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誰在反腐?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2月01日訊】迄今為止,真正的反腐,其主體力量不在官府,而在公民社會和民間智慧。而官家,只是在民間的輿情壓力之下被動地相機行事,且戰且退地艱難扼守著全線潰爛的執政底線。

近年在相對寬鬆的中國民間網路論壇上,從來不愁沒有貪官淫亂腐敗的驚人素材。但幾乎沒有一個貪官是由官方機構和媒體首先「爆料」出來的。那些貪官污吏們,總是被不知名的線民們次第揭出老底,而高喊反腐卻越反越腐的官府,只能在鐵證面前被動地接招,被動地搪塞,被動地處理。這就是統治集團一以貫之的反腐三部曲。

如2012年8月安徽省廬江縣委書記王民生等男女的豔照合影,一開始該縣官方指使當地警方對外宣稱是普通線民經過PS合成的惡搞,並威脅「將追究發帖人責任」。但隨著線民將事實真相一步步揭開,當地官方便只得退而求其次地承認照片屬實,終於在強大的網路輿論壓力下尷尬表示將「嚴肅處理」。

再如西安的「表哥」楊達才被線民搜出所帶手錶從每塊2萬到13萬不等的價錢,進而追問一個公務員可以如此豪奢,所得何來?但一開始西安當地政府仍不聞不問,照常讓「表哥」按時上下班,而且陝西財政廳居然還頂住線民壓力聲稱「表哥」「工資不屬於可公開專案」。但最終還是在一張張放大的名貴手錶照片鐵證面前,被動地承諾將對表哥「立案調查」。

從「表哥」楊達才的昂貴腕錶,到重慶廳官雷政富的淫照視頻,再到最近官至副部級的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被門下博士情婦揭出花樣翻新的「開房」淫亂經歷,人們在民間網路上看到的貪官現形記一次比一次精彩紛呈,然而這都不是官方「反貪局」的功勞,而是無數線民在封不住的互聯網上執著反腐的成績。每次線民把一個個貪官情婦晾曬出來,緊接著千千萬萬的線民就形成了一股強大的輿論攻勢,官方這才狼狽不堪地出面承諾立案處理。單個的線民很聰明但也很弱勢,互聯網卻把這聰明與弱勢彙集成了一股強大的輿情力量對付強權的腐敗。

所以,今天的反腐,與其說是中央政權在反,還不如說是線民依靠無所不能的互聯網在反。即使是現在天下無人不曉的「王立軍事件」,從一開始官方也是極力避免對公眾直陳真相,而是冠以「休假式治療」的含混措辭加以掩飾,直到成都的美國領事館在其官網上公開證實王立軍申請政治庇護一事,官方才被迫出面承認重慶副市長王立軍的確在美領館逗留了24小時。

當官府被線民們質疑到不能不出來表態回應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接招辦法,不是主動承認,而是先匆忙否認,繼而閃爍其詞,最後灰溜溜地處理。線民的網路反腐行動往往採取「人肉搜索」的方式,將網路技術搜索的資訊和線民提供的資訊整合在一起,從而形成完整的資訊鏈,構成一種特殊的「資料庫」。事實上,據中國網透露,由互聯網揭露出來的舉報腐敗案件占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案件的70%以上,在有些地方甚至高達95%以上。由此可以預言,未來中國的成功轉型,必將記下互聯網功不可沒的一筆。

近年來網路微博的普及,更成為線民反腐的新利器。有線民如此生動地讚頌微博的功勞:「1、微博是腐敗的曝光機;2、微博是謠言的粉碎機;3、微博是真相的挖掘機;4、微博是自由聲音的發動機;5、微博是民眾微言的呼吸機;6、微博是社會空氣的清潔機;7、微博是事件記錄的影像機;8、微博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永動機……」

從一黨專制的官方角度可以理解的是,今天的腐敗,已是眾所周知的制度性腐敗,而不是偶發性的零星腐敗。套用民間網路上的說法,就是「一窩窩的腐敗」。一個國家,一旦發展到全面腐敗,那麼,任何官員,任何機構,任何環節都必然盛行權錢或權色交易的潛規則,因此這個國家也就不可遏止地進入了十分危險的境地。

據美國《外交政策》期刊前不久公佈的二○一二年備受矚目的十三件大事中披露:美國預測中國內亂一觸既發 ,中華民族危在旦夕!中國執政者全面腐敗,腐敗已經成為在中國從政的根本動力,層級越高,腐敗程度越高,即使在享受了最高級特權的所謂「一級國家領導人」中,也幾乎數不出家人不腐敗、不受賄、不斂財和沒有巨富的例子,中國最頂尖的權貴家族,恰恰就是他們自己。如省部級大貪官——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曾供出,他若不出事,下一步已準備好了兩個多億,再買一個副總理當一當。但事到如今,他想把買副總理的錢向誰行賄?他買的鐵道部部長又是由誰受的賄?每到這些關健時刻,關健人物就被深藏!誰能說清楚其後臺有多大?這樣的反腐倡廉有何意義?

