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國金融崩潰第一槍 中誠30億血本無歸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雙報導)隨著2014年1月31日兌付期將近,中誠信託旗下規模30億的礦產信託,因融資方振富能源實際控制人因民間借貸,早已身陷囹圄、名下礦產停產且債台高築,中誠信託面臨無法從融資方獲得資金的噩夢。

市場擔憂,中誠信託面臨30億「剛性兌付」恐血本無歸;也有分析認為鑒於該案的複雜性和龐大金額,或將成為信託業無法兌付的第一單大案,打響2014年中國金融危機「第一槍」,並引發大陸信託業危機的「蝴蝶效應」。

離兌付大限僅半月 銀行和信託博弈仍膠著

據《21世紀經濟報導》1月11日報導,1月31日,就是中誠30億礦產信託「誠至金開1號信託計劃」的兌付大限,融資方振富能源實際控制人身陷囹圄、名下礦廠停產、核心資產短期難於變現,讓這單信託項目的順利退出蒙上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陰影。

報導稱,儘管「誠至金開1號信託計劃」並未正式到期,最終兌付情況仍難定論,但2013年12月20日第三次行至信託收益分配基準日,該礦產信託專戶內貨幣財產餘額卻僅為8,634.26萬元,相比總規模30.3億的巨額信貸,顯得九牛一毛。中誠信託最終決定,按照合同規定,僅按照實際收益水平分配受益人。

報導稱,事實上,該產品暴露的風險由來已久,其中牽涉了中誠信託、振富集團以及實行代銷的工商銀行山西分行。之前長達近兩年時間的多方溝通與博弈如今卻仍在膠著繼續。此前被認為最大的項目瑕疵,如今也被驗證確實成為處置中極大的難題。

報導引述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誠至金開項目當初實為工行山西分行「推薦」項目,中誠扮演的角色實為「通道」,甚至剛開始時鑒於項目本身存在的瑕疵並不願意承接,可最終仍在銀行內部人士力推下成行。而如今項目風險暴露,中誠方面自然不願「獨吞苦果」,銀信雙方就此陷入博弈。

市場頗為關注,該信託計劃能否在到期日保全「剛性兌付」不破,如果將本息按預期兌付投資者,那麼面對高額的資金缺口,在最終兌付的分擔上,又有誰來兜底損失,更是如今最大的未解懸念。

中誠礦產信託危機事件回放 涉民間借貸

2011年2月,中誠信託成立了「誠至金開1號信託計劃」,為山西省從事礦業的振富能源集團融資30.3億元,時限3年,到期日為2014年1月31日。該信託由工商銀行山西分行代銷。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誠信託在開始時並不願意承接這一項目,主要是因為振富集團併購的核心資產之一山西三興煤焦有限公司,涉及持續多年的採礦權糾紛。這一被認為具有明顯瑕疵的項目,在中誠信託內部首次上會時,並未獲得通過,而在各方週旋下,還是最終募集成立。

但30.3億的融資規模和融資方振富能源本身10.1億的淨資產形成的高槓桿,令這一信託計劃蒙上了一層陰影。同時,由於振富集團涉嫌民間借貸,最終在2012年6月爆發危機,這一信託計劃也就此陷入危機。

2012年5月,振富集團實際控制人王平彥被刑拘;至2013年王平彥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審查起訴。振富集團出事之後,中誠信託參與清查並最終發現,振富集團民間借貸資金高達29億,加上中誠信託的30.3億,振富集團欠債接近60億。

目前,中誠信託只在2011年及2012年末向投資人進行了兩次收益分配,共5.8460億元,同時誠至金開1號賬戶內僅剩8634.26萬元,相比總規模30.3億的巨大規模,顯得九牛一毛。

回顧事件,業內人士發現,此次信託計劃的主要風險是民間借貸,明面上的風險是振富集團資產只有11億卻要融資30.3億,而隱藏的則是民間借貸,由於民間借貸的往來都在帳外進行,很難查實。

「剛性兌付」成謎 中誠案或成未來信託危機處理轉折點

目前,大陸券商相關研究人員對中誠信託案持有兩種相反意見:一種意見認為,這一產品不會造成投資人的損失,中誠信託將會兌付;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這次事件或許會打破信託剛性兌付的潛規則。

支持剛性兌付的人士認為,中誠信託出於兩個原因會進行剛性兌付:從資產上,中誠信託有兌付的能力;作為正規信託公司,為了保住公司牌照,也必須實現兌付。

2010年,中共監管層多次下文,要求信託公司確保兌付,並要求按照預期收益率來兌付。令投資者放心,也正是這一「剛性兌付」讓信託在之後的幾年內迅速發展。而對於這一事件來說,意味著,如果中誠信託想要繼續維持信託經營就必須兌付。但中誠信託一旦承擔兌付,將造成中誠信託的巨大損失。

認為這一事件將打破以上規則的人士認為,目前監管部門正在整頓影子銀行,而這次的事件或許是一個契機,監管部門可能鼓勵按市場規則處理這一信託,用以警示影子銀行風險。

如果這一邏輯成立,那工行和中誠信託只會按法律原則承擔極為有限責任,而不會實現全額本金+收益的剛性兌付。信託投資者將成最大受害者。

礦產信託危機 或刺破大陸信託泡沫

2013年,礦產信託危機已經顯露,此前吉林信託就因為聯盛能源的高額負債,面臨兌付危機。聯盛能源同樣是山西省的礦業巨頭。業內人士認為,不論未來情況如何,這一事件都會對信託行業,尤其是礦產信託產生較大的衝擊。因為大陸信託市場上,類似性質的信託項目多如牛毛。

據悉,目前大陸信託存量在10萬億以上,其中2.4萬億為集合信託,其餘7.6萬億為非集合信託(包含單一信託)。其中礦產類信託和平台類信託共佔總規模的約23%左右,照估算,礦產類信託至少有150億元。

另外也有報導稱,10萬億的信託項目中,可能有一半涉及非法融資、民間集資,其主要的融資去向就是礦業和房地產。

據「老虎財經」財經評論員夏珖玘分析,礦產信託由於最終標的是礦產,較容易面臨現金流斷裂的風險,一旦礦產停工無法生產,那就代表沒有資金進入,形成資金鏈斷裂。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五礦信託、中融信託、中信信託、華潤信託等陸續到期兌付。若出現類似事件,將會嚴重損壞投資者對信託的預期。

此外,夏珖玘認為,在二級市場上,信託概念股,尤其是參股信託的上市公司,一度被熱炒,隨著礦業信託兌付期到來,信託公司的損失將會延生到上市公司,從而影響其利潤,最終可能會影響到信託整體估值。同時,銀行股可能也會受到影響。這一事件,使得信託行業進入了泡沫刺破前期。

如今中國煤炭行業跌至谷底,產能嚴重過剩,而從2010年信貸氾濫時期開始,與煤炭掛鉤的信託項目都可能會在2014年成為投資重災區,從而導致金融崩潰。此外,1年期的房地產信託,也可能會隨著2014年地產泡沫的破裂而同樣會有大批信託血本無歸。

(責任編輯:肖笙)

相關新聞
外電:中地方政府舉債累累 恐金融風暴
新唐人【獨立評論】中國金融危機正在爆發
調查: 5年內中國將爆發金融危機
外媒:中國金融危機兩大引爆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