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法

教出好兒子一點都不難(十)

問題應對(5)

作者:彭菊仙

從小教育、積極協助,防止孩子成為霸凌者

容易成為霸凌者的孩子,有以下特質:

沒耐心、魯莽、具有支配力、容易感到挫敗、對他人缺乏同理心、缺少父母的溫暖關愛。

很多人都以為霸凌者是人際關係受挫的「獨行俠」,事實上剛好相反,霸凌者很可能是班上的風雲人物,但因觀念偏差,而習慣以暴力來維持優越感。也有人誤認為霸凌者多半是家裡疏於管教,但研究顯示,往往是父母認同體罰、以權威壓迫孩子,才會使這些孩子從小就認同以暴力處事是正當手法,而變成小惡霸。

此外,電子媒體充斥侮慢低俗的言語霸凌,也會讓孩子誤認為譏諷、粗口是幽默感的表現;而且男孩都喜歡看動作片,過度接觸暴力故事與畫面,不自覺就會開始認同而模仿。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就是霸凌者,要積極介入協助;根據調查,在中學時期會霸凌他人的孩子,六○%會在二十四歲之前發生偷竊、吸毒、傷害等犯罪行為。要預防孩子成為校園霸王,則要從小灌輸他們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了解:「使用暴力並無法解決問題」;以強大欺壓弱小一點也不「酷」,幫助弱小才能贏得真正的尊敬。

除了肢體霸凌,不動粗手的言語霸凌更為普遍,即使沒有造成身體傷害,但受害者被排擠的效應會因為無人阻止而快速蔓延,自己的孩子也可能因一時好玩湊熱鬧,成為幫腔助興的加害人之一。因此,平常就要告訴孩子,不要因為身體的特徵、成績、家庭背景等而嘲笑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缺點和特點,應該互相尊重和欣賞。即使是自己的好朋友聯合起來排擠某個人,都必須勇敢地跟好友說「不」,不要隨之起舞!

─ ─摘自:《教出好兒子一點都不難》野人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