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隨身帶 可穿戴計算開啟新科技革命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2月11日訊】硅谷科技作家邁克.埃爾根(Mike Elgan)在IT網站ComputerWorld上撰文稱,可穿戴科技革命實際上是人工智能的革命。人工智能「學習」用戶的習慣,「知道」及檢索用戶想要知道的信息,並將之以可視化方式通過可穿戴式計算設備呈現給用戶。

全文如下:

隨著技術日漸成熟,越來越多的可穿戴式計算設備走入公眾視野,谷歌智能眼鏡和Pebble智能手錶算得上是其中翹楚。

大家似乎都傾向於認為,可穿戴式計算設備是以某種特定方式集成於人類身體或服裝上的微型移動計算機。因此,很多人將「小型化」和「便利性」當作可穿戴式計算設備的核心屬性。

以智能手錶為例,它最大的優點是能省去將手機從口袋中拿出來查看通知、撥打電話的麻煩。

但事實上,「小型化」和「便利性」並非可穿戴計算的本質。可穿戴計算設備真正的特質,是能夠知道用戶想知道甚麼,並告訴他答案。

真正意義

一家名為Refresh的公司上週推出了一款針對谷歌眼鏡的同名應用。該應用與iPhone平台Refresh App刷新應用類似,能夠以「人」為單位將資料匯總起來,以「卷宗」形式呈現給用戶。

這款應用的巧妙之處在於能夠通過檢索用戶日曆,查看用戶正與誰會面,並未用戶呈現該人士簡介。

谷歌眼鏡版Refresh應用設計的較為簡單,但它代表了可穿戴式計算技術的未來。未來,所有可穿戴計算設備都能夠「知道」用戶想知道甚麼,並提供準確的答案。

例如,可穿戴式計算設備能告訴用戶是否見過對面的人,有沒有共同的熟人、興趣、愛好及經歷等。

這聽上去似乎有些微不足道。想像一下,未來,可穿戴式計算設備用戶無需進行任何操作,就能知道一切。在餐廳用餐,谷歌眼鏡會告訴用戶該餐廳是他父親向母親求婚的地方。或者是約好的朋友會因要交通堵塞要遲到,餐廳的鮭魚評價不好,停車收費表20分鐘內過期,衛生間在酒吧二樓右轉等。所有這些信息會在用戶需要的時候準確、及時地出現。

這才是可穿戴式計算的真正價值。

換句話說,可穿戴式計算革命其實是人工智能的革命。可穿戴設備的後端服務器能找出用戶的需求,獲取答案,將之交付到用戶大腦的工作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了。

人工智能

還記得沃森麼?在Jeopardy上擊敗了冠軍肯.詹寧斯(Ken Jennings)的IBM超級計算機。

沃森最近剛學會了個新花樣。它能夠通過互聯網上的一個個站點,及利用從社交媒體收集到的信息,對用戶進行分析,以便了解與某個人有關的知識。然後,這些信息可以被服務提供商所使用。

這種技術讓人聯想到廣告。知道某人周圍正發生著甚麼,能幫助廣告商更精準地投放廣告。但未來,這種人工智能服務會變為常態,並被用於其它用途。

和通過檢索日曆搞清用戶需求不同,未來版應用會像Refresh一樣,通過日曆、社交網絡、電子郵件、通話記錄等多個來源搜索所有信息,進行篩選,再將用戶需要的信息提供給他。

上個月,谷歌收購了一家名為DeepMind的公司,該公司研究的人工智能技術,被認為能加快計算機向「人類」的轉變。

谷歌未來或許會將DeepMind的人工智能技術集成進Google Now之中,幫助其了解用戶喜好、需求和興趣,並為用戶提供這些信息。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術還能學習用戶利用上述信息的方式,隨著時間推移,它就會知道用戶會在何時需要何種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反饋到用戶佩戴的可穿戴設備上。

在使用PC、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時,用戶必須「手動」搜索信息。可穿戴計算革命能簡化這一過程。但可穿戴設備的意義不僅僅是「簡化」,還有「無縫對接」。即便用戶沒有採取任何行動,也能像獲取知識一樣獲取信息。

大家都在談論增強現實,但現實不會被增強和改變,真正被增強的是人的意識,在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計算的幫助下。

所以說可穿戴計算革命事實上是人工智能的革命,事實上可穿戴式計算設備只是簡單地將人工智能獲取的信息,以最直接的方式,傳輸如人類大腦。

(責任編輯:童宇)

相關新聞
穿戴式科技來勢洶湧 惟前景尚不明朗
憂隱私 谷歌眼鏡不推人臉辨識
臉部辨識功能 谷歌眼鏡不採用
谷歌眼鏡功能強大 選手分析球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