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聿南:《急速天劫》:反恐2.4小時

人氣 1
標籤: , ,

【大紀元2014年07月23日訊】熱門美劇《24小時》一直傳言要出大電影,一傳就是七八年,至今還是沒影。不過現在看來,不用出了,權把本片看作《24小時特別版:急速天劫》即可。全片接近實時推進,尤其中間那幾個20分鐘的循環,幾乎是編劇為了讓人注意到銀幕上下時鐘幾乎保持同步而特意設立的。其他地方有些跳場,但你可以想像成是「插播廣告」,而且即使算上「廣告」,加起來篇幅也比兩集《24》要豐富。

密室空間是拍實時推進影視劇的最佳題材,《24》最精彩的若干集,都是小強在封閉空間(大使館、飛機、大廈)的冒險。《急速天劫》的空警主角和小強一樣,突然遭遇身分不明的恐怖分子挑釁司法,一面是將之當做全民公敵的執法機關,一面是被誤導和操控的底層人民,幸得一直信任他支持他的好姑娘(請各自對號入座)相助,才能力挽狂瀾。由於尼森大叔近幾年出鏡率頗高,一度讓我覺得這是《颶風營救》的外傳:試想,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裡,《颶風》那位特工老爸忙於工作不顧家人,導致慘劇,之後意志消沉加入空警,通過解決一次危機得到救贖……

恐怖分子策劃周密,每一步都考慮在主角之前,展現一次相當精湛的象棋大師佈局。後者從看監控畫圈圈隔離到找疑犯求助黑客,全在預料之內。我們情知他是白費功夫,像無頭蒼蠅一樣亂轉,看著乾著急。找不對真凶,皆因不知道動機,所以按照查案的常規辦法處理,只會適得其反,其實編導相當聰明,動機在影片第一台詞就提出來了,就看誰能聯繫上。片中動作戲不算多,基本上是一出當代技術的大偵探密室破案,但不同於古典偵探,老尼森沒有偵探權威,又有時間死線緊逼,被凶嫌多次栽贓且在社交網站一通黑,加上很多時候衝動得不像話(空警一滴酒,乘客兩行淚),惹來群眾不信任和不耐煩,徒增阻力。但他對此毫無怨言,勇敢地承擔起公務員作為人民公僕的職責。

算起來,最先給老尼森惹事的是一個黑人小伙,說謊、抗拒執法,之後發現是個偷拍猥瑣狂,但根據經驗,黑人一般不可能跳反,果不其然,後面還幫了主角一把。為了讓老尼森晚一點發現真凶,編導煞費苦心,故佈疑陣多姿多采,無奈都不給力,黑人,穆斯林,絕症女人,大腹便便的律師,一個比一個像真的,大叔也認真一個個盤查攤牌,看得我真著急:大叔啊,你動作片看得不夠多啊,這群疑犯,除了明顯的障眼法,就是電影裡為了政治正確的保護對象,在此類故事裡,要從低調無辜又有存在感的白人找真凶,包你一找一個准。好在影片還是有些打破常規的安排,不至於全然落入窠臼,不多詳述。

雖然上述吐槽口無遮攔,但我得說,其實《急速天劫》鋪設懸念稱得上可圈可點。大家知道,但凡懸疑片,都沒法避免硬傷,資深影迷懂得客觀看待,明白硬傷和質量不能劃等號,但不少觀眾意識到了硬傷就難以忍受,從而降低了對影片的好感。所以如何巧妙引導觀眾忽略硬傷存在,是電影主創百多年來重點研究的課題,《急速天劫》展現了這一課題的研究成果。通常來說,本片從開頭15分鐘,已經迅速將所有觀眾帶入超然理性的狀態,開動腦筋察覺察任何細微之處,此時如果犯弱智錯誤,肯定要叫人抱怨,最後真凶露了馬腳,這時故事硬傷才浮現出來,不過此時懸念已經被動作對抗蓋過,大家凝神等著看爆炸和迫降呢。

《急速天劫》的上述結構,點明了動作類懸疑片的普通法則:當觀眾全神貫注時,編導必須步步為營,實在繃不住必須解答,也要靠多挖坑搪塞過去;等觀眾情緒釋放,休息腦細胞的時候,有的是機會把漏洞都糊弄過去。雖然劇本的嚴謹程度是一樣,但把硬傷安置在何處,觀眾感受會有雲泥之別。歸根到底,感性和理性都是增加電影吸引力的武器,但甚麼時候推理談判,甚麼時候揮拳開槍,要做好精緻的調配。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浮動城市:出現在城下町的諾亞方舟
十大輪迴主題佳片 今年當數《I的起源》
張艾嘉卸任台北電影節主席 李烈接棒
日網民評最美女星 69歲吉永小百合第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