,浴室裡沒有地心引力讓任何東西流向它本來應該去的地方。工程師使用流動的氣流取而代之,一系列的風扇會將尿液從你的身吹引到由軟管連接的儲存槽,固體的排泄物會從你的身體吹走到手拿的罐子。」

「在太空站,罐子滿了之後就會被密封放置在一個拋棄式的機艙。太空船返回地球經過大氣層的途中,便會拋棄裝載全體太空員固體排泄物罐子的機艙,讓它燃燒殆盡。我的一位朋友曾開玩笑說,當你坐在客廳,陽光穿透房間,看見灰塵顆粒懸浮在空氣中,那正是來自太空人的禮物。」

太空垃圾問題嚴重

記者問道:你看過太空垃圾嗎?情況有多糟?他回答說:「有的,太空中最要命的東西其中之一就是太空垃圾、太空殘骸。它們有兩種來源:一種是被遺留在軌道上的人造物,它們不斷漂流,有的可能會跑進太空艙。另一種是自然形成的殘骸,來自每小時40,000或30,000英哩呼嘯而過的小行星和彗星。」

「即使一個很小、沙子一樣大的太空碎片,來自太空垃圾或彗星,如果碰到你,它都有足夠的動能穿透你的太空衣。如果他夠大,他實際上可以穿透機艙。所以太空垃圾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航天國家基本上同意不再遺留會在太空中漂流數十年的空火箭筒或廢棄衛星到軌道上。目前有一個計畫,每個國家將讓他們的衛星在完成任務後去軌道化,這些衛星會被拉回大氣層或是飄向更高、無害的其他軌道。」

「10年、20年或30年後,太空垃圾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直到那些玩意兒飄到大氣層然後起火燃燒,那麼它們就會開始被清理乾淨,但是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仍然是一項挑戰。」

「2001年,我和我的組員要運送到太空站的模塊,外頭就有盾牌和盔甲抵禦太空殘骸。這事嚴重到我們必須保護太空船不被它破壞。」

太空電影逼真 太空之旅值回票價

關於《地心引力》(Gravity)這部電影,瓊斯博士表示:「自從電影《阿波羅13》以後,那應該是15年來我看過最好的太空電影。電影在物品外觀的表現是超現實的,例如地球和太空船,精準度都有非常不錯的呈現。」

「還有電影裡東西漂浮的樣子,例如無重力的物體和繫鍊,表現得非常像我在太空中所看到的樣子。不過電影一開始太空垃圾的場景,我認為誇大了。過去確實有一些無人駕駛的衛星被太空垃圾摧毀,但並不是像在電影片頭那樣,一個噴射暴風一瞬間就把所有東西消滅。」

關於太空之旅的昂貴花費是否值得?他說:「太空之旅是一張通往光明未來的門票。我們從科技、工程發展,以及克服太空中所遇到困難的辦法,都能直接回饋如何解決地球上的問題。」

「例如,支持太空人在太空站的生命維持系統、污水處理和廢物回收的方法,都能直接在地球上應用。」

「資金其實是運用在地球上,我們沒有將大把鈔票撒到外太空,我們將錢用在訓練上,以及找到地球上能夠解決艱困問題的人。我們應將解決棘手問題視為己任,那將促使我們整個教育、工業和經濟系統更加充滿活力且蓬勃興旺。」

確信有外星生物

對於幽浮這個許多讀者關心的問題,他回答說:「我時常被問及是否看過幽浮。在太空中的53天,我沒有見過任何不尋常或無法解釋的事,當然我盡可能有空就會往窗外看,因為想要欣賞我們美麗的地球以及太空船外面的景色。」

「我確信銀河系中存在著其他生命,甚至我們的太陽系也存在著其他生命,最有可能的是在火星,因為火星擁有與地球相近的地心引力和大氣層。」

「過去,火星的地表很有可能是溫暖潮濕的。我們知道火星上仍然有以冰的形態存在的水分,因此,邏輯上我們應該去火星探索,尋找看看能否發現其他生命存在於我們的太陽系。」

「另外一些地方,例如在木星和土星的衛星上,也極有可能發現生命存在。如果能在我們的附近、我們的太陽系發現其他生命,那麼我們不難想像銀河系裡有多少有存在生命的星球。我之前提到,銀河系中有400億個像地球一樣的星球,處在不是嚴寒也不是酷熱的地區,正好適合生命存在。」

