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錢荒」還會捲土重來?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09月05日訊】今年6月,「錢荒」一度推動短期借款利率逼近30%,引發中國大陸股市、債市全面跳水。步入9月,貨幣市場6月的「錢荒」事件還會再度上演嗎?

華爾街日報5日報導,造成當時「錢荒」的誘因是錯綜複雜的,分析師們將其歸納為如下五大主要因素。其中一些因素似有死灰復燃之勢。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經濟學家、目前供職於Emerging Advisors Group的Jonathan Anderson稱,本季度末利率出現劇烈波動的可能性非常大,他認為「錢荒」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1、資本外逃

由於貿易順差巨大、外資企業競相湧入中國設廠,中國一直以來都習慣於資本流入本地。不過,這種資金流動在6月份發生逆轉,因當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暗示將很快開始縮減購債規模,而正是這種超寬鬆貨幣政策導致大批美元流入了新興市場。中國金融機構6月外匯占款減少人民幣412億元(合67.3億美元)。

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資金繼續流出中國,規模達到人民幣245億元。考慮到投資者人氣仍較為脆弱,加上美聯儲正躍躍欲試縮減購債規模,因此很可能再度出現資金外流現象。

2、季度末的現金需求

中國金融體系不得不定期應付流動性吃緊問題,因為銀行業會在每個季度末改善貸存比,以滿足監管要求。按照Bernstein Research的Mike Werner所說,小銀行通常能夠在季末前及時地將貸存比降低5%-7%。考慮到中小型銀行目前的存貸水平,這可能意味著最多需要從貨幣市場借入人民幣1.6萬億元資金。

3、理財產品到期

中國銀行業已大幅擴大了理財產品和短期投資產品的規模。這些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和存款類似的安全性,但收益率更高。據惠譽(Fitch Ratings)估計,截至3月底,中國理財產品餘額超過人民幣10萬億元。Bernstein的Werner說,假如銀行業不調整自身行為,後果將很嚴重,但這是否意味著銀行真的會這樣做,他覺得不一定。

4、財政存款減少

政府部門在季末臨近時取款也增加了季節性的資金需求。政府部門在6月份提取了人民幣1,219億元存款,在中國央行試圖安撫市場時又存入了資金。在過去三年中,財政存款規模在9月份的平均降幅達人民幣9,870億元。

5、大型銀行的行動

中國央行在6月份時不願向市場提供流動性資金,這令所有人感到震驚,不過現在的數據顯示,央行還是動用了其資金,向現金拮据的銀行提供了人民幣4,330億元貸款。但這會影響該行打擊金融投機以及放慢貨幣供應增速的目標。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周永康兒子在澳洲賭場的享樂祕聞
李克強經濟受阻 習李王鐵三角成型
大陸工業微利或虧損  新增利潤被中共權貴掌控
中國中小企債券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