由此可知,中國腐敗已經形成上行下效,政府各機構中大貪小腐,無處不在,小到村官,大至高幹,彼此握有腐敗把柄,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無法根治的地步。當局高唱的所謂「反腐倡廉」,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的忽悠把戲。即用聽話的貪官,來殺不聽話的貪官,根本不能標本兼治。而且,當局繼承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厚黑學,大量任用貪官,因為只有與本官同流合污,罪於一身,才會死心塌地與體制共存;而殺貪官只是在民眾反對腐敗形成一種風潮時才會發生;懲治貪官只不過是為了安撫民怨,找幾個傻瓜而已。就像網上諷刺的一樣:「一群嫖客去抓另一群嫖客,俗稱掃黃;一群流氓去打另一群流氓,俗稱打黑;一群貪官去查另一群貪官,俗稱反貪;一群屁民去搶另一群屁民,俗稱城管;一群造假者去吹捧另一群造假者,俗稱學術交流;一群腐敗分子去宴請另一群腐敗分子,俗稱慈善晚會。」

腐敗雖然表面上似乎不受法律保護,但往往得到體制的一些庇護。正如作家慕容雪村在《沒有一條路是清白的》一文中所感歎的:「在我很天真的時候,曾以為中國的高層是真心反腐,只是他們的下屬執行不力。後來,當我看到貪官的家產越來越驚人,看到各級官員都反對申報財產,看到媒體報導貪腐案件時的種種限制,我終於明白,這個國家沒有人真心反腐。這個政權需要腐敗,甚至鼓勵腐敗,腐敗就是它天然的潤滑劑,一日無腐敗,則一日不得運轉。」

當局若要真心反腐,就必須首先解決官員財產置於超脫黨派利益之外的廉政機構進行定期公示這一核心問題。其次,必須解決新聞、言論和出版自由的天賦人權問題。否則在一個沒有監督的體制下,官場就像是一個糞缸,每一個掉進去的人都是臭的。也許每一個腐敗分子本質上可能是好的,但是這個體制必將其逐步變為貪官。

只有真正做到「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腐敗的溫床;只有使司法機構無條件地受制於通過真正的民主競選程式產生,才能讓「人民代表」真正體現人民的意志;只有建立與世界普世價值相適應的、開放的、相互制衡的監督機制,才會極大地增加權錢交易、權力尋租的成本,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腐敗的蔓延,從而使中國人實現像奧巴馬於2013年1月22日宣誓連任總統時所指出的「所有人都生來平等,他們都擁有相同的生命權、自由權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只有使每個公民都真正享有絕對公平的司法保障和憲法所賦予的民主自由和公民權益,政府官員才不得不「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然而,現在的中國大陸離老百姓夢寐以求的那一天還十分遙遠。因為現在連反腐都只能依靠互聯網的這個政權,對建立獨立的司法體系還根本沒有興致,故一黨專制之下的反腐工作,依然只能是新政之下的皇帝「新衣」。所以,現在的中國民眾對政府官員已完全失去信心。

如果真用體制內堪稱雄厚的資訊和人力資源,當然毫無疑問會比互聯網上的反腐力度更卓有成效得多!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個政權絕不願以執政地位動搖的代價來反腐。因為這是它的底線倫理。正如有線民調侃曰,「談民主,直選你不敢;談公平,三權分立你不敢;談公正,資訊公開你不敢;談公開,全面報導你不敢;談歷史,還原真相你不敢;談腐敗,公佈財產你不敢……」但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張維迎在中國《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12年度觀察家年會暨第二屆中國改革峰會」上提出的一個頗有意思的觀點稱:如果腐敗問題不解決,可能會亡黨,但是不太可能亡國……

綜上所述,迄今為止,真正的反腐,其主體力量不在官府,而在公民社會和民間智慧。而官家,只是在民間的輿情壓力之下被動地相機行事,且戰且退地艱難扼守著全線潰爛的執政底線。

--轉自民主中國

相關新聞
野火:看不見的巨大差距
野火:中國仍然是個「毛鄧(矛盾)社會」
野火:一個冷血的微笑能夠隱藏多少秘密?
野火:權勢利益集團是阻礙一切改良舉措的絆腳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