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科技能抵禦外來星體撞擊嗎?

人氣 15

【大紀元2013年0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隕石擊中俄羅斯的場景讓人想起好萊塢災難片。位於俄羅斯莫斯科以東約1500公里的車裡雅賓斯克州星期五上午遭到隕石碰撞,並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大約在當地時間9點多,清晨萬里無雲的天空出現一道隕石劃出的軌跡,從東北向進入,延伸到西南。

但這還不夠。歐洲航天局ESA說,小行星「2012年DA14」今晚將在德國時間20.40時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它只出現在東方的地平線上。

德國「明鏡週刊」報導說,這兩個案例表明,小行星碰撞地球的危險性是真實的。雖然體積大的行星接近地球的可能性不大,但小型的一樣能製造危險。多車裡雅賓斯克流星爆炸,衝擊波震碎玻璃,導致近千人受傷。回顧地球歷史,也發現隕石撞擊後引發全球性災難的線索。眾所周知,恐龍滅絕已被歸因於6500萬年前的10公里直徑小行星撞擊地球後造成的後果。

早期預警系統已經存在,但還需要改善。美國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用望遠鏡監視許多小行星,並計算出它們的軌道,因此,可能預告撞擊日期。不過很不容易。望遠鏡跟蹤500米以上的星體還行,小尺寸星際來客則對它很困難。直徑150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就會產生破壞性的後果。

歐洲航天局ESA一位科學家說,「目標是對超過150米的所有星體編冊。不過很難發現​​這些小行星。許多對像非常黑暗。」這些個宇宙子彈數量龐大。 「可能有數以萬計的直徑超過150米的小行星,能穿越地球軌道。」

如何防禦呢?科學家提出「重力牽引機」方案,在小行星仍然遠離地球時使用引力體吸引小行星改變軌道,避免碰撞地球。

或者使用「動能撞擊」:這種方案中,引力體不是慢慢接近小行星,而是撞擊它,從而改變小行星的路徑。在這個概念中,美國航空航天局已經獲得了實際的經驗: 「深度撞擊(Deep Impact)」任務中使用了引力體撞擊「坦普爾1號」彗星。彗星路徑的確改變了,但並不實用。

這兩種方法都有一些共同的缺點:必須在預測撞擊發生的數年之前進入行星的路徑才有效。因為改變小行星路徑的作用太小,就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達到避免碰撞地球。

但是,軌道計算不是完全準確的。提前10年或20年即做出預測還不現實。改變星體的路徑甚至可能增加它的危險性。

還有另一種策略:炸掉小行星。將小行星分裂成許多碎片,它可能仍然撞上地球,但後果不那麼嚴重。這也將是一個巨大的工程,ESA科學家稱它為「下個世紀的任務」。

對於提前發現俄羅斯車裡雅賓斯克這樣的隕石則無能為力。隕石可能很小,只有幾米長。提前發現直徑只有幾十米的小行星,也純粹是碰運氣。

(責任編輯:童尚)

相關新聞
小行星撞地球  驚險一瞬間
科學家:六大災變危機 威脅地球安全
阻彗星撞地球 蓋茲捐3.24億蓋太空望遠鏡
末日研究/月球方舟 地球文明最後聖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