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記者去災區不是「添亂」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4月22日訊】4月22日,大陸媒體人左志堅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發表題為《記者去災區不是「添亂」》一文,內容闡述,在災難現場「記者添亂說」是種典型誤區,信息的核實、發佈、傳播需要專業媒體人來操作,才能提供對救援決策,合理物資分配有價值的準確信息。只要是在一個文明社會,媒體的輿論監督價值,在災區中會更重要。

此前,作者一篇《關於地震與救災的常見誤區》對五年來災難報導做了一次小結。該文在新浪微博轉發8萬多次,許多媒體轉載並約訪,傳播力超出預期。由此,作者反思,為甚麼在他以為是常識的東西,那麼多人當新聞一樣拚命在轉?

文章認為,這裡面很大一個因素,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的原因,自然與記者的報導不充分有關。

所謂「記者添亂說」

文章認為,「記者添亂說」也是一種典型誤區。不光普通網友,就是高級官員也會有這種觀念。2008年5月,作者和救援部隊一起徒步進映秀時,正好遇到一位軍區司令,他坦率地說記者不應該這個時候過來,會擠占救災資源。

作者背了三天的食物和水,而且還帶了睡袋和很多藥品。但是總被認為,進出災區總歸要占道路。這位將軍是來考察路況,準備修路的,那時候大型器械無法進入映秀,是個很大的問題。但幾個記者不可能影響到他的修路大計,因為那時漫山都是各種救援隊伍,交通全部靠走。

2010年,玉樹地震後,作者和同事第一時間直奔高原。等他們熬完高原反應,快進城時就發現,已經堵車了。是的,有些擁堵本來就存在,跟記者去沒去沒有關係。

人們通常忽視信息軟力量價值

作者引用《南方週末》曹筠武的一篇文章的觀點,「在中國權力差序格局制定的資源分配體系中,媒體和志願者的排序往往處於末端。舉例來說,如果一個路口實行交通管制,絕大部份記者和志願者的資格是最後通過」。

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作證這一觀點。「2008年那次,我徒步進映秀之後,裡面電力和信號全無,又要搶著發稿,只能徒步再走回去。徒步三個小時後還要搭一段衝鋒舟,得搖號,最後我同去倆同事沒搖上,就捲了衣服在陰冷的渡口睡了一夜。重傷員和醫療人員則飛機往返,絲毫不受影響。

是的,如果我不去現場,可能會有一個災民可以先出來;但我帶出來的信息及其為災區帶來的社會資源,我認為是遠遠超過前者的。光我帶進去的藥品,以及回程時交給災民的現金,也能抵消掉我對災區資源的擠壓。」

「到玉樹地震的時候我更有經驗一些。一出西寧機場,就採購了大量的食物和藥品,把越野車全部填滿,最後這些物資大部份給了災民。那次,我們帳篷邊上駐著《南方都市報》的隊伍,他們是自己帶了小型發電機上去的。這顯然也是汶川震後的報導經驗,儘量不擠占資源。」

「其實,就記者的職業角色而言,他帶回來的信息,就已經遠遠超過所謂的『擠占』。人們通常會更重視實物資源,卻忽視了信息這樣軟力量的價值。」

記者在災區的作用

地震的前三天,重心在救人,這個時候,記者的角色就已經在起作用。文章強調了一個重要的觀點:資源是隨著信息走的,沒有透明的信息,就沒有合理的資源分配和最優的救援效率。

作者認為,有沒有媒體在場,救援隊的工作激情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媒體的在場,也能起到輿論監督作用。許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只要一地震,所有人都會善心大發,其實災難後的醜惡也不少見,仍然需要監督。

作者表示:「最有資格評判這個問題的,既不是網友也不是官員,而是受災的民眾。我在災區這麼多次,沒有一個災民說厭惡記者的,他們會非常積極地為記者指路,他們很清楚,有沒有記者在場,救災資源的分配會完全不一樣。」

「認識信息的軟力量,就應該很容易理解記者的工作。真正的問題,不是記者要不要去現場,而是記者應當如何報導災難,以及災難報導時的倫理問題。這些也基本有共識了。」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防地震  北市演習提升救災能力
【網聞】地震過後 富了誰?
維基解密:汶川地震 溫家寶批評軍隊惹惱高層
東京防災公園 遇地震變指揮中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