對於接觸外星人這個問題,他表示:「我會非常滿足於只透過無線電交談。但我相信會有自願者承擔起這項有去無回的重任,與其他外星居民接觸。對人類來說,將會是一場多麼奇妙的冒險旅程。」

「與外星人會晤是展望,應該在我的有生之年會實現,不一定是面對面,但我認為我們能用無線電傳遞訊息,進行跨越銀河系的溝通。我們才剛剛開始傾聽外星人的聲音,20年或更久一點,而我們當然還沒有檢視整個銀河系。」

「銀河系中有1,000億個恆星和大約400億個行星,我們尚未藉由任何方式完成搜尋。在我的有生之年,我認為我們是有可能聽到來自宇宙高級智慧的生命所傳遞的訊息。如果這件事沒有發生,我反倒會覺得非常驚訝。」

太空艙窗外美景最難忘

當被問到發生在太空艙最難忘的3種經驗時,瓊斯博士說:「第一是太空艙窗戶外的景象,不斷變化著,永遠那麼美麗,無論白天或夜晚。我會熬夜不睡凝視著窗外,因為只在工作時欣賞這份美景,實在無法滿足我。」

「第二是友誼。我一直都在5或6人的航太小組,我們一起為了執行任務做準備,建立起非常深刻的友誼。我們彼此之間的連結很強烈,幾乎能讀出他們心裡的話。」

「如果要我想出難忘的第三種經驗,我想太空之旅最棒的事,大概是體驗像自由落體一樣自由的感覺。那會讓你覺得自己就是超人,或是感到真的可以飛起來。」

在談到太空出航後的宇宙觀時,他說:「在我最後一次的航太任務中,我想我對自己相貌的理解改變了。我在太空站外進行太空步行,協助設置美國實驗室而建立前哨基地,有幾分鐘時間,我在地球上空220英哩的地方看環視著宇宙。」

「我能看見地球和美麗的太平洋在我腳下200英哩的地方滾動,白天在這之上是金色的太陽能面板和漆黑的天空,我也能從地平線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我的眼眶中有淚,我感到自己無比的渺小和謙卑,但同時也感到非常幸運,擁有這樣的特權看到這場景。」

「人類當中僅有少數幾百人見過這樣的景色,我希望未來能因此大力拓展旅遊業。任何來到太空中的人,都會驚豔於宇宙的美麗,也會感到很榮幸有機會看見整個天體有多麼遼闊。」

「我們就像身處在太空沙漠的小小綠洲,而且我們在銀河系的邊緣。有太多太多值得探索,我認為這是人性的一部分,想要親自體驗,不斷拓展、探索和突破框架。你無法停止,這是我們的天性,要去探索真理。」

當他被問到若能重回太空中,他一定會去做哪一件事時?他說:「我會希望那是一項去另一個星球的任務。我在太空站成長,但是當我長大後,我的英雄是登陸月球的阿波羅號宇航員,我也想成為像那次登陸任務的一員。」

「我是一位小行星科學家,所以我非常樂意登陸鄰近的小行星,而我認為在10年內這是有可能發生的。NASA計劃捕捉一顆鄰近的小行星,把它帶到月球,讓搭乘新獵戶座號太空船的宇航員近距離觀察,學習如何從小行星上的水分製造火箭燃料。」

關於NASA前宇航員奧爾德林(Buzz Aldrin)發表可能接觸外星人的爭議性言論,他認為:「我們必須要求高度可信的證據,證明外星人曾來過地球,然而至今仍一無所穫。我們沒有發現任何一小塊太空梭,也沒有任何目擊證據足夠使人信服的。現在街上每個人都有手機,連宇航員也攜帶手機和平板電腦上太空,事實就是,我們沒有任何一張可信的照片。即便我們希望發現外星人或外星生命的證據(並且,再次聲明,我認為那會發生),但我不認為有任何外星太空梭曾造訪地球。」

