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污染 中國最大水稻產區毒大米鎘超標50%

人氣 50

【大紀元2013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近日,廣東再曝大米鎘超標事件,部份大米鎘超標50%。有米廠老闆表示,每年產米三、五千噸,並非全部供往廣東地區。中共當局刻意隱瞞關鍵信息令民眾感到不滿,民眾亦懷疑中共當局充當「保護傘」。

大米鎘含量超標,主要是土壤中鎘含量超標引起的植物吸收,重金屬汙染或過度使用化肥是其原因。人在食用這種鎘含量超標大米之後,鎘在人體內會導致患骨痛病。鎘對身體危害最嚴重的是結締組織損傷、生殖系統功能障礙、腎損傷、致畸形和致癌。

大米鎘超標被曝是普遍現象 農、商深受影響

5月17日晚,在民眾和輿論的壓力下,中共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稱「廣州食藥監局」)公佈了鎘超標大米的產地,8批中有6批來自湖南,「毒大米」再度成為食品安全的輿論中心。

據大陸媒體報導,涉事米廠地區的糧食生意人都慌了神。廣州的採購商拒付湖南攸縣大同橋鎮大板米廠劉老闆的大米錢。他出產的大米已被廣州相關部門查封。現在,廣東沒人要湖南大米,廠裡工人全歇了。

湖南華湘米業負責人唐平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其實大米的問題很早就有,因為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重金屬汙染是難免的。再加上一些農民過量用化肥就會有這樣的結果出現。

他說:「都說湖廣熟天下足,湖南是中國最大的水稻產區,如果當地農民種出來的糧食沒人要,企業可以選擇不在當地收購糧食,而最受影響的還是農民。」

有米廠老闆稱,每年產米約三五千噸,並非全部供往廣東地區。自己生產的大米,當地自檢,鎘含量超標約50%,這是普遍情況,大家都知道,生意照做,本地人也照吃。

湖南蘭溪米市是中國最大的大米交易市場,在三月份被揭露上萬噸大米重金屬鎘含量超標。受此事件影響,蘭溪米市大面積停工,上市企業受到波及。

在蘭溪米市經營銀河米業的張健仁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說:「重金屬汙染嘛是有一點,本地質檢部門都知道,如果嚴格查起來那都得關門了,這全國最大的米市帶來很大的效益啊,所以質檢的睜一眼閉一眼就算了。」

中共當局被質疑充當不法者「保護傘」

關係民眾食品安全的信息本該讓全社會知悉並加以利用,但如今卻成了中共有關政府部門「不能說的祕密」。5月16日,廣州對餐飲環節食品抽檢,四成五的大米和米製品被檢出鎘超標。對於廣州具體哪些餐飲單位的大米鎘超標不合格,廣州食藥監局負責人稱,只公佈數據,具體名單「暫不便公佈」。

該局回應稱,其中米及米製品的鎘含量抽檢(註:鎘含量不合格,即鎘含量≥ 0.2mg/kg)是該局對部份餐飲單位進行的針對性抽檢,不代表廣州市整體情況。

在該局的回應遭到質疑後,17日晚,廣州食藥監局公佈了四家被檢米及米製品鎘超標的使用單位及其鎘含量,廣州市太洋海鮮酒家有限公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食堂、廣州市海珠區燕南飛美食店、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第一食堂四家單位榜上有名,其中太洋海鮮酒家的米中鎘含量最高達0.4毫克/千克,是國家標準限值的兩倍。但是廣州食藥監局仍舊沒有公佈不合格米及米製品的品牌及生產廠家。

在又經歷了一天的輿論拷問之後,18日晚,廣州食藥監局公佈了不合格米及米製品的生產廠家及品牌情況,但是對於產品流向及查獲數量則仍未公開。

廣州食藥監局公佈抽檢公告,但是其中消費者真正需要的信息卻被隱瞞。有關專家表示,這種行為涉嫌違法。

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峰劍表示,根據《食品安全法》,食藥監局公佈的信息讓消費者無法準確、及時獲知相關不合格產品的信息,從而使消費者喪失了知悉並及時主動避免食用相關不合格產品的機會,食藥監局的行為明顯違背了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前述法律規定。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劉俊海認為,食藥監局抽檢的餐飲場所,都是人員聚集較多的公眾場所,不合格食品隨時可能引發食品安全事故,而檢測出來有不合格產品之後還加以隱瞞,則更易導致公共安全事件。

對此亦有民眾質疑,廣州食藥監局故意隱瞞重要食品安全信息動機,是維護善良老百姓的健康重要,還是維護生產不合格食品的企業重要?是甚麼原因促使食藥監部門充當不合格產品的品牌和生產廠家的「保護傘」?

有深知內幕人士揭露稱,一般情況下不會突然引發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造成嚴重後果,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迫於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的壓力,於是對食品企業的違法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身既不易受到法律制裁,也能保住「烏紗帽」。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中國一成毒大米 可致軟骨病 無人問津
40%大米鉛鎘超標 拿甚麼救贖食品安全
探詢鎘大米的後事 (上)
探詢鎘大米的後事(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