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貸風險劇升 IMF憂引爆金融危機

人氣 17

【大紀元2014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雙綜合報導)美國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銀行業沒有足夠的資本應對類似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但中國大陸依靠大規模信貸刺激經濟增長的風險正在急劇升溫。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近期都提出警告說,中國須嚴控信貸增長,否則將引爆金融危機。

《華爾街日報》7月29日報導,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波動實驗室(Volatility Laboratory)發佈分析報告稱,過去3年中,若發生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要救助中國銀行業的成本增加了近3倍,達到5,262億美元,這一金額遠遠超出救助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銀行系統的成本。

上市銀行股價跌破淨資產 無力償債

紐約大學的研究團隊通過模擬大陸爆發類似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時的情景,估算大陸上市銀行股價在未來6個月內下挫40%的情況下,需要動用多少額外的資金,才能確保銀行保持償債能力。換言之,利用大陸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和股價變化對銀行進行壓力測試。

測算的結果顯示,大陸銀行業顯然沒有能力應付類似的金融風暴。銀行的規模越大,陷入困境時情況就越糟糕,所需的救助資金也就越多。在該測算排名中,中國銀行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分別是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大陸16家上市銀行中已有13家銀行的股價跌破淨資產(簡稱:破淨),進入2014年來,曾一度出現16家上市銀行全面破淨,大多數時候僅有兩三家銀行苦撐在每股淨資產價格之上。

陸媒《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稱,截至7月29日收盤,僅有民生、平安和寧波3家銀行股價高於淨資產,其餘13家上市銀行仍然掙扎在破淨線之下,而目前市淨率最低的是光大銀行,為0.75倍。

加州大學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的經濟學教授漢密爾頓(James Hamilton)在他名為Econbrowser的博客上分析說,這種結果似乎緣於這樣一個事實:中資銀行的負債持續快速增長,而這些銀行的股票估值似乎很容易受到經濟滑坡的影響。

靠信貸刺激的經濟增長走入死胡同

波動實驗室並未解釋救助成本上升的原因,但這種上升勢頭與近年銀行信貸急劇增加的趨勢一致。

債信評級公司惠譽(Fitch)駐中國前高級分析師朱夏蓮在過去8年來,一直警告中國債務泡沫行將崩潰。今年初,大陸出現首例信託產品違約的時候,朱夏蓮的警告顯示出它特別的份量。

今年2月,朱夏蓮對英國《電訊報》表示,「銀行業在5年內已經貸出14萬億到15萬億美元。中國不發生大規模問題是不可能的。」

隨著今年以來經濟增長持續放緩,大陸當局推出了一些旨在推動經濟增速回升的措施,看起來這些措施已經將第二季度中國GDP從7.4%拉回到7.5%。

但在這些措施的背後,則是來自金融系統的信貸支持,6月新增貸款較上年同期增長25%,至人民幣1.08萬億元(約合1,742億美元)。

波動實驗室認為,信貸激增導致本已不斷上升的中國金融系統風險進一步加劇。

IMF:中國應避免大規模刺激

國際貨幣組織(IMF)7月30日發佈報告,建議中國把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在6.5-7%,甚至更低水平;除非增長顯著低於目標水平,政府應避免大規模刺激。

中共政府設定的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為7.5%,而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降至7.4%,為2012年三季度以來最低水平。隨後,中共政府推出一系列的「刺激」政策拉動經濟,避免因出口下滑和房地產市場驟然降溫對經濟增長帶來的衝擊。

IMF在報告中重申,中國不應繼續出台刺激措施。IMF認為,信貸和投資增長迅猛給中國經濟帶來的風險,已經「上升至很高」,必須優先考慮調降其信貸水平。

(責任編輯:李緣;覆核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美多數經濟家預料中國將爆發債務危機
中國金融危機概率增加 外商投資減少
英鎊升值高點 交易商:才剛始
上海房企資金鏈斷裂 欠銀行數億貸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