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邇珺:評價25年前波蘭和中國的六四

趙邇珺

人氣 19

【大紀元2014年06月07日訊】6月4日,正在波蘭訪問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和歐洲國家領袖一起參加了在華沙皇家城堡舉行的波蘭自由日25週年紀念活動。奧巴馬在演講中說:「25年前的今天,波蘭人正在參加投票,在世界的另一端,坦克正衝向天安門廣場的和平示威者。」

1989年6月4日,波蘭舉行了議會民主選舉,標誌波蘭共產統治走向終結。而在中國大陸,「六.四」民運被鎮壓後,趙紫陽下台,江澤民上台,中國大陸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政治黑暗時代。

波蘭和中國,一西一東兩個國家,在同一天發生如此迥然不同的標誌性事件,25年之後再提及,依然讓人感到相當驚訝。

那麼,為甚麼中國大陸的「六.四」民運會失敗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來看看波蘭為甚麼能在25年前的6月4日成功舉行自由選舉。

波蘭成功終結共產黨的統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早在1980年8月31日,萊赫•瓦文薩在格但斯克列寧造船廠(今格但斯克造船廠)成立了團結工會,這是華沙條約簽約國中第一個非共產黨控制的工會組織。

團結工會主張非暴力的反抗模式,在1980年代,它將波蘭國內的天主教徒及反共左翼人士組織結合成為了一股強大的反共主義社會運動,巔峰時聯合了約一千萬名成員。1981年9月全國大會前,團結工會總人數達到950萬,構成了波蘭工人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波蘭的共產黨政府曾於1981年實施戒嚴,及隨後為期數年的政治迫害,試圖摧毀團結工會,但最終被迫與團結工會展開談判。由團結工會領導的反對派,與共產黨政府合辦圓桌會議協定,最後協議於1989年舉行半自由選舉,成功促使波蘭共產黨垮臺。

1986年9月30日,萊赫•瓦文薩創建了第一個公開的也是合法的團結工會組織(自從戒嚴令頒布以來)——NSZZ團結工會暫時會議。1988年8月起波蘭當局與團結工會就召開圓桌會議問題進行會談。

1989年2月至4月,團結工會參加圓桌會議,獲得正式承認。同年4月17日,擁有200萬會員的團結工會在華沙法院獲准登記,再度成為合法組織。團結工會合法化後即投入大選準備工作,並在同年6月的議會和參議院選舉中獲得巨大成功。8月,團結工會顧問馬佐維耶茨基受命組閣。1990年12月,團結工會領袖瓦文薩當選為波蘭總統,團結工會踏上執政道路。

反觀「六.四」民運,其緣起是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猝逝後,許多北京學生以及民眾以悼念胡耀邦辭世的名義所發起的集會活動。

在大學學生主導下,原本於天安門廣場舉辦的悼念活動開始轉向要求對抗通貨膨脹、求職困難以及解決中共高層腐敗等問題,之後抗議活動的訴求還包括有政府問責制、新聞自由以及言論自由。在抗議行動聲勢最高時,有大約100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參與了這次示威活動。

4月21日至4月23日期間,學生們開始正式創立真正的活動組織。4月23日,「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宣告成立,並且選舉當時就讀中國政法大學的周勇軍擔任主席,而北京大學學生王丹和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吾爾開希也被推舉為各自學校的學生代表。隨後該「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呼籲所有位於北京的大學全面無限期罷課以表示抗議。

但自始至終,這個「高自聯」都不是一個政治組織,而只是一個臨時性的學生會組織,沒有提出任何綱領性的政治目標,更勿論試圖推翻共產黨的統治,讓自己上台執政了。

這樣一來,中共內部以鄧小平為首的強硬派就有足夠的時間來下定決心鎮壓。5月20日,中共官方宣佈北京市實施戒嚴,並且調動多達30萬兵力的中共軍隊前往北京。6月3日晚間,中共軍隊開始在天安門廣場清場,6月4日,中共軍隊控制天安門廣場。

至此,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六.四」民運在遭到中共軍隊武力鎮壓的情況下,歸於失敗。

我們來比較「六.四」民運和「戊戌變法」:

120年前,清王朝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1895年,康有為率梁啟超等數千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史稱「公車上書」。自此,維新派登上歷史舞台。

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維新派籌劃下,光緒皇帝發起了一場短暫的政治改革運動,涉及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希冀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但在慈禧太后與守舊派的反對和鎮壓之下,這場「戊戌變法」僅經歷了103日就告終。

「戊戌變法」失敗引發民間輿論支持孫文、黃興等更為激烈的改革主張,推翻帝制,建立共和。13年之後,清帝宣統遜位,清王朝就此畫上句號。

中華民族在經歷了5,000年的文明發展進程之後,隨著整體道德水準的不斷降低,面臨的時代和社會環境日趨嚴峻與殘酷,那麼,中華民族的明日希望在哪裏呢?答案不言而喻。讀者可以在《道德經》中找一找。

相關新聞
視頻:六四25周年香港18萬人燭光悼念破紀錄
美國務院高調紀念「六四」25週年
德國議長談「六四」:我們不會忘記
「六·四」25週年 各界聚焦世界最大邪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