「星際旅程是一項非常困難的技術,而且我們並不知道,在現有的物理法則之下,如何不花上幾百年的時間來完成一趟星際之旅。我認為,未來藉由無線電接收到外星訊息的機率很高,我們也應該主動追尋這些訊息。但我不認為我們真的看到了什麼,而我也不認為NASA目前有任何新的『知識』會影響到未來的計劃。」

對於國際間航太科學的合作成果被CIA運用在監控地球上居民這一點,他表示:「對目前的事件、國家安全局,或美國任何情報機構,我都不是專家,但是我們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在對其他國家進行情報蒐集,藉由監聽或是任何他們能取得資訊的方式。」

「當然地球上的人們會利用航太研究的發展成果,例如偵察衛星的使用。實際上過去50年來,它一直是維持世界穩定與和平的力量。如果國家能知道世界各地發生了什麼事,就不會太驚慌,並且會降低意外演變成戰爭的風險。」

深海探險與火星探勘

對於深海探索,他說:「相較於外部的太空疆域,我還沒想過內部的深海疆域。我對海洋歷史、沉船搜尋和海底尋寶都深深著迷,確實,我們對於月球和火星地表的了解,遠超過我們對自己星球上海底地表的了解。不過要製造可以偵測並且讓人長時間生活在海洋地底的機器,真的是一項非常艱鉅的科技任務。我認為,我們應該朝兩個方向都進行探索。」

「海洋地底有許多新的資源可以擷取。從海洋中,我們會找到許多關於過去奧秘的答案,就像從太空中,我們會發現許多關於未來奧秘的答案一樣。」

此外,對於火星探勘,他說:「我認為到了2030年,人類非常有可能登陸火星、火星軌道或火星的衛星。相較於讓宇航員真正踏上火星的地表,那應該是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技術上(讓人類登陸火星地表)可以說非常困難。現在我們就能讓小型機器人登陸火星,但是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讓大型居所和宇航員降落到火星地表上。舉例來說,這項技術的挑戰可能要到2040年才能解決。」

「我確信到了2030年人類就能造訪火星系統,我們將利用前哨據點俯瞰火星,解決利用當地資源製作火箭燃料的問題,並且發展讓人類安全降落到火星地表的技術。現在10歲的孩子,我們可以預見,在他們30歲或40歲左右的時候,他們將成為第一批登陸火星的宇航員。」

關於信仰的問題,他回答說:「回答這類關於信仰和宇航員的問題,我認為人們是帶著他們的個性與信仰離開地球進入太空軌道。我是一位天主教徒,離開地球以前,我的成長經驗就已經讓我擁有非常堅定的信念。」

「當我準備好要踏上第一次的太空之旅,是我的信仰幫助了我,讓我能承受家人與自己所背負的沉重壓力,並且取得成功。因為神,我能放下許多煩惱、擔心和焦慮,並且告訴自己:『神是萬能的,或許我不夠堅強能度過,但是神會為我安排一切。』」

「那真的幫助了我很多,也幫助我的家人很多。當我上了太空,就像我先前所說的,那令人屏息的美景會讓你產生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就像被贈予一份珍貴的禮物,對我而言,那是神所賜予的。我感到與神非常親近,我在回憶錄《漫步在天際》(Sky Walking)中寫道,信仰讓我對太空中的一切經驗懷抱著感激,信仰讓我放下焦慮、壓力和緊繃。那是一段讓我的信仰更加堅定的經驗。與其說是新的發現,更像讓我再次確認,早已堅信不移的事。」

對於政府開放太空探索權利的問題,他說:「太空旅遊業將是很棒的發展。回到1920年代,當時只有政府能掌握飛行,並且將之用於戰事,而現在我們有航空郵件,飛機也第一次作為經濟使用。二次世界大戰前,我們已掀起在飛行旅遊的熱潮,到現在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繞著地球飛翔。」

「航太旅遊也會是同樣的情況。讓接觸太空成為每一個人都能擁有的個人經驗,並且利用這個通路,在太空進行工業化、建立工業園區和經濟體,會是21世紀經濟成功的關鍵。想像挖掘行星中的財富,我們在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但是在太空中是無限的。」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太空探險  美富豪新時尚
太空人懷著「迷信」進入浩瀚太空探險
想漫步太空嗎﹖ 太空探險公司為您提供機會
太空探險 生死倫理大哉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